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测土配方施肥持续发展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到位率、覆盖率和贡献率还不高,要通过创新该项技术推广应用的组织带动机制、探索多元化模式、完善支持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不同农艺措施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统计分析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特点,研究机插密度和肥料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以优化机插水稻农艺配套措施。[方法]分别设置3种机插秧规格和3种氮肥作基蘖肥与穗肥配比田间试验,考察产量及其构成差异。[结果]结果表明,机插水稻增产增收明显,单产在5737.5~10315.7 kg/hm2时,产量与总颖花量及每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适宜的机插规格应掌握在11.7~13.3 cm×30.0 cm,基本苗75万~105万/hm2。土壤肥力中等,单产要求在9000 kg/hm2以上时,投入总氮(纯)应为270~300 kg/hm2,N∶P2O5∶K2O为1.0∶0.3∶0.5,氮素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宜为5∶5或6∶4。[结论]机插水稻高产栽培策略适宜走建立适中群体、抬升后期肥料运筹比重、提高成穗率、主攻大穗、增加千粒重之路,穗数型增产与穗重型增产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扬麦158在不同生育期体内的氮(N)、磷(P)、钾(K)含量、吸收量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还比较了同一施肥水平下,扬麦158等7个品种的养分吸收差异。结果表明,拔节-孕穗阶段是小麦养分吸收和生物产量积累的最快时期。不同生育阶段除含磷量较为稳定外,氮、钾变幅大,因此,在制定施肥方案时,应重视氮、钾的合理配合,以满足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4.
低硒土壤生产富硒茶,主要方法是人为补充外源硒,有效途径是向叶面喷洒一定浓度的无机硒水溶液,通过茶树自身的生物转化作用,实现茶叶有机硒含量的提高。茶叶硒的生物累积效应既会受喷硒浓度影响,也会有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气候条件对这一过程会产生相应影响,叶表无机硒残留更是人工生产富硒茶所必须控制的。本试验的目的,就是探明上述因素对低硒土壤生产富硒茶的影响,为生产卫生安全富硒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肥科技服务产业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甘薯北京553茎尖苗、原原种苗、原种苗的生物产量分别比对照高51.3%,45.7%和22.7%,其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高63.3%、54.6%和23.7%,经济系数也明显高于对照.脱毒北京553栽后发根快,结薯早,光合面积大,光合能力强,前期光合产物积累主要分配到地上部茎叶,中后期向地下部块根输送迅速增加,源库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6.
小麦氮磷钾肥配施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小麦配施氮磷钾肥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的条件下,施磷肥增产效果不明显,施氮肥同时配施钾肥,促进了氮素吸收,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小麦配施氮磷钾肥的效应。在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的条件下,施磷肥增产效果不明显,施氮肥同时配施钾肥,促进了氮素吸收,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增产增效显著。挖掘良种增产增收潜力,减少农田氮素流失污染环境,配套增施钾肥是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江苏省溧阳市时令果品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从面积产量产值、经营形式、品种结构、产后处理等方面,对溧阳市水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溧阳比较优势出发,阐述了促进溧阳市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合理整形枣适宜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整形、开心形的整形是在主下上轮生或错落着生3~4个主枝、没有中心干。每个主技上配置2~3个侧枝、此树形树体较小.结构简单.通风透光良好.丰产.便于管理?疏散分层形的整形是使7~10个主枝分层排列存主干上.层间距20~40厘米,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组。此树形树冠较大,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