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4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关于杂交稻混杂的原因,笔者已作过全面的综述(见本刊第一期)。这里根据我们1983-1985年的试验,先讨论机械混杂问题。 一、材料和方法 用珍汕97A、V20A、V41A不育系原种和菲一及IR30恢复系原种,配制成汕优菲一、威优菲一、四优30杂种一代,各种一小区。然后在每个小区中鉴定杂株,  相似文献   
3.
在低磷红壤上,对原产广东省的大豆基因型磷效率与其来源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磷素吸收量相对值不仅可以反映大地低磷红一长适应性,而且可以反映大豆基因型磷效率特性,RVPPU是较大的大豆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杂交稻混杂原因的第二个问题──生物学混杂问题。    原种在人工套袋或隔离很严的情况下,配制杂交组合,在杂种一代中会出现各种类型杂株,其问题已不是机械混杂的问题了,有人认为是生物学混杂问题。    生物学混杂的可能途径:一是制种田隔离不严,其它水稻品种的花粉飘落到制种田里的不育系植株上,造成混杂;二是保持系植株受到异品种花粉的串粉,又未重视保持系纯度的选择,结果造成不育系育性变化,影响杂种一代纯度。三是恢复系植株受异品种花粉串粉,又未重视恢复纯度的选择,恢源发生变化,造成杂种一代结实偏低,纯度下降。在…  相似文献   
5.
现在研究的是第三个问题,不育系本身的育性变化。 对于这一问题,有人认为不育系的不育性是稳定的、不变的。但是,也有人认为环境条件的变化,可以使不育系的育性发生变化。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不育系的育性是不是发生变化,这是本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是用纯的珍汕97A、V20A、y41A三个不育系及其对应的三个纯的保持系珍汕97B、V20B、V41B。 试验方法:首先,鉴定不育系原种植株群体的育性,调查其杂株率。其次,在隔离的条件下,让不育系自交结实,并对自交结实的后代植株进行分类。A型是指株型及有性同不育系;B…  相似文献   
6.
在低磷红壤上,对原产广东省的大豆(Glycine max (L.) Merrill)基因型磷效率与其来源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磷素吸收量相对值(RVPPU)不仅可以反映大豆对低磷红壤生长适应性,而且可以反映大豆基因型磷效率特性,RVPPU是衡量田间生长适应性和磷效率特性的较好指标.RVPPU较大的大豆基因型,其对低有效磷红壤环境适应性较好,磷效率特性较佳;反之,亦然.不同大豆基因型,具有不同的磷效率特性.磷效率特性的形成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有关.土壤中低有效磷含量与较佳的磷效率特性形成有关,长期生长在有效磷含量较低的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紫色土上的大豆基因型具有较佳的磷效率特性;而长期生长在有效磷含量较高的水稻土、潮土上的大豆基因型其磷效率特性较差.大豆基因型较佳的磷效率特性是其长期在低有效磷土壤环境下进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8.
采用无磷 (P0 )和低磷 (P1 )溶液培养方法 ,对 1 9份经田间和盆栽土培试验中磷效率特性表现不同的大豆基因型进行研究 ,探讨低磷溶液培养条件下大豆基因型生长和磷素营养特性及其与土培条件下磷效率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低磷溶液培养下 ,不同大豆基因型吸收溶液中可溶性磷的能力存在差异 ,吸收的磷量可达到自身固有磷量的 5 %~ 80 %左右。土培条件下磷效率比值相对值较小 (即在酸性红壤耕地上适应性较好 )的基因型 ,在低磷溶液培养下 ,不同基因型吸收溶液中可溶性磷的能力有强有弱 ;而磷效率比值相对值较大 (即在酸性红壤耕地上适应性较差 )的基因型 ,亦有相似的表现。低磷处理的不同大豆基因型植株鲜重净增量为无磷处理的 17.79%~99.09% ,植株干重净增量为 15.64 %~11.6 67%。无磷处理的植株干、鲜生物量 ,地上部干、鲜量 ,磷效率比值和低磷处理的磷效率比值以及种子重与土培条件下大豆基因型磷效率比值相对值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杂交稻的混杂原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十年代中期,杂交稻的主要研究重点是三系配套、杂种示范、推广等方面的问题。杂交稻混杂问题,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直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杂交稻面积的扩大,不育系世代的增加,这一问题才显得愈来愈突出。杂种纯度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杂交稻生产。据有关单位调查,杂交稻纯度每下降1%,每亩少收8-10斤,纯度下降10%,杂交稻就失去了增产优势。可见,当前杂交稻纯度问题是杂交稻生产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最近几年来,杂交稻混杂原因问题已经引起种子部门及科研单位的重视,不少单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稳定杂交稻生产起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学者对冬春性小麦在遗传、生理上的差异,对春化和光周期的反应,生长发育规律及生育阶段的划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研究将来自全国各地的冬性、半冬性、春性小麦品种进行分期播种,对生育期、主茎叶片数、株高、穗长、实粒穗数、幼穗分化进程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就冬春性划分标准及生育阶段划分和光温效应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