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9篇
  24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3篇
园艺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松嫩平原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为了研究松嫩平原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该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设置埋土和覆盖地表2种玉米秸秆还田方式,进行连续4 a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速率和养分释放率都表现为埋土处理大于覆盖地表。秸秆腐解主要集中在还田的前3年,3 a累计腐解率达到91.70%和81.96%,其中第1年腐解率分别为60.63%和45.53%。2)还田玉米秸秆中养分释放的快慢顺序为KPCN。埋土和覆盖处理秸秆中钾的释放主要在还田第1年,释放率达到了96.26%和84.04%;而磷、碳和氮的释放则主要集中在还田前3年,其中磷释放率为92.03%和83.29%;碳释放率为90.96%和82.06%;氮释放率为91.70%和81.96%。3)还田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的腐解速度快于纤维素,木质素最慢。其中埋土和覆盖处理秸秆半纤维素2 a腐解率为88.78%和86.30%;纤维素2 a腐解率为80.42%和70.86%;而木质素3 a累计腐解率为78.63%和66.48%。  相似文献   
2.
采用框栽方法,研究灌溉水平对春大豆株高与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三个不同类型大豆品种为材料,设置了三个灌溉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生育期间,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大豆株高和产量均表现为随灌溉水平增加而增加,但三个供试品种间有明显差异。绥农14和嫩丰18的T120处理的株高明显高于T100和T80处理,T100和T80处理差异不显著,合农60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灌溉主要通过影响大豆中高位节间长度而影响株高,对低位节的节间长无明显影响;绥农14和合农60不同灌溉水平间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施氮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以绥农14为材料,采用砂培盆栽和测定整株光合作用的方法,研究了施氮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植株CO2吸收速率、光合速率和叶面积大小均随生育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高、中氮处理(N135、N90)大豆苗期CO2吸收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高氮处理(N135)大豆中后期的CO2吸收速率较低;中氮处理(N90)可以使大豆植株对CO2较高的吸收水平维持到中期;低氮处理(N45)大豆后期CO2吸收速率升高;不施氮处理(N0)大豆前期CO2吸收速率最低,后期维持一般水平。随施氮量增加,明显促进了大豆苗期光合速率的提高,不施氮处理在大豆生育中后期(56~73d)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施入一定氮(N45)更有利于保持大豆后期较高的光合速率。施氮能促进大豆植株前期叶片的生长,使其在整个生育期内都有较大的叶面积;大豆产量随施氮水平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适度施氮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高油大豆品种东农47,于R1和R4期分别测定了大豆植株中氨态氮、硝态氮和酰脲含量的日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氨态氮含量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于中午;硝态氮含量也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h,R1期硝态氮含量大于R4期;R1期茎酰脲含量从早晨开始呈降低趋势,并于18h达到最低值,叶片、叶柄酰脲含量日变化幅度小,酰脲含量以茎最高,叶柄次之,叶片最低;R4期荚酰脲含量明显高于其它部位,总的趋势是早晨最高,各部位酰脲含量均大于R1期。  相似文献   
5.
农机化专业开设《机械化土壤耕作》课程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农机化专业的培养方向与教学计划农机化专业是培养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等高级技术研究与管理人才的专业。为使所设计制造出的农业机械更好地用于农业生产,其作业性能必须满足农艺要求。因此,该专业有必要在设置机械设计、制造、使用和农业机械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设置农艺方面的课程,使该专业的学生学习掌握相应的农艺知识和农艺发展规律,以明确农业机械设计的方向和目标。目前,农机化专业开设了《农学基础》课程,授课54学时,讲述内容涵盖了农学的各个方面。学生只能初步地了解农学知识,无法系统地了解农艺对农机的要求以…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种作是指能够保持水土、培肥地力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耕作措施与技术体系,以秸秆覆盖和少耕、免耕为中心内容,其技术的实质性特点是历年的作物秸秆不断地在土壤表层累积,逐渐形成肥沃的腐殖层。为此,研究了不同秸杆覆盖量对玉米田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覆盖量越多,土壤温度降低越多;而4000kg/hm2秸秆覆盖在耕作层(15cm以上)温度要高于不覆盖,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出苗有利。通过对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的测定,阐明了秸秆覆盖与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的关系,为保护性耕作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叶基部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叶基部为外植体,诱导出大量愈伤组织,同时对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叶基部愈伤诱导率差异显著,B73愈伤诱导率最高,达74.30%;苗龄为7d时的外植体诱导愈伤效果最理想;2.2mg/L的2,4-D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分化培养基中添加1mg/L 6-BA时铁7922和农大178再生频率最高,添加2mg/L 6-BA时B73和昌7-2再生频率最高。玉米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可为进一步开展玉米的遗传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豆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糖类,本文选用6个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品种,运用框栽的方法,研究了大豆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营养器官的可溶性总糖的最大含量值出现在结荚期,荚果中的可溶性总糖表现出持续降低的变化规律.在大豆生育过程中,叶柄是各器官中糖类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可溶性总糖含量为叶柄>叶片>根>茎,秣食豆总糖含量最高;小金黄、丰收10和绥农14叶柄和根中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71、0.905、0.932),龙选1号、不结瘤大豆和秣食豆的叶柄和根中的总糖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4、0.850、0.657).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对水稻生育期间土壤溶液中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培肥土壤,是未来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试验设置水稻秸秆还田和不还田两个处理,研究了水稻生育期内土壤溶液中的无机氮(NH4+-N和NO3--N)、磷(P2O5)、钾(K2O)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使土壤溶液中铵态氮(NH4+-N)含量增加,而对硝态氮(NO3--N)含量的影响则是前期两个处理含量相近,而后期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土壤溶液中硝态氮(NO3--N)含量。秸秆的施入降低了水稻生育前期土壤溶液中磷的浓度,而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还田处理中磷的含量逐渐增加,并超过不还田处理中的含量。土壤溶液中钾的含量因秸秆施入变化最为明显,在整个生育期内,始终表现为秸秆还田处理高于不还田处理。  相似文献   
10.
春大豆荚果发育过程中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3种品质类型的5个春大豆品种荚果发育过程中的酯酶(EST)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春大豆品种从开花20~62d的发育过程中共出现23条酶带,Rf值集中在0.170~0.795间,可分为3个区,即A区(0.170~0.338)、B区(0.371~0.695)和C区(0.719~0.795)。不同品种、不同时期酯酶同工酶活性和条带数均有所差异;大豆荚果发育前期条带数少,集中在B区;随着荚果发育进程的进行,条带数明显增加,出现C区;接近成熟期时条带数减少,B区活性减弱,A区明显出现条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