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娇 《花卉》2019,(14)
红叶石楠在园林建筑中极为常见,是常绿小乔木,也被称为千年红和火焰红,因枝叶鲜红而得名。在春秋两个季节,红叶石楠的嫩枝叶与新梢颜色火红,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在烈日炎炎的夏季,红叶石楠的叶片变为亮绿色,给人带来清凉的感觉。为了提升红叶石楠的观赏性,就应加强对红叶石楠的繁殖与管理,本文对红叶石楠的繁殖及栽培管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乌苏里鼠李种子休眠类型,探索有效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为其种质资源利用、种子扩繁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2018年9月采集的乌苏里鼠李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吸水特性、休眠特性以及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确定种子的休眠类型;用体积分数98% H2SO4、质量分数5.5% NaClO、热水和不同浓度(1,2,3 mol/L)NaOH对乌苏里鼠李种子进行处理,探索解除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结果】乌苏里鼠李种子成熟后,种皮为黄褐色至黑褐色,种皮有蜡质,种子长形卵圆状,表皮光亮、质地坚实、结构致密、种胚紧密;千粒质量为(19.6±1.0) g;纵径为(5.0±0.2) mm,横径为(3.8±0.2) mm。在室温条件下,乌苏里鼠李种子的吸水率随浸种时间的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表明其种皮透水性良好,对种子的吸水阻碍较小。乌苏里鼠李种子的生活力平均值为96%,但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0%,种子本身具有休眠特性。随着乌苏里鼠李种子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内源抑制物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根长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增加,对白菜种子根长的抑制活性呈上升趋势。采用体积分数98% H2SO4和质量分数5.5% NaClO处理乌苏里鼠李种子,均不能解除其种子休眠;分别采用40~60 ℃热水浸种20 min或者1~3 mol/L NaOH浸种20~120 min,均具有破解其种子休眠的作用。【结论】种皮障碍和内源抑制物是限制乌苏里鼠李种子发芽的主要原因,乌苏里鼠李种子属于综合休眠型;40 ℃热水处理20 min或1 mol/L NaOH处理40 min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3.
养禽的成功,孵化环节是关键.没有孵化就没有数量、就没有发展.现把会昌县英雄电器厂(邮编:342600,电话:0797-5622999)多年研究积累、用于培训购买孵化机用户的经典秘诀刊登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张彦斌  郭娇 《福建茶叶》2016,(2):191-192
茶道起源于中国,通俗理解是指人们饮茶时的规矩和仪式。茶道所讲究"重生"、"贵和"的思想,这和现代体育精神不谋而合。拿足球这一运动来说,无论是运动员的身心素质,还是教练后勤的调度保障,都需要对生命潜能的挖掘和互相之间的配合。本文就从足球这一团队竞技项目入手,对其所传递的体育精神进行剖析,再结合茶道哲学,升华出茶道与体育精神契合点,为"茶道"精神在体育届的推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小红柳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和内蒙古等地的沙丘边缘和丘间低地,是浑善达克沙地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其天然更新主要以有性生殖为主,通常出苗率较高,但次年幼苗保存率极低。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小红柳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当土壤含水量为16%时,种子萌发率最高,在3%的土壤含水量下,种子将不能萌发;(2)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在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下,萌发率显著降低(P0.01),当温度45℃时种子活力丧失;(3)光照对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制约或促进作用;(4)适宜其出苗的沙埋厚度为0~0.1 cm,随着沙埋厚度的增加,出苗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当沙埋厚度0.4cm时,种子可萌发但幼苗不能冲破土壤表层;(5)小红柳种子无休眠期,寿命为51 d左右,可供其萌发的时间较短。通过本研究,可以明确该植物在萌发阶段对沙地环境因子的需求,为后续探讨其在沙地环境中种群更新困难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湖北省2007-2014年畜禽饲养量,按照《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要求,评估了湖北省2007-2014年畜禽养殖过程中的温室气体(GHG)排放潜力,并比较了2010年湖北省各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潜力以及各畜禽肠道甲烷(CH_4)、粪便CH_4、粪便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状况。结果表明:(1)2007-2014年湖北省温室气体排放潜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达1 535.01万t CO2-eq,增幅11.50%;(2)2010年湖北省襄阳、孝感、黄冈和恩施的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潜力最大,占全省的58.81%;(3)非奶牛、水牛对肠道CH_4排放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43%、31%;猪是粪便CH_4和N_2O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粪便CH_4和N_2O排放潜力的83%和39%。因此,湖北省各地区应在保证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积极采取温室气体减排措施;针对不同畜禽种类、不同地理区域,应当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7.
克隆了一个与‘凤大麦7号’抗白粉病相关的SnRK2类基因,并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对该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与SnRK2蛋白激酶家族典型的结构域Cdd:cd14662相似度很高,因此命名为Hv SAPK3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Hv SAPK3蛋白与粗山羊草Ag SAPK3蛋白亲缘关系最近。Hv SAPK3基因在受白粉菌侵染24 h的‘凤大麦7号’叶片中上调表达;而在感白粉病品种‘花30’叶片中下调表达。沉默‘凤大麦7号’的Hv SAPK3基因后,沉默植株叶片上的白粉菌形成次生菌丝,表明Hv SAPK3基因可能在大麦抗白粉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不同喷锌次数对小麦产量以及面粉品质的影响,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在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2次(F2)和4次(F4)叶面喷施ZnSO4处理,对小麦籽粒锌、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以及籽粒锌分布和锌生物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生长期喷施ZnSO4均能提高小麦的籽粒锌含量,但提升幅度因喷施次数而异,与对照组(不施锌)相比,F4处理的小麦籽粒锌含量提高72.3%~118.7%,籽粒锌携出量提高127.3%~143.0%,提高幅度显著高于F2处理。喷锌处理的小麦籽粒蛋白质携出量以及淀粉携出量均有提高,提升幅度分别为10.9%~25.1%和5.1%~35.8%。第一季试验中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发生稀释效应,第二季试验两者均显著提高,其中必需氨基酸中的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连续两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麦籽粒锌分布表现为叶面喷施ZnSO4(F2和F4)处理的胚和胚乳中的锌含量(质量百分比)高于对照处理,麸皮中的锌含量(质量百分比)低于对照处理。并且,F4处理籽粒的磷和锌摩尔比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研究表明,喷施锌肥可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显著提高籽粒锌含量、改善锌分配并提高锌的生物利用率,喷施次数的增加能进一步改善小麦的营养品质,使食用面粉(胚乳)中的锌含量进一步增加,对改善人体膳食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河南开封地区某羊场湖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299份羊新鲜粪便样品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检测。结果显示,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9.6%(208/299),共检测到4种寄生虫,分别为球虫卵囊、圆线虫卵、鞭虫卵和阿米巴原虫包囊,感染率分别为51.20%(150/299)、8.70%(26/299)、6.69%(20/299)和48.20%(144/299)。总混合感染率为27.80%(83/299),主要以2种寄生虫混合感染为主。6月、9月和11月,当地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54.20%(64/118)、74.50%(82/110)和87.30%(62/71)。成年母羊感染率最高79.10%(53/67),其次是育肥羊77.40%(79/102)、哺乳羔羊64.20%(34/53)和断奶羔羊54.50%(42/77)。结果表明,河南开封地区某羊场肠道寄生虫感染主要以球虫和阿米巴原虫为优势虫种,加强饲养管理以及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虫对寄生虫的防控和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种业现代化,首先应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其次借鉴国际种业现代化的经验,将增产、优质、高效明确为核心目标任务,遵循人才优先、创新驱动、全方位服务、全产业链运营的共同特征;第三,基于人口大国,耕地有限,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基本国情,切实抓住种业自立自强的中国特色核心命题,支撑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完成助力农业强国的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