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青林  毛伟  彭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43-2645
选取1986~2006年中国青海省的经济与环境数据,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采用SPSS软件建立了人均GDP与4种环境指标的模型,对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青海省经济-环境关系不完全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特征,工业废水排放量拟合曲线呈正"U"型,废气排放量拟合曲线表现为U曲线的右半部分,SO2与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拟合曲线则呈正"U+弱倒U"型曲线;青海省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SO2与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出现弱转折点,近年来有下降趋势。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的建议: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格局,加大环保投入,积极开发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价值,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2.
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由食入富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饲料或饮水引起的化学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该病在采用传统熟喂方式饲养的山区养猪户多发。这些农户一般经济条件较差,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适当补给精料。常年猪只存栏多的5~8头,少的3~5头。一旦发生本病,将给家  相似文献   
3.
蚂蟥又名水蛭,是一种长形、稍平、黑绿色环节动物,身上长有吸盘,雌雄同体,常以吸盘叮咬吸血。生活在水塘、稻田、泥沟及沼泽地。无传染性,但吸血量很大,可吸取相当于其体重2—10倍的血液并且叮咬处往往流血不止,容易发生感染、发炎和溃烂。牛在沼泽地放牧、饮水时蚂蟥顺鼻腔内侧爬至鼻腔中吸食血液。  相似文献   
4.
民和县退耕还林(草)的效应及后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民和县为例,应用数据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后的生态和社会效应,结果表明,退耕工程实施后改善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和微气候环境,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仍存在退耕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农业产业链等后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临床兽医工作者应正确认识临床诊断、病理剖检、流行病史调查及实验室诊断的关系。在基层临床兽医工作中,大多不具备对动物疾病实验室诊断的条件,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对一些处在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或者混合感染的疾病,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而误诊、误治,错过了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期,延误了疾病治疗,轻者造成治疗成本增加,重者导致患病动物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临床诊断结合流行病史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就能对疾病做出更快捷、正确的判断,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同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南坡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粒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祁连山南坡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粒度特征进行分析,为区域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祁连山南坡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进行标准化土壤样品采集,利用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仪测定75件样品,通过福克和沃德公式计算粒度参数,最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①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高寒草甸为粉砂—黏粒级(63μm),混合灌丛和高山草地为砂粒级(63μm),粒级组成上林地质地最细,高寒草甸次之,混合灌丛和高山草地土壤质地粗颗粒成分较多,有退化趋势;②平均粒径(M_z)表现为:青海云杉(6.15Ф)祁连圆柏(5.81Ф)高寒草甸(5.22Ф)混合灌丛(5.07Ф)高山草地(5.04Ф);分选系数(σ)表现为:高山草地(2.65)高寒草甸(2.45)混合灌丛(2.33)青海云杉(2.17)祁连圆柏(2.11);偏度(SK)高寒草甸(0.19)高山草地(0.12)混合灌丛(0.035)青海云杉(0.032)祁连圆柏(-0.05);峰度(K_G)表现为:青海云杉(0.968)混合灌丛(0.966)祁连圆柏(0.929)高寒草甸(0.887)高山草地(0.867);③各植被类型频率曲线存在异同,其中林地和灌丛为近对称单峰态,高寒草甸和高山草地粒度频率曲线呈多峰态,说明草地类型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大,物源混杂。[结论]在自然环境影响和人类活动强度大的情况下,高寒草甸和高山草地粒径将进一步粗化,荒漠化风险程度最大,是该区相对来说亟需保育的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人类社会主要的资源环境问题,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使得水文要素的演变呈现出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探讨变化情景下水文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1960—2019年大通河源区气象水文数据,通过模型模拟及情景分割方法定量分析了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水文要素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SWAT模型经过校准与验证后,模型决定系数、纳什系数和百分比偏差(PBIAS)均达到模型要求,其在率定期内分别为0.81%、0.79%和-0.8%,在验证期内分别为0.81%、0.75%和15.8%,表明模型在大通河源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大通河源区各水文要素空间异质性明显,不能用单一的水文要素代表整体的空间分布情况;降水、潜在蒸散发与土壤含水量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地表径流与产水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3)3种情景下各水文要素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产水量的空间分布受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影响比较大。气候变化情景使得实际蒸散发和土壤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地表径流和产水量呈现增加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各水文要素的变化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