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对户县秦岭山前冲击平原区生态环境的系统调查,认为该区生态环境的演变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痕。建国以来经历了1996年以前的田园风光时期,"文革"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退化及商品经济大潮下的环境恶化三个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恶化固然有自然演变的因素存在,但是,个人行为,尤其是政府行为主导的不合理地开发活动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大海子地裂缝分布于千河四级阶地与黄土台塬之间的黄土坡地区,目前正处于滑坡的蠕动变形阶段。黄土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地裂缝形成的基础条件,梯田的蓄水功能创造了有利的水文条件,连阴雨及暴雨是地裂缝形成、扩展的诱发因素。人工切削坡脚造成斜坡的不稳定状态则是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地裂缝一旦形成,它便同梯田中的黄土陷穴一起成为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的通道。离石黄土中古土壤层所具有的相对不透水性,使其与上覆黄土的分界面成为潜在的滑动面。建议采取搬迁住户,改造梯田。加强监测,合理布局村落等措施来减小以至消除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依据有关资料和灾后调查,对扶风县2004年7.14特大暴风雨灾害的成灾背景、灾害过程和灾情进行了分析。认为扶风县的地形、地表结构有利于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和发生;前期持续性干旱为7.14暴风雨灾害蓄积了能量;7月13日,14日西南暖湿气流、高空冷涡临境和冷锋过境是7.14灾害生成的直接原因;塬区边坡动力增强和县城区位是县城成为暴风雨中心区的重要原因;域区空间狭小、社会经济高度密集、排水不畅、重抗旱、轻防涝的防灾思想均是重要的致灾因素。要警惕小区域成大灾,加强小区域灾害的研究和防抗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