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锡山市为分析样区,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7个指标对旱地变为未利用地、水田变为菜地、水田变为旱地、水田变为林地和水田变为未利用地等五种变化方式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变化方式对各指标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不同:(1)水田变为菜地、旱地和林地使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土壤pH分别降低0.47、0.78和0.17;旱地和水田变为未利用地分别使土壤pH提高0.24和0.74;(2)水田变为未利用地、菜地和林地分别使有机质降低3.83、3.18和0.35 g kg^-1;水田变为旱地、旱地变为未利用地分别使有机质含量增加7.58和1.07 g kg^-1;(3)旱地变为未利用地、水田变为菜地和未利用地分别使全氮降低0.31、0.08和0.11 g kg^-1;水田变为旱地和林地分别使全氮提高0.41和0.04 g kg^-1;(4)旱地变为未利用地使全磷有微小幅度的降低,降低量为0.01 g kg^-1;水田变为菜地、旱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后不同程度地提高全磷含量,增加量分别为0.23、0.08、0.23和0.09 g kg-1;(5)旱地和水田变为未利用地分别使速效氮降低2.38和7.62 mg kg^-1;水田变为菜地、旱地和林地分别使速效氮增加11.61、34.51和18.26 mg kg^-1;(6)旱地变为未利用地使速效磷降低3.70 mg kg^-1;水田变为菜地、旱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分别使速效磷增加45.16、7.54、40.55和10.94 mg kg^-1 ;(7)旱地变为未利用地以及水田变为菜地、旱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均使速效钾含量有所增加,增加量分别为8.75、77.44、32.28、160.4和27.59 mg kg^-1.  相似文献   
2.
土地污染的一个评价指标:土壤动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而土地污染是影响土地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对土地质量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提出了土壤动物指标可以作为土地污染的一个间接指标。文章认为土壤动物与土地污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表现在土壤动物各个生物组织层次中:在土壤动物体内累积污染物,在个体层次上表现为毒理学影响,在种群和群落层次上表现为生态学影响。通过对比被污染土地中土壤动物各项指数与未污染土地中土壤动物各项指数,综合得出土壤动物指标,并以此指标作为土地污染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鱼台县全部推广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3-1”式麦棉两熟制。土壤定位监测表明,麦棉两熟区随产量和复种指数的提高,土壤肥力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重用轻养,有机肥投入减少,土壤理化性状变差。为此,从2001年开始,特别是2003年以来,结合鱼台县承担的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试点工作和全国测土配方示范县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盐城市旅游形象的游客感知和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盐城市位于江苏沿海中部,是一个快速发展中的海滨旅游城市,拥有世界级品质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沿海湿地,以及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海盐文化资源。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盐城市国内旅游者进行盐城旅游形象的游客感知调查,从旅游者对盐城形象描绘词的获选率,了解国内旅游者对盐城城市形象感知的差异,在获得对形象感知差异认识的基础上,为盐城市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定位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阐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2000-2005年间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主要依赖于对土地的高投入和高产出,土地利用水平对土地集约度的贡献较小;从时间上看,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省整体上通过简单的增加投入来获取高产出的粗放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所改善,土地集约利用向着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从空间上讲,山东省17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距较大,且不同城市中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贡献率有所不同.最后提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青  陈志刚  周建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62-18364
科学确定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标准及其分配方案有助于提高相关利益主体保护耕地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对于我国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从理论层面探讨了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的测算依据并结合对全国层面的实证评估,设计提出了针对不同利益主体的补偿分配方案。结果表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耕地发展权的价值体现。结合目前我国的发展实际,补偿的具体标准可以根据正常市场条件下的耕地转为最佳利用方向的土地价值与原正常市场条件下农业用途的土地价值的差额测算确定。而考虑到耕地保护行为对于农民和地方政府而言都存在着机会成本,因此对于耕地保护补偿金的分配可以根据农民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权损失按比例确定。  相似文献   
7.
将小波诊断技术应用于1978年以来江苏省耕地数量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多时间尺度分析,揭示了耕地数量波动周期及其与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同时对江苏省耕地数量波动趋势进行了定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耕地面积波动主要存在7 a、15 a和27 a的特征时间尺度,在27 a的特征时间尺度上,对江苏省耕地数量起控制作用的两种因素为GDP和人口数量,而在15 a的特征时间尺度上,则主要为GDP,并且两种因素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对耕地数量的影响均为负面效应;(2)江苏省耕地数量将继续减少,但随着国家政府对耕地快速减少问题的重视和一系列土地调控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减少速率将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河流水文泥沙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泥沙是流域水土流失与河流水文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河流泥沙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变化规律,可以反映水土流失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过程。利用贵州省1956-2000年水文泥沙资料,分析研究了河流输沙模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河流泥沙分布格局和时间动态变化,基本上与植被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相吻合;河流输沙模数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在时间上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逢3~4 a就出现一个极端值,形成波峰或波谷。1965年之前的时间段内,输沙模数较小值年份出现的频率高,1965年以后则是输沙模数较大值年份出现的频率则高。1966-1967年枯水和低输沙量、1971-1972年的平水和高输沙量现象的出现,对进一步研究分析贵州省径流泥沙关系和水土流失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系统采集土壤和油菜作物样品,研究了铜陵矿集区土壤锌含量的分布特征,影响土壤锌生物有效性的因素,油菜不同部位锌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由于成岩成矿活动导致成土母质中锌的富集,铜陵矿区周围耕作土壤锌含量普遍较高。矿业开发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土壤锌污染,其中污染程度最重的是矿区残坡积母质上发育的旱作土壤,其次为矿区下游引用污水灌溉的水稻土。土壤有效锌含量主要取决于全量锌的含量,其他影响因素主要是pH和有机质含量。土壤锌的DTPA提取率与土壤pH呈负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油菜籽实中锌的含量显著高于秸秆,二者平均含量分别为44.8mg·kg~(-1)和24.2mg·kg~(-1)。且秸秆锌含量受土壤有效锌含量的控制比较明显,而籽实累积锌的效率随土壤锌含量升高而递减的趋势明显。在较高的有效锌水平(>20mg·kg~(-1))下,油菜籽实中的锌含量不再随有效锌含量升高而增加,甚至出现降低的趋势。因此,虽然研究区的土壤锌污染现象十分普遍,但并不致于导致油菜籽实中锌的过量富集。但锌污染对油菜作物生长和籽实产量的影响以及对于其他作物食品安全的影响,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是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的核心组成部分,笔者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方面构建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泰兴市分界乡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项目后效益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泰兴市分界乡土地整理项目综合评价等级为"基本成功",社会效益成功度最高,经济效益次之,生态效益成功度最低,项目建设从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分析该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土地整理项目开展及后效益评价的建议,以期对我国东部平原区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工作起到参考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