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旱地有限补充供水与覆盖保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旱地作物长期受水分亏缺制约的问题,为了使有限降水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研究了几种作物需水关键期有限补充供水以及覆盖保水的效应,表明旱地有限供水的高效性和对提高经济效益的显著作用。提出了实现有限降水资源富集叠加高效利用建设旱区高产高效农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春玉米沈单16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全膜双垄沟播(FMRFC)、沙膜二元覆盖沟种(FSMC)、全沙覆盖平作(SMC)和露地平作(CK)为处理,研究旱地玉米覆盖栽培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各覆盖处理玉米苗期-抽雄期0~25cm土层的平均地温均有所提高,对0~100cm土层的土壤水分的消耗增大,且都以FMRFC居首,比CK增温3.1~3.3℃、多耗水9.8%。收获后,各覆盖处理0~2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得到了恢复,但20~100cm土层的水分没有恢复到播前状态。覆盖处理显著改善了穗粒数、穗粒重和百粒重等经济性状,增加了玉米产量,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优先次序为FMRFCFSMCSMCCK。FMRFC是半干旱区玉米种植优先选择的覆盖方式,但对0~100cm土层土壤水分消耗较多,对年际水分平衡不利,需深化匹配水分高效调控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降水稀少,且冬小麦生育期内50%以上为10 mm的无效降水。如何充分集蓄这部分降水,是该区冬小麦稳产高产和提高降水利用效率的关键。【方法】于2011—2015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104°36′E,35°35′N)进行大田定位试验,以冬小麦中粮1号为试验材料,设全膜微垄沟穴播(PRF)、全膜覆土穴播(PMS)、覆砂穴播(SM)和露地穴播(CK)4个处理,测定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计算不同生育期土壤贮水量、阶段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以明确PRF处理对土壤水分含量、冬小麦阶段耗水量、产量及WUE的影响。【结果】在播前和返青期,PRF处理在0—2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较PMS、SM处理和CK分别平均增加24.3、38.8、7.4 mm和18.2、26.9、67.8 mm。PRF处理抽穗—灌浆期耗水量平均较PMS处理增加了36.0 mm,返青—抽穗和灌浆—成熟期耗水量平均较SM增加12.1和16.7 mm,较CK增加40.8和37.6 mm。PRF处理的生物量较PMS处理增加了2.2%—15.4%,分别在2011—2012年的灌浆期和成熟期、2014—2015年的苗期和抽穗期达显著差异,在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SM和CK。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4年均表现为PRF处理PMS处理SM处理,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CK。PRF处理的产量最高,为4 373.6—4 950.0 kg·hm-2,较PMS处理增加2.4%—12.7%,并在2012—2013和2014—2015年达显著差异;显著高于SM处理(除2012—2013年)和CK(增产35.8%—43.8%)。PRF处理的WUE较PMS处理增加0.4%—12.8%,除2013—2014外均达显著性差异;显著高于SM处理(除2014—2015年)和CK(提高8.1%—42.1%)。【结论】全膜微垄沟穴播能较为充分地利用10 mm的无效降水,提高冬小麦播前和返青期0—2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促进小麦灌浆期间耗水,增加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冬小麦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新品种陇鉴386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于1995年用抗锈丰产亲本1321作母本,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旱、抗寒、抗锈好的陇鉴127作父本,在连续旱作条件下经6年选育而成,原系号959-5-1-2-3。2001~2002年度参加新品系鉴定试验,较对照增产13.4%;2002~2004年度参加新品系比较试验,2004~2006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较对照品种增产4.7%;2006~2007年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10.72%,证明是高抗丰产优质的更新换代品种,适宜在甘肃陇东旱塬及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加拿大、巴西清洁能源和生物能源,环境技术以及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技术和科技管理的考察学习,结合甘肃省省情提出了加强农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学习两国对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和中小企业支持的经验;重视甘肃省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强甘肃省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旱地作物有限补充供水与覆盖保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旱对作物生产长期受稳定水分亏缺制约问题,研究了几种作物需水关键期有限补充供水以及覆盖保水的产量效应,提出了实现有限降水资源富集叠加高效利用建设旱区高产高效农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对萌发的大麦籽粒中糊粉层和盾片向淀粉胚乳分泌α-淀粉酶的相对作用有争议.许多研究表明,从无胚的"半粒种子"分离出的糊粉层,吸胀3天后经GA_3诱导,可合成并向培养基分泌大量具有活性的α-淀粉酶(Chrispeels等,1967;Filner等,1967;Paleg,1960).当整个籽粒经1天或数天的萌发,把它的胚乳分离之后,将离体胚乳进一  相似文献   
9.
10.
甘肃半干旱区集水农业用水模式及深化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分析并系统总结了适于干旱及缺水地区推广应用的3种农业高效利用雨水的模式及其所涵盖的8种实用技术的特点及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成效。提出农业高效利用雨水应进一步加强与生物节水、传统雨水资源管理、覆盖少免耕、就地富集叠加高效用水等节水抗旱措施有关的技术及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