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20篇
综合类   1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碳效应评估及低碳优化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区域土地利用是引起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能在一定程度改变土地利用的碳源/汇格局,并引导区域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基于线性规划方法,该文建立了区域土地利用碳效应综合评估及优化调控的方法,并以南京市为例,提出了3种土地利用低碳优化方案,并对其碳减排潜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及蒙特卡洛模拟,最后提出了低碳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建议。结果发现,2020年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使区域的总碳蓄积量有所提升,但预期碳排放远远大于碳蓄积的增加值,同时也将会导致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降低;在3种优化方案中,基于碳排放最小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比2020年规划方案的碳排放减少了73.75万 t,碳减排潜力为8.50%,表明该方案起到了较好的预期减排效果;因此,该文建议将基于碳排放最小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作为南京市未来土地结构调整和产业规划的参考,该方案不仅有助于实现碳减排的目标,而且对于控制建设用地的过快增长、增加生产性土地面积、引导农地整理和居民点用地整理等土地利用规划和开发活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快速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化和集中化趋势.并着重通过构建灰色系统动态模型,预测了2005年,2010年和2015年江苏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城市化快速发展对江苏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将呈现农业用地非农化、农业用地质量退化以及土地利用效率难以快速提高、土地后备资源日趋减少等变化态势,据此,论文提出推进研究快速城市化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具体是:适度保护农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合理协调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完善区域土地利用政幕体系以及提高科学技术对于土地资源的替代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无锡市118份农户调研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相关因素对被征地农民利用闲置地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列联分析法,定性研究闲置土地的种植模式。分析了被征地农民的闲置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包括闲置土地的利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闲置土地的种植模式等。结果表明:被征地农民利用闲置土地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户距离县镇最小的距离、负责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的年龄、性别以及人均耕地面积和家庭中老年人年龄等级是影响农户对闲置地利用意愿的主要因素。在种植作物的选择上,农户会选择易种、种植环境要求低、人工耗时少、生长周期短和投入成本低的季节性作物和蔬菜。因此,建议不反对不鼓励征而未用土地的农业利用行为,且给种植偏好农户留农地安置。  相似文献   
4.
建设用地扩张过程的时间均衡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科学认识和合理评价建设用地扩张过程,分析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相互关系,该文探讨性提出了建设用地扩张的时间均衡概念,集成基于IPAT方程的脱钩分析方法和变异系数构建了建设用地扩张的时间均衡指数,并以江苏通州为例,对其1986-2008年期间的建设用地扩张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年度尺度上,还是放宽到4 a时间尺度,通州建设用地扩张与GDP增长始终处于弱脱钩状态,协调性指数C1和C4均变化较大,说明协调关系仍不稳定;时间均衡指数E则呈现出了先是快速下降,而后略有提高的态势,表明就扩张速度自身变异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协调性关系视角来看,通州建设用地扩张的时间均衡态势不容乐观。该模型能较好地刻画区域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变化历程,可为科学认识和理解建设用地扩张过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土地督察制度实施对耕地占补数量平衡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估土地督察对耕地占补数量平衡的影响,该文把目标分解为2个问题,即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是否对耕地占补平衡产生影响;如果有影响,影响的效果如何。该文收集了2003-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随机效应Tobit回归模型估计了土地督察对耕地占补平衡的效果,在模型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对土地督察的耕地占补平衡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2007-2008年土地督察对耕地占补平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专项督察覆盖度每提高1%,约能促进耕地占补比例提升1.47%,例行督察覆盖度每提高1%,约能促进耕地占补比例提升5.59%。2)通过实施专项督察,2007-2008年分别促进了耕地补充19?39.39和3?18.81?m2,占当年耕地补充总面积的9.88%和1.36%;通过实施例行督察,2008年促进了耕地补充29 106.36 hm2,约占当年耕地补充总面积的12.68%。3)2007-2008年通过土地督察分别促进了耕地补充19?39.39和32?25.17?m2,占当年耕地补充总面积的9.88%和14.03%。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城市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国平  钟太洋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05-6607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化现状予以了阐述,对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江苏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兼业农户水土保持行为特征及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理论上分析了兼业农户的时间分配与收入结构变化2个方面对水土保持行为的影响。运用在江西省兴国县、上饶县和余江县的样本村农户调查资料,通过建立农户兼业化发展与农户水土保持行为相互关系Logistic模型,对兼业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及其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样本来看,农户对水土流失的感知情况、非农劳动时间比例、农户受教育水平对农户的水土保持行为影响显著,农户兼业化的发展将使得农户花费更少的时间用在水土保持上。但是由于研究区域社会经济背景及水土流失情况的差异性,兼业农户水土保持行为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最后,就进一步推进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耕地面积变化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国平  钟太洋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78-6280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浙江省耕地面积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基建占地和农业结构调整是浙江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聚类分析在江苏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的体现和落实。为了对江苏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点,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评价指标为依据,选取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3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建立了土地利用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对江苏省沿海地区3个地市的20个行政单元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合分区结果及沿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将该区域分为4类:优化发展区,包括南通、连云港和盐城3个市区;滨海潜力区,包括如东县、大丰市和东台市;重点发展区,包括海安县、启东县、如皋县、通州市、海门市;一般发展区,包括以上区域以外的9个县级单位。根据各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提出了各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基于主体功能区指标体系的土地利用分区对于指导区域土地开发和布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参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分类体系,并考虑污染等因素引起生态系统服务的退化,评估了海州湾生态系统的潜在和实际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5年海州湾的潜在服务价值为16.64×108元,平均单位面积海域的服务价值为1.90× 106元/km2.潜在服务价值中,供给服务、文化服务和调节服务分别占53.39%,35.48%和10.84%.考虑赤潮、食品中累积的污染物超标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因素造成的生态服务质量和数量的退化,2005年海州湾生态系统提供的实际服务价值为14.08×108元,平均单位面积海域的服务价值为1.61×106元/km2.实际服务价值中,供给服务、文化服务和调节服务分别占48.32%,41.94%和9.74%.海水富营养化和污染等因素导致的生态服务价值降低2.56× 108元,影响最大的是食品供给和气候调节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