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一种量化判定乌龙茶产地的方法。共收集主要乌龙茶产区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等地的代表性乌龙茶样品130个,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其没食子酸、儿茶素、咖啡碱和茶氨酸等理化成分的含量。用遗传算法和连续投影算法筛选出重要的化合物,基于这些化合物指标分别用支持向量机、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及随机森林模型对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4个产区的乌龙茶进行分类和预测。结果表明,用遗传算法筛选的3个化合物(咖啡碱、EGCG和ECG)结合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NN能够实现对4个产区乌龙茶的高效判别,且训练集和预测集的判别率分别为97.13%和98.34%。该研究结果能为乌龙茶产地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砖茶作为中国黑茶的一种,因其具有降脂、减肥及抗氧化等保健功效逐渐为消费者和研究者所关注。本文阐述了青砖茶的主要功能成分、内含微生物的酶促作用及其相关的保健功能,为青砖茶质量提升与保健功效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它历史悠久,加工技术独特,但近代以来黄茶的发展非常缓慢,特别是黄茶的加工技术。本文通过研究历史书籍和相关文献,对黄茶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黄茶的出现与加工技术的发展历史,现代黄茶加工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黄山毛峰茶连续化生产线加工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黄山毛峰茶连续化加工质量,研制自动化加工控制系统,采用新型国产化的茶叶品质分级仪对茶鲜叶质量进行分等,通过对其生产线上在制品的含水率、加工耗时及叶温的检测与分析,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参数。试验结果显示,以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茶鲜叶为研究对象,喂料机皮带秤流量分别为160、210、250和230 kg.h-1,滚筒电流输出值分别为60%、80%、100%和90%,滚筒转速分别为24、24、26和28 r.min-1。利用高温数据采集仪检测了杀青、烘干过程的叶温变化,得到烘干过程的叶温测定结果与烘干机温控设定值大致相同。结果表明,采用高温数据采集仪在线监测在制品温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稀土对茶树生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茶树花芽分化期和花蕾膨大现白期 ,叶面喷施硝酸稀土 ,观测茶树的花蕾生长动态及生长类内源激素 (IAA、GT和TZ)含量变化 ,结果表明 :在茶树新梢生长旺盛的 9月中旬以前 ,花蕾的累积生长量稀土处理的低于对照。稀土对茶树花蕾的形成并无明显影响。幼蕾及幼果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也较低 ,而一芽二叶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却较高 ,9月中旬以后 ,进入了秋末开花结实的旺盛期 ,稀土处理的花蕾中内源激素含量升高 ,但随着花蕾的成熟开放 ,内源激素含量又呈递减趋势 ,尤其是IAA含量急剧下降。这些结果表明 ,稀土并末打破茶树生长发育的节律 ,而是有助于促进IAA及GA等生长类内源激素向旺盛生长的组织和器官分布 ,从而促进它们的生长。文章还就稀土对茶树生长的作用及茶叶生产上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罗布麻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罗布麻叶的化学成分及功效进行了综述,为其在医药和食品领域中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绿茶饮料微波灭菌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微波技术研究了不同作用时间、不同微波功率对绿茶饮料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在700 W功率下,随着灭菌时间延长,卫生检验趋向合格同时茶汤色泽加深.作用时间120 s,不同灭菌功率的茶汤色泽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得到700 W、120 s和30 mL的微波灭菌组合,对绿茶饮料的色泽稳定和灭菌效果都是较为理想的.  相似文献   
8.
绿茶饮料不同浸提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浸提方式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采用相同的绿茶原料,运用常规浸提(85℃,10 min)、低温浸提(40℃,1 h)、微波浸提(450 W,4 min)和超声波浸提(60℃,10 min)4种不同工艺浸提,并测定绿茶茶汤的色度和浑浊度.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茶汤色度和浑浊度差异极显著,微波、低温浸提较好;常规和超声波浸提,虽然生化成分含量高,但茶汤酚氨比大,咖啡碱含量高,不利于茶汤稳定;微波、低温浸提品质较好,且有利于茶汤的澄清.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对茶园土壤酸碱状况量化判别,以7个省份茶园313份土壤为材料,以酸碱度(pH表示)值在4.5~5.5的范围为最适宜茶树生长区间,将pH值划分为4.5,4.5~5.5和5.5 3个范围,提出了将近红外光谱信息与贝叶斯(Bayes)判别相结合进行定性判别酸碱状况是否适合茶树正常生长。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定量预测pH值。通过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1stDer)对光谱预处理,通过逐步判别分析(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优选20条特征光谱,基于特征光谱数据结合Bayes判别构建定性判别模型,再通过MLR构建pH值的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的方法和构建的模型对茶园土壤酸碱状况总体准确判别率达83.54%,pH值预测相关系数均在0.9286以上,预测精度较高。证明运用该方法能实现对茶园土壤酸碱状况快速预测。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机器视觉形状特征参数的祁门红茶等级识别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外形是评价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主要依赖人工审评的方法,客观、准确的评价外形指标对茶叶加工、销售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特征直方图结合支持向量机的茶叶等级识别方法。以7个等级的祁门工夫红茶为研究对象,构建图像采集系统,标定相机参数,采集各等级的茶叶图像。对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处理,提取叶片的6个绝对形状特征:长度、宽度、面积、周长、最小外接矩长、宽,在此基础上计算狭长度,矩形度2个相对形状特征,生成形状特征的直方图。以直方图分布为特征向量,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等级识别模型,并对比了不同模型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该文构建的图像采集系统测量精度0.3 mm,能够准确提取形状特征参数;基于形状特征直方图的LS-SVM模型识别效果最好,识别精度为95.71%,测试集决定系数为96.2%,具有算法复杂度低,易于求解的优点。研究结果为实现茶叶的客观、数字化等级鉴定,提供了试验数据和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