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内涵及保障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学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认识有4种不同的观点。在分析现有观点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基本内涵以及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措施,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化创新。  相似文献   
2.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示范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金全  韦红 《植物医生》2005,18(6):25-26
近年来,危害水稻、蔬菜、茶叶等作物的病虫害日益猖獗,单一的化学防治措施很难控制害虫的危害.农药施用量逐渐增加,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大,严重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不能满足市民对无公害安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制约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为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有效控制农作物害虫危害,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进程,笔者于2004年分别在水稻、蔬菜、茶叶生产上应用河南汤阴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控制害虫,取得了较好的杀虫效果,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灰霉病是红花岗区蔬菜上的一种主要病害,特别是莴笋灰霉病近年来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对莴笋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根据灰霉病发生为害特点,总结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5.
<正>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红花岗区黄瓜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常年中等程度发生,部分田块偏重发生,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农户乱用药现象普遍,防治效果差,不能有效控制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为害。为此,我们于2014年9月6—19日,选用5种低毒杀菌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进行防治试验,以筛选出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效果好的低毒对路杀菌剂进行推广应用。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园区建设,红花岗区莲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栽种面积已达100多hm~2,主要集中在深溪镇高坊村,即红花岗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内,其他各镇也有零星栽种。由于连续种植,莲藕病虫害逐渐加重,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时,减产达60%~8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耕地可持续利用分区评价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4个识别变量,借助模糊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模型进行福建省耕地可持续利用分区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耕地可持续利用分为闽南沿海低丘、平原、台地区和闽东闽北丘陵、山地、盆地区,闽南沿海低丘、平原、台地区耕地的经济可持续性优于闽东闽北丘陵、山地、盆地区,但闽东闽北丘陵、山地、盆地区耕地的资源和生态可持续性优于闽南沿海低丘、平原、台地区。在此基础上,论文还探讨了福建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农药对人体、农副产品和周围环境的毒害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精准施药就是有效控制病虫草鼠的为害,减少浪费,提高施药效果.使化学农药对农副产品和自然环境的污染达到最低程度.以利于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保障人类健康生存。  相似文献   
9.
菜青虫、小菜蛾是遵义市红花岗区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农户使用常规杀虫剂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技术的区域主要桉树树种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以福建省现状林地、果园、茶园、牧草地、荒草地、沙地以及裸土地为评价对象,建立了评价因子空间及属性数据库。使用250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对福建省主要桉树树种土地适宜性、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主要受地域热量状况及低温冻害的制约,福建省桉树树种及其无性系适宜用地资源主要分布于闽南沿海地区和闽中、闽西和闽北内陆低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