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6篇
综合类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方式对红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6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五种利用方式对红壤水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林地>旱地>荒地>茶园>果园。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以及团聚的水稳定性均与有机质的含量呈正相关。红壤开垦后,有机抽分解加快或补充减少是导致团聚体稳定性下降和水稳定稳定团聚体减少的主要原因。同理,恢复和改良红壤结构性及结构稳定性的关键是增加有机质的投入。  相似文献   
2.
出发菌株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而获得的酿酒酵母(S.cerevisiae)菌株HU-TY-1A与糖化酵母(S.diastaticus)菌株5206-1B的不同核倍性融合株.经对其生长速率、生物量、耐渗性、耐酒精能力以及发酵力等的测定,表明均不同于原双亲株HU-TY-1A和5206-1B;同时发现两株性状优异的四倍体菌株:4AB2-60和4BA1-3.在30℃培养时,其生长速率和生物量略高于亲株或与之相当,40℃时明显高于双亲株,耐高渗、耐酒精能力高于5206-1B,与HU-TY-1A相当;30℃淀粉发酵与5206-1B接近,40℃时则优于5206-1B;30℃葡萄糖发酵,4BA1-3低于5206-1B,高于HU-TY-1A,4AB2-60则优于双亲株,40℃时,4AB2-60和4BA1-3均优于双亲株.同时我们还发现不同倍性的同株融合株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表达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3.
对有机质水平差异较大的7种菜茶果园红壤和1种红壤性水稻土进行了微生物量P与土壤P以及P植物有效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红壤微生物量P与土壤全P、土壤有机P以及土壤速效P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 0.897和0.944。红壤微生物量P尤以与土壤速效P关系最为密切,红壤微生物量P有可能作为红壤供P能力的一个活指标;盆栽试验表明,微生物量C与黑麦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黑麦草吸P量以及单位黑麦草吸P量相关性不明显;而微生物量P与黑麦草产量、黑麦草吸P量以及单位黑麦草吸P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依次增强;红壤微生物量P在指示土壤植物有效P上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植物的产量和植物吸P量上, 更体现在植物的品质~单位重量植物的吸P量上。  相似文献   
4.
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熏蒸提取法中转换系数K_(EC)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潮 《土壤通报》2002,33(5):392-395
本文综述了熏蒸提取法中用于计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时所需的转换系数KEC的测定方法 ,并对现有的各种方法的应用性作了简要的评价 ;同时指出了目前常采用的KEC值在使用上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酿酒酵母和糖化酵母核倍性融合株的生长与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发菌株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而获得的酿酒酵母菌株HU-TY-1A与糖化酵母菌株5206-1B的不同核倍性融合株。经对其生长速率、生长量、耐渗性、耐酒精能力以及发酵力等的测定,表明均不同于原双亲株HU-TY-1A和5206-1B;  相似文献   
7.
在探讨原生质体制备、融合及再生条件的基础上,采用聚乙二醇(PEG)对耐高温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HU-TY-1A菌株和淀粉发酵力最强的糖化酵母(Saccharomycesdi-astaticus)5206-1B菌株进行种间或同株间的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数株HU-TY-1A和5206-1B的同株以及种间融合株,融合率为(1.3~9.0)×10 ̄(-6).通过测定融合株的细胞体积大小、DNA含量、遗传稳定性和营养要求等表明:融合株细胞体积和DNA含量约为两亲株之和;种间融会株具有双亲株的遗传特性;融合株的倍性为2n,3n,4n及5n。  相似文献   
8.
土壤固定态P的微生物转化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陈国潮 《土壤通报》2001,32(2):80-83
本文综述了土壤中固定态P的存在方式及其微生物的转化和利用 .着重阐述细菌和真菌对土壤难溶性磷酸盐的解磷作用及其机理 ;同时也对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可变电荷矿物为主的红黄壤中专性吸附磷的微生物转化和利用研究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红壤微生物生物量C周转及其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采用14 C底物标记技术测定了三种不同质地 (红砂土菜地、黄筋泥桔园和茶籽园 )的红壤微生物生物量C的周转期。结果表明 ,在 2 5℃、5 0 %田间持水量培养条件下 ,三种红壤微生物生物量C的周转期分别为 80天、1 39天和 1 70天。周转期与粘粒含量关系较为密切 ,砂质土壤的周转期较粘粒土壤短 ,提示砂质土壤有机质易被微生物降解 ,有利于养分的迅速释放 ,而粘粒土壤则更有利于养分的持留。周转期与利用方式、pH以及有机质含量无明显相关。红壤微生物生物量C周转期总体上较报道的其他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周转期短 ,表明热带—亚热带地区酸性红壤有机质和养分周转相对较快 ,这有可能是造成红壤养分贫瘠的一个原因。根据周转期估算 ,通过微生物年周转的C量 (即年流通量 )为微生物生物量C的 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红壤微生物量磷与土壤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8 种肥力水平差异较大的红壤进行了微生物量磷与土壤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⒚结果表明,红壤微生物量磷与土壤全磷、土壤有机磷以及土壤速效磷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⒚红壤微生物量磷尤以与土壤速效磷关系最为密切,提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动态平衡;同时,要提高红壤固定磷的利用率,可通过刺激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微生物对红壤磷的周转和循环来实现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