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9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龙  张海涛  陈家赢  李锐娟  秦聪 《土壤学报》2012,49(5):1037-1042
选取宜昌市红花套镇作为研究区域,研究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与土壤属性指标变量之间的关系,选择与预测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的变量作为辅助变量用以提高预测精度,本文试图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应用于土壤属性空间模拟中,以此与协同克里格插值的预测结果进行对照,从而比较它们的预测精度以提出更适合土壤属性预测的模型。结果表明:协同克里格插值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土壤属性的空间模拟均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辅助变量较多的情况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具有比协同克里格插值更为简单的算法,并且比较预测值相对误差的范围跨度和标准差以及均方根误差等方面,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土壤属性指标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也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hinese Soil Taxonomy, CST)是建立在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基础上的定量化土壤分类体系,它的不断成熟为实现土壤类型自动化检索提供了理论基础。野外土壤描述与采样规范的形成为土壤分类的语义规范提供了依据。目前,我国已出现一系列基于CST的土壤类型检索系统,但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现有的土壤类型检索系统仅注重分类规则的表达,忽略了诊断对象、土壤类型与检索框架(推理过程)的耦合性对系统更新的影响。其次,土壤信息的载体并不是单一的,从空间结构上可分为土壤层次(Horizon)、剖面(Profile)、单个土体(Pedon)和聚合土体(h),但现有的检索系统并未将上述结构区分开来,不利于土壤信息的管理。最后,现有的检索系统均是通过传统计算机语言表达土壤特征的范围以及土壤特征之间复杂的逻辑关系,表达方式繁琐且冗余。因此,本文引入本体概念,以土壤地理学和CST规则为理论基础,分析土壤实体的空间结构及其与土壤类型、诊断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关于土壤实体、土壤特征和CST对象(土壤类型与诊断对象)的本体模型,并定义了相应的谓词逻辑来表达三类本体模型的逻辑、隶属关系。本文采用Python语言实现了本体模型和谓词逻辑模型,研发了CST中土纲到亚类的检索系统,并采用湖北省土系调查数据完成系统测试。  相似文献   
3.
郭龙  张海涛  陈家赢  李锐娟  秦聪 《土壤学报》2012,49(4):1037-1042
选取宜昌市红花套镇作为研究区域,研究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与土壤属性指标变量之间的关系,选择与预测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的变量作为辅助变量用以提高预测精度,本文试图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应用于土壤属性空间模拟中,以此与协同克里格插值的预测结果进行对照,从而比较它们的预测精度以提出更适合土壤属性预测的模型。结果表明:协同克里格插值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土壤属性的空间模拟都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辅助变量较多的情况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具有比协同克里格插值更为简单的算法,并且比较预测值相对误差的范围跨度和标准差以及均方根误差等方面,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土壤属性指标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也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桌面的传统肥力评价受到数据更新、运算复杂等影响很难实时获取评价结果。根据工作流技术及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OGC)的地理信息服务规范,提出一种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土壤肥力评价的方法,该方法所有数据获取和处理功能都包装成符合OGC标准的服务,并在工作流平台中通过调用服务相关操作将各操作转换为标准的活动,连接各操作活动来实现自动处理功能。为验证该方法,对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土壤属性进行分析,将该区域土壤数据部署成数据服务,将肥力评价相关操作步骤制作成工作流模型,在工作流模型中调用数据服务来实现网络环境的土壤肥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地理信息服务和工作流技术的结合,能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肥力评价,同时,该方法提高了肥力评价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等系数修正的耕地质量更新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持现有耕地质量等级成果现势性,本文分析了年度内土地变更引起耕地质量变化的情况和原因,探讨了耕地质量更新评价方法和思路。以土地整理和评价理论方法为指导,运用农用地等别评定方法,修正方法中的土地利用、土地经济等相关系数,对质量变更的耕地进行评价。根据耕地变更不同的原因建立对应的耕地质量等级更新方法。以武汉市汉南区为实证研究,在汉南区2010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对汉南区2012年的耕地质量等级做了年度更新。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汉南区年度内减少耕地233.85hm2;新增耕地49.08hm2,主要为二、三等地;质量变化耕地1 669.29hm2,质量均有所提升。实证研究验证了更新方法的可行性,对全国全面进行耕地质量等级年度更新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计算复杂和重复实现等问题,采用Python语言实现了TVDI模型算法,并利用开源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平台52°North包装成符合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OGC)网络处理服务(WPS)规范的WPS,在网络上共享了基于TVDI算法的WPS。以2010年湖北省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数据为例,对算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干湿边线性拟合整体效果较好,算法效率较高且运行稳定。服务的发布共享避免了科研中重复实现TVDI算法,有利于研究人员专注于干湿状况的分析研究,提高研究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计算得到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能够较好的反映土壤干湿情况,是土壤湿度检测的重要指标。现有的TVDI计算的实现是针对特定的遥感数据,采用了不同的编程语言和运算环境,当出现新的算法和遥感数据时,就需对TVDI计算进行重新编码,因此不能很好的借助已有的信息资源。其次土壤信息本身内容繁杂,尤其在进行海量时序数据分析时,不可能在一台计算机上进行全部的信息处理。因此研究网络环境下可重用的土壤信息处理是十分必要的。Web Service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的基础,工作流技术能够很好的对Web Service信息进行组合。以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为工作流建模语言,以武汉地区为例,建立了通用的TVDI计算工作流模型。讨论了在保持原有的TVDI计算工作流模型不变情况下,对不同空间分辨率情况下TVDI工作流模型进行更新,实现了TVDI计算服务的共享。采用工作流实现TVDI计算能够发挥Web Service在网络环境中的作用,提高现有处理服务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DEM的县域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研究地形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的影响,该文首先以谷城县行政村土地利用变量为基础,运用全局Moran’sI系数、Moran散点图和Anselin局部Moran’sI系数分析了县域尺度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揭示土地利用空间局部聚集和局部异常特征;后基于DEM地形分析提取海拔、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及地表粗糙度5种地形因子,并对各种用地0.05显著性水平下局部聚集和异常区域的地形特征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典型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形对土地利用自相关分布结构影响明显,其容易导致土地利用在局部空间显著性聚集特征的形成;而土地利用局部显著性异常区域的出现主要源于特殊地形或人为干扰。该研究可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格局优化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农业面源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了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开发服务于污染监管业务的污染管理决策系统,建立基于工作流的农业污染管理决策模型,有利于为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开展土壤修复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方法】 文章以工作流技术和污染评价模型组织方法为切入点,将农业污染模型的构建和工作流流程执行分开设计,使得工作流流程设计更加易于理解和分析,同时可以降低了农业污染评价模型和运行环境之间的依赖,使其可以适用于不同粒度和层次的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管理。 【结果/结论】 通过工作流技术建立不同决策场景下农业污染的模型构建、重组、复用和调配的工作流框架,使得农业污染评价模型在计算机环境下自动化运行、控制、管理,最终实现一种灵活的范式组织和使用模型。基于工作流的农业污染模型构建可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范并简化决策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分析过程,并且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土壤制图研究中,从历史资料中提取准确的、详细的土壤—环境关系对于土壤图的更新和修正十分重要。从传统土壤图中提取土壤类型并从地形数据中提取环境参数,采用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建立土壤—环境关系,并进行推理制图和精度验证。以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华家河镇滠水河流域为例,首先选取成土母质和基于地形数据提取的高程、坡度、坡向等7个环境因子;然后利用频率分布原理得到包含土壤类型与环境因子信息的典型样本数据1 410个;采用See5.0决策树方法进行空间数据挖掘,建立土壤—环境关系;将其导入So LIM中进行推理制图;最后利用270个实地采样点验证所得土壤图的精度。土壤图的精度提高了约11%,证明了本研究方法对土壤类型和空间分布推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