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花期缺钙与果实脐腐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牟咏花  饶立华 《园艺学报》1992,19(3):251-255
  相似文献   
2.
钙在番茄叶片和果实中的亚细胞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钾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一些生理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土培和水培方法,研究了钾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一些生理效应,结果表明,适当供钾可以显著提高谷粒产量和谷草比、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和电子传递活力以及灌浆期植株的净光合率;促进~14C—同化物向谷粒运输和分配,钾对杂交稻同化物运输的效应大于常规稻。  相似文献   
4.
棉花钾素营养与土壤钾素供应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田试验和田间调查分别在杭州浙江农业大学实验农场黄松土(Semihy dromorphic soil)和金华盆地红壤上进行.品种分别为钱江9号和协作2号,这两处土壤有效钾含量均较低,棉花(Gosoypium hirsutum L.)生长不良,普遍早衰.根据土壤中交换性钾的含量与棉花生长情况,一般可分为四类:土壤交换性钾>90ppm,棉花生长正常,70-90ppm,潜在缺钾;<70ppm,明显缺钾;<50ppm,严重缺钾.棉花叶片含钾量与土壤交换性钾含量呈正相关,r=0.928,显著性超过1%水准.大田试验表明,施用钾肥能提高棉花叶片含钾量,增加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以及CO2的同化率;钾还能促进叶片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提高气孔导度,降低水分的蒸腾速率.缺钾叶片结构松弛,角质层发育不良;正常叶片结构紧密,角质层发育良好.叶片含钾量无论在苗期、初花期、盛花期、花铃期,均与皮棉产量呈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准.  相似文献   
5.
钾营养对杂交稻光合作用动态及产量形成的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杂交稻威优35号在低钾土壤上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三个钾水平:K0(不施钾);K1(1.5 g K/ 15 kg土);K2(3.0 g K/15 kg土)。结果表明:(1) K0处理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率降低而暗呼吸增高,叶绿体发育迟缓而解体较早,光合功能期缩短;K1及K2的净光合率明显高于K0,光合功能期亦较长,而暗呼吸则长时期保持较低水平。(2)K0处理在灌浆期净光合作用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而K1、K2则在夏日中午仍保持较稳定的净光合率。(3) K0处理“午休”的出现与蒸腾速率增高有关,且在上午9时还有一蒸腾高峰,使叶子大量失水;施钾处理在一天中的蒸腾曲线则较平稳。(4)K0处理稻株叶片中含K量从上到下有明显梯度,灌浆期下层叶的含K量仅为剑叶的30.08%,易引起早衰,且使根系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施K处理叶片从上到下无明显梯度。总之,施K增加光合面积,避免早衰,增加粒数,显著提高谷粒产量。  相似文献   
6.
钾营养对番茄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盆栽试验研究钾营养对番茄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效应,结果表明适量施钾明显增大叶面积,且叶的维管束较发达,净光合率提高并可缓和“午休”现象,光合产物增多.净光合率的提高与气孔导度及水势的提高有一致趋势.电镜观察表明适当施钾的叶绿体呈扁圆形,基粒较多,而缺钾叶绿体则较小而圆,基粒较少,在叶绿体旁有较多线粒体及过氧化体;钾过多的处理在前期光合及生长均受抑制,电镜观察其叶绿体发现其中少量有片层结构失常的情况,积累大量淀粉粒.基粒结构不明显,但开花结实后抑制作用渐消失.施钾使植株上、中、下层叶片在结实期都保持较高叶绿素含量;单果重及单株果数均增高,产量明显增加,果实维生素C及红色素含量提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绿色植物在太阳光照射下,将它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同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光合作用。它是形成作物产量的基础。那么作物是怎样进行光合作用的呢?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及其与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钾营养对蕃茄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
硅对水稻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79至1980连续两年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硅对水稻的生理效应。试验分无硅及有硅二处理。培养液按国际水稻研究所配方,无硅处理是在培养液中不加硅,但N、P、K、Ca、Mg及微量元素都具备;有硅处理是在溶液中加入100ppm Na_2SiO_3。二处理的溶液pH都调节到5.0—5.1。 从两年试验得到以下结果: 1.硅的供应改变了植株的解剖结构,叶片的表皮、表皮毛、泡状细胞、维管束及与维管束相联的厚壁组织以及叶鞘的表皮等都积累了大量的硅。加硅的水稻植株能抵抗虫害。在抽穗期,无硅处理的稻株其根及茎秆基部严重受到蚜虫侵害,使部分组织坏死;而加硅处理的稻株则生长十分健壮,根仍呈白色。 2.硅增加根重,提高根系活力,增加根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量。 3.硅的供应不仅增加叶面积,并使叶片生长较直立。 4.在抽穗期,供硅植株的叶片仍维持较高的光合强度,有较多的光合产物可供应谷粒,故千粒重及产量均明显增高,有硅及无硅稻株的单株相对产量之比为276.3:100。 从上所述,可以认为硅是水稻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