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8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琪  陆彦椿  朱洪官 《土壤学报》1980,17(2):120-132
太湖地区是太湖流域之泛称,包括西起莫干山、北止茅山、南达钱塘江、北到长江右岸的广大地区。在行政上分辖于两省一市(江苏、浙江省与上海市)。除西部与西北部有低山丘陵屏障外,主要是由三角洲形成的平原,故地形平坦开阔,河川纵横,平原上间有残丘兀立,并有众多湖泊,水土资源条件均比较优越。共有土地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其中低山丘陵占20.8%,水面积占20.5%,平原好区占58.7%,可概括为二山二水六分田。  相似文献   
2.
绰墩遗址第六次发掘的300 m2范围内出土22块古田块,通过对其田埂、灌排系统(水口、水沟、水井)等结构特征的观察研究,对古田块和水沟中出土的灌溉用具——陶罐和陶盆碎片的鉴定是属于马家滨文化时期的器物;从田块表土层中淘洗出大量的炭化稻粒,每克土壤中检测到有上万至十余万颗水稻植硅体,这些结果证明所发现的田块是马家滨时期的灌溉稻田。对出土的炭化稻粒和土壤有机质的14C定年结果表明其年龄分别为5 907 a BP和6 280 a BP,是新石器即晚马家滨文化时期的水稻文明。对在遗址挖掘的两个整段剖面(P-01和P-03)的研究发现,P-01剖面上42~103 cm层位埋藏有马桥文化-商朝初期(3 320 a BP)和在103~200 cm层位埋藏有马家滨时期(6 280 a BP)的两个古水稻土剖面,这一结果佐证了前人关于8 00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曾有过几次大的洪水泛滥而使人类耕作活动中断的气候变化事件的结论。然而距P-01仅15 m的P-03整段剖面上仅出现了马桥-商朝初期的古水稻土剖面(40~100 cm),未发现马家滨时期古水稻土剖面(100~200 cm),说明当时的生产力非常低下,仅能利用低洼平坦的地方种稻,稍高一点的居住点附近的坡地就无法改成梯田种植水稻了。这两个埋藏的古水稻土剖面均已经发育了水稻土的明显特征。对出土炭化稻粒的形态学研究表明,外型多为椭圆形,长宽比的变异较大,稃面有方格凹陷结构、周边有稃毛,顶端残留有稻芒的基部,基部有护颖而没有小梗,"钝形"的双峰乳突、浅平的凹陷乳沟等均显示其为人工栽培的粳型水稻。结果与丁颖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发现的汉代的炭化稻粒的特征是吻合的,从而支持了关于"我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古代最早栽培的水稻都是粳稻品种"的论点。  相似文献   
3.
陆彦椿 《土壤》1994,26(3):165-169
长江中下游是指宜昌至长江口的广大地区,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至长江口为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江面宽阔,河道迂回曲折,支流众多,湖泊星罗棋布,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相似文献   
4.
陆彦椿 《土壤》1981,13(5):185-188
肥沃水稻土能为稻麦等作物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5.
徐琪  陆彦椿 《土壤》1981,13(4):121-125
土壤是农林牧生产的基地。土壤的肥瘦同作物产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野外调查分析对比,探讨了荆江南北地区土壤潜育化作用的化学过程,在判断土壤潜充化程度的13项诊断指标中,确立3项主组元作为土壤潜育化程度划分的诊断指标,运用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划分出轻度、中度和重度潜育化土壤空间分布范围和确定其颁的面积:并在大量调查疃试验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当地的潜育化土壤改良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7.
聚类分析在太湖地区水稻土物质分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多森  徐琪  陆彦椿 《土壤学报》1980,17(4):374-381
近十余年来,数理统计中的多元分析发展很快,并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土壤数值分类,就是多元分析引进土壤分类学的结果.土壤物质分类,可用数值分类为其表达形式.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研究“物以类聚”的数学方法.它属于多元分析的重要分支.数学研究者对聚类分析作过比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陆彦椿 《土壤》1977,9(5):264-264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抓纲治国伟大战略决策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的推动下,一个以治水、增肥、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正在全省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