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林业   13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兹别克斯坦林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兹别克斯坦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度, 了解乌兹别克斯坦林业发展动态对于加快中乌林业合作、推动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乌兹别克斯坦森林资源、林业法规政策、林业机构、森林经营、林产品生产贸易和林业科研教育等现状, 在此基础上总结乌兹别克斯坦林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展望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林业合作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印度荒漠化治理经验,为中国相关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分析印度荒漠化成因及其影响,并从机构、政策、技术层面对其治理具体措施与成效进行总结。[结果]印度治沙的基本经验是建立以政府为主的管理机构,确定行动方案,参与国际合作,加强荒漠化监测,开发治沙技术,重视资源管理,改进耕种技术。[结论]印度治沙经验对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的主要启示是完善国家防治机构,加强防治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以及农户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3.
绿色消费对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Richter量表法,从消费行为、消费者感知、外部因素和其他因素4个方面设计问卷,对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6个大区代表城市的1 000名居民进行了关于绿色消费的调查,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拟合修正,探究消费意愿、环保认知、经济因素对居民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个体责任感、政策因素、产品信任对绿色购买态度有正向影响;经济因素、产品价格对绿色购买行为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林业机构设置的优化调整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当下,中国林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中国林业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对优化林业机构设置提出了新要求。文中系统梳理33个典型国家林业机构的设置情况以及不同国家林业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与管理体制,分析其职能情况与管辖范围,回顾各国林业机构设置的历史沿革,并据此探讨其变动趋势,以期为我国林业机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InVEST模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实现森林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保障。InVEST模型具备驱动数据简单易获取、定量化评估精度高、评估过程和结果空间表达明晰、情景模拟预测功能强大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多个方面。文中概述InVEST模型的原理,重点对该模型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几个热点应用进行详细介绍;系统评述国内外在应用InVEST模型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等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总结各类应用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提出利用InVEST模型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管理机构调整优化是政府部门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中央要求、践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文中梳理1949年以来中国草原管理机构的设置历程,总结草原管理机构的设置特点:中国草原管理机构经历农业部畜牧业司草原处、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等不同的管理部门,草原管理机构的设置级别主要由草原开发程度决定、职能由草原主要用途决定。纵观国内外发展形势,中国草原管理工作面临着草业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草原资源竞争日益加剧和气候问题在国际政治议程中地位不断提高等国际形势,以及建设生态文明迫切要求草原加快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和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发挥草原就业和增收潜力、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迫切需要繁荣草原生态文化等国内形势。基于此,提出新形势下中国草原管理机构调整优化需要考虑外部经济性、信息有效性、激励相容性、主体能动性和人才专有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优化草原管理机构设置、有效发挥草原管理机构职能作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对扣法研究11株木霉菌株挥发性物质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性物质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木霉菌株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11株木霉共检出257种挥发性物质,均能检测到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两种化合物;聚类分析在相关系数距离为19时,可将11株木霉菌株归为三大类;257种挥发性物质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包含30种挥发性物质,不同木霉挥发性物质主成分得分与拮抗尖孢镰刀菌的抑菌率之间极显著相关,表明11株木霉菌株对尖孢镰刀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日良好农业规范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AP)发展的大背景下,比较研究了同样为小农经济背景且起步较晚的中日两国的良好农业规范发展历程、现状及各自存在的问题。论文着重从经济基础、目的、理念3个方面比较两国GAP发展的异同,并得出了中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是造成两国GAP发展程度差异的首要原因;中国进行GAP认证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出口,消除一些发达国家的所谓绿色壁垒,而日本GAP的基本出发点是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同时兼顾扩大农产品出口;日本强调从土地到餐桌整个过程的全链条控制,重视对生产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而中国控制的重点在于最终产品的质量,各种农药、兽药等残留是否达标,缺乏对过程的控制和监督,只求对最终的消费者负责,忽视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县域森林转型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森林转型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与森林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福建省32个典型样本县2000—2016年遥感影像,获取森林面积数据,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不同森林资源条件下社会经济和制度等因素对森林转型的影响。【结果】1)林农人均收入水平对森林面积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森林资源适中的地区,人均收入提高对森林转型的促进效应较大,而在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或相对匮乏的地区,人均收入提高对森林转型的促进效应较小; 2)人均粮食产量对森林转型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在森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人均粮食产量提高对森林面积增长的促进效应更显著; 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转型具有负向影响。【结论】林农收入增长和人均粮食产量提高是促进福建省县域森林转型的重要因素,提高林区人均收入水平、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有助于森林面积恢复和增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转型具有负向作用,应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形成促进林农投资林业的长效激励。  相似文献   
10.
完善的资金机制是国家公园体系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文中分析我国国家公园管理资金机制的构成,包含资金管理机构、资金来源和资金分配;总结其他国家国家公园资金管理现状;探讨目前我国国家公园管理资金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建议,即完善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借助“互联网+”扶持培育特色品牌主体、鼓励采取多元化融资渠道、构建范围广泛的社区参与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