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西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郑希伟  赵荣慧 《林业科学》1990,26(4):353-358
辽西地区属于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为7.1—8.2℃,年降水量为400—600mm,年蒸发量为1600mm,为降水量的3—4倍。干燥是该区总的气候特点。该区的植物群落主要为旱生的森林灌丛或草本植物群落,针叶树建群种为油松,阔叶树为蒙古栎,元宝槭,黄榆;灌木主要为荆条和酸枣。土壤是在各种岩石风化物残积母质上,以及黄土、红土母质上发育的淋溶褐土和褐色性土,土壤干旱瘠薄。水分是这一地区限制造林树种成活及生长的主要因子,本文试图通过对树种抗旱性的测定和分析,确定树种的抗旱能力,从而为辽西地区的造林提供树种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辽西地区地形起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气候异常干旱。这里造林面积较大的只是油松,油松纯林病虫害严重,火险性强,改土保水作用差,生态上不够稳定,目前造林的迫切问题是大力发展油松混交林。本文对辽西地区现有几种混交林类型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在营造油松混交林时,由于辽西燥热强光等恶劣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阔叶树种初期不能生长,因此应在栽植阔叶树前或同时栽植油松和灌木,待生态条件有一定改善之后栽植阔叶树才可成林。混交方式根据立地条件与树种的不同可选择行混、带混、块混以及不规则的混交方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调查分析说明,在辽西水土流失地区,油松混交林无论对土壤湿度,土壤腐殖质含量以及对小气候条件改善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油松纯林。混交林一般可使土壤湿度提高3~32%,使土壤腐殖质含量提高0.5~76.4%,在炎热的夏季使林内相对湿度提高3~26%,温度下降1~4℃,创造了较好的生态条件。此外,还可以减少病虫危害,促进树木旺盛生长,提高林木生长力.混交林以油松、柞树混交为最好;油松、色树,油松、沙棘,油松、黄栌混交稍次;而以油松、侧柏混交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4.
核桃楸是东北地区三大硬阔叶树种之一,材质优良,纹理美观,经济价值较高,用途广泛.生长较快。近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对其适生条件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地区核桃揪人工林成材率不高.生长势早期就开始衰退。为了探讨其适生条件,几年来在辽东、辽北、辽中地区选设了80块样地进行测试,进行单因子分析,并用数量化理论I进行电算.结果表明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土壤湿度对其树高生长起决定性作用。以上述三个立地因子为基础编制了核桃揪人工林立地指数类型表,可供生产.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鱼鳞松、冷杉的人工林中,由于落叶、落枝的数量和分解速度的不平衡,引起较厚的腐植质堆积,堆积腐植质的过多能使土壤酸性化,对林木生长不利。作者为了探讨对这种现象的人为控制的可能性,在1926年栽植的第一代鱼鳞松人工林实行两次间  相似文献   
6.
辽西地区油松纯林改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辽西地区树种叶片水分状况及生理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8.
叶的采取位置和采取时间是用叶分析判断林木营养状态的基本问题,作者就这个问题以赤松(Pinus densiflora)、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赤杨(Alnus inokumae)、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日本落叶松(Larixleptolepis)等树种为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指出林木叶内的N、P、K、Ca  相似文献   
9.
在斯维尔德洛夫地区乌拉尔林业试验站,从1970年到1972年研究了人工林密度对其生长的影响,调查了1.412公顷由播种和植苗培育的松树人工林,试验地块最小面积为0.8公顷,最大面积为100公顷,按森林植被亚带根据人工林的密度,设置了83个试验小区,其分布如表1. 从表1材料可看出在斯维尔德洛夫地区营造的人工林有较低的密度。为了分析人工林密度对生长的影响,在南方泰加林和草原松桦林,选取了在各种草和浆果松树林型采伐迹地,犁沟栽植的12年生松树幼林,共选择造林保存率高的(不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