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Landsat8数据,采用普适性单通道法反演了长株潭城市群2013?2014年多季节的地表温度,运用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技术提取地表组分丰度信息,定量分析了土地覆盖类型对于城市群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初夏到夏末热岛效应先增强后减弱,在盛夏极高温区面积比率达到最高的3.0%,热岛效应程度最强且范围最广,而冬季热岛效应相对而言最不显著;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植被的丰度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具有降温效应,不透水表面的丰度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导致城市增温;在不同季节,不透水表面丰度对地表温度贡献均为正,二者相关系数在0.87以上,这种贡献作用在盛夏季节最为强烈。城市化进程中不透水表面的面积与密度增长,是热岛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城市群湿地景观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长株潭城市群的湿地景观面积迅速减少、破碎化程度增加等情况,该文基于时间序列Landsat数据及物候特征参数,采用面向对象方法的随机森林算法获得了长株潭城市群2000-2015年湿地时空格局及变化数据,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质心迁移等方法分析了近16 a来长株潭城市群湿地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并通过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了城市群湿地演化的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湿地类型主要为人工湿地水田,其次为河流湿地与库塘湿地,湖泊湿地与苔草沼泽分布面积相对较小;2)2000-2015年研究区湿地总面积呈减少趋势,减少231.12 km~2,减少6.64%,同时湿地的空间转移也十分剧烈。3)研究期间,长株潭城市群湿地景观破碎度在呈增强趋势,且景观形状也趋于复杂。同时,研究区景观连通性在不断降低,而景观丰富度在不断增加。4)研究期间,长株潭城市群5种湿地类型的质心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的迁移,其中河流、库塘和水田的质心迁移相对较大,湖泊的质心位置相对稳定。5)长株潭城市群地区降水量的减少及气温的升高,加之高强度人类干扰是近年来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人类活动加剧了湿地变化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该研究可为长株潭城市群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HJ卫星数据与面向对象分类的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是区域气候与环境研究的基础,是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合理开发与保护的信息保障。为此,该文选取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为试验区,以时间序列HJ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首先构建了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时间序列光谱第一主成分(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PC1)数据集,通过J-M(Jeffries-Matusita)距离变量可分离性分析结合地表覆盖的物候特征,确定最佳时序HJ组合数据;其次,采用面向对象的随机森林算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时间序列HJ组合数据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城市土地利用/覆盖信息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91.55%和0.90,其中水田、水浇地、旱地、林地、建设用地的生产者精度均达到90%及以上;相对于时间序列基于像元分类、单时相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该文提出的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提取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2.26%、0.02和6.82%、0.08,有效提高了区域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提取的精度,为大范围土地利用/覆盖精细化分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变更调查统计数据,结合历年统计年鉴的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1996-2005年建设用地扩张过程与特点,定量分析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的外延扩张迅速,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现象较为突出。各类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中,逐步上升的二三产业比重、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和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规划中建设用地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用地的科学准确预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模型预测、数据验证和误差分析,总结分析了各种建设用地预测模型的特性与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一元线性回归法适用于线性趋势较为明显的数据预测;而当可供利用的历史数据较少时,可采用指数平滑法;模型适用于数据较多、较复杂的预测;如果预测过程中参与的专家较多时,就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  相似文献   
6.
青海高原东北部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为研究区域,以1996-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变更调查统计数据及统计年鉴提供的各类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耕地变化过程与特点,探寻耕地变化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5年海东地区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调控驱动力两方面。其中,社会经济发展驱动力因子主要有人口、GDP、固定资产投资。政策调控驱动力因子主要有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MOD16的洞庭湖流域2000-2014年地表蒸散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猛  曾永年  齐玥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20):160-168
地表蒸散是决定土壤-植被-大气之间水循环与能量转换的关键因素,研究流域蒸散量的时空变化对水文、气象和农业等领域的治理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时间序列MOD16数据集,分析了2000-2014年洞庭湖流域地表蒸散量时空变化,并利用多年降水量及气温数据,采用回归模型探讨了蒸散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以期为洞庭湖流域热量平衡和气候干湿状况评价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1)MOD16地表蒸散量产品数据的精度满足洞庭湖流域蒸散量时空分布研究的需求;2)洞庭湖流域年蒸散量值具有较高的空间分异性,呈现出东北部低、西部和南部高的趋势。洞庭湖流域各年蒸散量多年年平均蒸散量值为636.83 mm/a,多年年均蒸散量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3)蒸散量的季节性变化明显,一年中夏季地表蒸散量平均值最高4)洞庭湖流域地表蒸散量年内分布显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型分布趋势,蒸散量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5-9月,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5)地表蒸散量值与降水量和气温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是0.67和0.41,表明地表蒸散量与降水量的相关性较高。基于已有的研究表明,总体而言,MOD16产品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长时间序列蒸散发产品,并可以用于全球范围地表蒸散研究。  相似文献   
8.
青海高原东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为了研究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影响,将Gray-Markov模型和CLUE-S模型相结合,模拟自然情景、耕地保护情景和土地规划情景下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2020年土地利用覆盖状况,并分析3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生态风险指数比较3种情景模拟结果。自然情景延续1999-2009年的发展模式,至2020年退耕还林/草633.98 km2,其他未利用地造林/草117.66 km2;耕地保护情景严格保护耕地,至2020年退耕还林/草142.00 km2,未利用地造林/草130.71km2;土地规划情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退耕还林/草444.18 km2,未利用地造林/草333.75 km2。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均表明土地规划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布局较合理。研究表明,新增建设用地扩张的同时加强生态保护,仍可以保证区域景观生态安全。该研究可为中国西部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耕地质量预警系统设计与实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既要能保证耕地数量水平的动态平衡,还要能保证耕地质量水平的动态平衡,而实时监测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建立耕地质量预警系统则是保障区域耕地质量动态平衡所必需的.该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在耕地质量评价及其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和数学方法,设计了耕地质量预警系统的功能、数据库内容、指标体系、警度判定模型及预警结果外推方法,并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进行了耕地质量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质量预警系统具有动态、实时的监测及预警功能,是阻止区域耕地质量下降、维持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工具,预警系统判定的警度指示着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系统要素偏离正常状态的程度,为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调控提供了控制点.  相似文献   
10.
近10 a青海高原东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碳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青海高原东部土地覆盖变化显著,为揭示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以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Landsat TM卫星遥感数据,分析该区域1999-2009年的土地利用格局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碳效应变化,以期为青海高原东部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配置的低碳优化、科学管理与规划提供参考。首先,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强度指数分析了青海高原海东市近10 a来的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变化强度及方向;其次,对研究区主要的8种土地利用转移类型引起的碳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10 a来,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工程与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区域土地利用呈现"3增2减"的整体变化,即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约67%、56%和1.14%,耕地、草地面积减少,分别减少30%和12%;由于建设用地的扩张,耕地非农化导致的碳排放量增加373.60万t,生态的正向演变(退耕还林/草;草地转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复垦退出引起的总碳汇量增加156.04万t,生态的逆向演变(林地/草地转变成耕地;林地转变成草地)引起的碳汇量损失22.85万t。近10 a来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的碳排放增量高出碳汇增量240.41万t,说明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对青海高原东部的碳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