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非点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农业非点源污染正日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污染源,并已成为当前限制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非点源污染物的防控机制、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尺度问题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提出我国非点源污染研究需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强:(1)非点源污染物耦合作用下的运移;(2)转化机理及其界面行为过程机制研究;(3)不同空间尺度和格局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4)适合我国不同区域特色的非点源污染机理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石泉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保护现状 石泉县位于秦巴山区中部,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野生动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羚牛、金雕、豹、黑熊、红豆杉、银杏、铁尖杉、蕨莱、兰科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广泛分布。根据1999年石泉县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全县野生动物种类共有19目40科112种:其中兽类2目9科15种;鸟类13目24科8与种:两爬4目7科12种。  相似文献   
3.
基于RS和GIS的区域水土流失快速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影响水土流失的各因素 ,可以按纯自然因子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般包括 5个方面 :降雨、土壤、植被、地形和土地利用。土壤和地形因素比较稳定 ,植被和土地利用信息可用遥感手段快速获取 ,降雨资料可由气象观测网提供。利用GIS技术可以实现区域水土流失的快速宏观调查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研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良军  李锐  杨勤科 《土壤学报》2001,38(2):167-175
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对该区的水土流失进行系统、宏观、综合的分析,确定了一套适于该区水土流失宏观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GIS技术,对该区影响水土流失的各个因素进行空间分析,实现了多源数据的空间集成和专题信息的提取,建立了适于该区水土流失评价的宏观定量数学模型,并对研究区一定评价年限内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应用评价。  相似文献   
5.
农业非点源污染正日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污染源,并已成为当前限制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非点源污染物的防控机制、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尺度问题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提出我国非点源污染研究需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强:(1)非点源污染物耦合作用下的运移;(2)转化机理及其界面行为过程机制研究;(3)不同空间尺度和格局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4)适合我国不同区域特色的非点源污染机理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存在的土壤干化问题,在深入分析植物萎蔫过程及其与土壤干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初始萎蔫湿度(IWP)的概念,作为界定土壤干化层的定量判定指标。以该指标为基础,提出了土壤干化层发生与否及其发生类型的判定方法,并就指标的实验测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以黄土高原为例,应用该判定系统对黄土高原典型地区的土壤干化层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干化层的识别、类型判定、评价及其数量描述以及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异及其与林草布局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通过大面积的土壤水分深土钻测定(5~10 m土深)和相应的植被生长调查,对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异及其与该区林草布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的土壤水分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和微域分异特征;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决定着该区植被类型及其生长状况的空间布局,表现为区域植被的地带性分布及各地带内坡面植被景观的规律性分布;人工林草措施的实施,包括宜林宜草选择、造林技术和选种等环节,必须遵循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来区别进行,才能获得植被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RS和GIS的区域水土流失快速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区域水土流失的快速调查和评价对于水土保持宏观决策、灾情快速反应以及水土流失定期公告制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足于区域水土流失问题探索和3S技术应用的研究,提出了区域水土流失宏观快速定量评价的方法及其实现的技术路线,并以整个黄土高原为研究区进行了实全研究,确定了一套适于该区水土流失宏观定量评从的指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一定年限内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评价,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论水土流失研究中的植被覆盖度量指标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由于研究的视角及方法、手段的不同,水土流失研究中的植被因子指标表现出十分丰富的内容。本文集中分析了现有的各种植被覆盖指标,对其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和比较,界定其内涵,以便为水土流失研究中对植被因素的理解提供一个较系统的视窗,避免指标的误用和错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态工程学方法,在长春市西小沿子河研究了人工生境缀块对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实验区经过人工生态修复和近4年的自然演替,新增加了3个草本植物种,植物群落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乔-灌-草群落结构,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生境缀块内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含量、全N、全K、底栖动物种类及数量均较对照区增加,其中微生物数量、呼吸强度、纤维分解强度、固氮作用强度、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有机质含量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人工生境缀块使受损河岸的稳定性增加,改善了河岸生态系统功能,使生态系统发生正向演替,土壤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同时成功地控制了土壤侵蚀.生态护岸不仅降低经济成本,而且具有生态价值、环境价值、景观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混凝土河岸的生态改造和受损河岸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