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业科技档案是在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农业科技档案种类繁多,综合性较强。包括种子档案、作物栽培档案、植物保护档案、林业档案、畜牧档案、水产档案及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区划档案等,其档案的形成分布在每个学科的科研过程中,包括研究准备阶段、研究试验阶段、总结鉴定验收阶段、成果申报及推广应用阶段等。  相似文献   
2.
以碳酸鈣、氯化銨混合体,来熔化土壤中鉀矿物的方法[Lawrence Smith(史密司)法]是分析化学上通用了最久的方法之一[1]。这个方法,显然具有分解作用比較彻底的优点,而土壤及岩石中某些原生鉀矿物又为一般酸液所不能溶解。分析化学家在最近20-30年以来,企图用各种混合酸液(特别是氟氫酸——过氯酸——硫酸)来代替史密司的冗长熔化步驟[2],但是在对待某些富有Al、Ti、Ba等合鉀矿物的土壤时,显然沒有达到完全分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水稻土的次生潜育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土形成于各种气候条件下,发育于各种不同的母质上,性质千变万化.但不管怎样,氧化还原交替过程是其共同的特点.除这一主要成土过程外,还有一些附加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是潜育过程.这一水成土所特有的过程对水稻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有着一系列深刻的影响.在实践中,我们也深感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作者拟就水稻土的潜育过程,特别是人为作用下的潜育过程作一粗略的讨论,并提出水稻土次生潜育化的问题,供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4.
刘兆礼  黄钺 《土壤》1981,13(1):34-37
在我国西北地区、西藏一带的土壤中常含有石膏成份,一般含量在1%左右,但在石膏盐盘中则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5.
甘薯茎段诱导能抽芽生根并形成完整植株,随着BA浓度的增加,茎高、展开叶数、茎粗、主侧根数和平均根数都减少;当固定BA浓度,则随着NAA浓度增加,幼苗根数和根长都增加.脱毒苗套种秋繁可有效增加单位面积效益.  相似文献   
6.
鄂薯5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鄂薯5号最佳栽插期为5月15日以前,最佳密度为6.0万株·hm-2。一般条件下最佳施肥组合为N115.2~143.1kg·hm2、P2O5118.4~134.6kg·hm2、K2O410.0~445.0kg·hm2。干旱条件下N234kg·hm2、P2O5147kg·hm2、K2O477kg·hm2的组配方式经济学产量最佳。抗旱栽培措施主要有适时炼苗、培育壮秧、平衡施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秸秆覆盖、减少水分蒸发量,避灾栽植等。  相似文献   
7.
鄂 6 6 378是由SKUA/86 5 14 6 //6 15 0 6组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该品种在品质指标达到中筋国标的优质基础上 ,省区试产量 2年平均比对照鄂恩 1号增产 8.5 7% ,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耐肥抗倒 ,全生育期 190d ,中熟偏早 ,是一个集优、丰、抗、早为一体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适宜在湖北省北纬 31°以北及江汉平原地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8.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鄂薯5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施钾肥使鄂薯5号光合势下降,但净同化率提高,从而促进鲜甘薯产量提高,同时降低茎中的淀粉含量,增加块根淀粉含量,使鄂薯5号生长后期功能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有效防止地上部旺长,促进生长中心向块根转移.  相似文献   
9.
广西(山弄)岗自然保护区石灰土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我国碳酸盐岩分布很广,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七分之一,而以广西、贵州和云南最为集中[1]。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由其风化发育的土壤与赤红壤、红壤显著不同,通称为石灰土,归于隐域土中。  相似文献   
10.
沈壬水  黄钺 《土壤》1980,12(6):220-226
土壤全量分析中Si、Fe、Al、Ca、Mg、Ti、Mn、K、Na的测定,如采用偏硼酸锂融熔法或HF高压釜法熔样和采用笑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则全部元素都能顺利而快速地测定[1,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