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4篇
  59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多功能土壤改良剂对河西内陆灌区棕漠土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棕漠土保水肥能力弱,有机质含量低,制种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疑难问题,为河西内陆灌区制种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择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棕漠土,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多功能土壤改良剂配方筛选及对棕漠土改良效果研究。[结果]多功能土壤改良剂最佳配比为:有机生态肥∶保水剂∶制种玉米专用肥∶聚乙烯醇为0.978 3∶0.000 9∶0.019 6∶0.001 2。多功能土壤改良剂最佳施用量为68.75t/hm~2,制种玉米理论产量为6.64t/hm~2。施用多功能土壤改良剂与传统化肥比较,棕漠土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团聚体、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分别增加22.75%,22.76%,22.74%,9.50%,22.75%,22.76%和22.74%;有机质、CEC、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35.01%,21.64%,0.63%,2.26%和2.09%;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分别增加93.97%,35.35%,20.78%;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分别增加61.82%,44.64%,40.00%和64.29%;制种玉米增产值和施肥利润增加39.23%和31.82%。[结论]施用多功能土壤改良剂,能有效地改善棕漠土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提高制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在连续种植马铃薯6年的基地上试验,研究了糠醛渣功能性复混肥配方筛选及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多元复混肥糠醛渣。最佳组合是多元复混肥1 200 kg/hm~2,糠醛渣15 000 kg/hm~2,糠醛渣功能性复混肥施用量随马铃薯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经分析,糠醛渣功能性复混肥最佳施用量为3.00 t/hm~2,马铃薯的理论产量为36.75 t/hm~2。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制种玉米甜糯2号在甘肃河西内陆罐区的适宜种植区域,为繁殖杂交种提供参考依据。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的玉米制种基地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对甜糯2号玉米制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高度与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值、利润和投资效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籽粒含水量、茎秆含水量和穗轴含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海拔高度平均升高100 m,产量降低0.29 t/hm2。不同海拔高度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值、利润和投资效率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依次为:1400~1500m>1500~1600m>1600~1700m>1700~1800m。甘肃河西内陆罐区海拔1400~1600m适宜甜糯2号玉米制种,海拔1600~1700m较适宜甜糯2号玉米制种,海拔高度大于1700m,不适宜甜糯2号玉米制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青海省祁连县黑河上游冰沟流域3种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与土壤特性的关系,以期为黑河上游冰沟流域水源涵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种林地0-60mm土层有机碳密度表现为针叶林森林灌丛阔叶林,针叶林有机碳密度为7.18kg·m-2,是森林灌丛、阔叶林的1.24和1.58倍,针叶林、森林灌丛、阔叶林0-10mm土层有机碳密度分别为13.22、9.49和8.62kg·m-2,是剖面有机碳密度均值的1.84、1.63和1.89倍。3种林地0-60mm土层自然含水量、团聚体、全氮均值表现为针叶林森林灌丛阔叶林,而容重、物理性沙粒、pH均值表现为针叶林森林灌丛阔叶林。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自然含水量、团聚体、全氮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容重、物理性沙粒、pH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抗旱性复混肥配方及其对土壤物理性质、持水量和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抗旱性复合肥最佳配方和施用量。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马铃薯专用肥废弃物组合肥保水剂,抗旱性复合肥最佳配方组合为废弃物组合肥3 000 kg/hm~2、保水剂37.50kg/hm~2、马铃薯专用肥2 230 kg/hm~2。随着抗旱性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持水量、马铃薯块茎质量和产量在增加,土壤容重在降低。经回归统计分析,抗旱性复混肥与马铃薯产量间的回归方程为:y=28.87+1.771 3x-0.035 4x2,最佳施肥量为5.28 t/hm~2,计算结果与田间施用抗旱性复混肥5.28 t/hm~2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无土栽培模式,研究了沙子、牛粪作为蛭石替代物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经济性状和效益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沙子、牛粪、蛭石容积比按0.40:0.40:0.20配制的栽培基质,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存活率、基本苗率虽然比ck(蛭石)降低了2.21%和4.42株/m2,但单株粒重、单粒重、单株粒数、繁殖效率、利润、投资效率却比ck(蛭石)增加了0.52g/株、0.15g、0.08粒、4.75粒/m2、8.22元/m2和8.26元。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经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探讨土类供钾能力与钾素施用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甘肃河西内陆灌区主要土类供钾能力和经济作物钾素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施钾利润与土壤供钾能力呈负相关,供钾能力小的土壤,施钾利润大。不同土壤类型供钾能力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是:耕种栗钙土盐化潮土耕种灰棕漠土耕种灰漠土灌漠土,而不同作物施钾利润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是:西瓜马铃薯棉花甜菜油菜。经回归统计分析,西瓜、棉花、甜菜、油菜、马铃薯K2O在462.00、298.95、355.51、113.36、239.70 kg hm-2时的基础上,再继续增加钾肥施用量,施肥利润将出现报酬递减。  相似文献   
8.
<正>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为基地,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制种优质高产为突破口,以自选系F-SQ3为母本、F-28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选育出了杂交玉米品种敦玉328,种子质量达到GB 4404.1-1996玉米杂交种的标准,201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13007号。1品种特征特性1.1农艺性状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24.8d,幼苗  相似文献   
9.
耐盐牧草籽粒苋对河西走廊草甸盐土改土培肥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嘉海 《土壤通报》2005,36(5):806-808
在河西走廊草甸盐土上种植耐盐牧草籽粒苋,脱盐改土培肥效应十分明显。种植籽粒苋3~4年与CK比较,0~20 cm耕层全盐含量降低4.85~6.33 g kg-1,脱盐率达61.86~80.73%,pH降低0.35~0.40,土壤容重降低0.13~0.20gcm-3;总孔度增大4.91~7.55%,>0.25mm团粒结构增加18.51%~25.87%,自然含水量增加64.89~80.42g kg-1,土壤有机质、速效N、P、K亦随之增加。种植籽粒苋3年耕层全盐含量降到2.99g kg-1时,开垦后种植小麦、玉米、甜菜产量分别为5.96、11.25、56.36 t hm2。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经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几种全营养混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人参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垃圾、羊粪、玉米秸杆、糠醛渣、肥沃土壤,容积比为0.20∶0.15:0.15:0.10:0.40,加入酵素菌速腐剂、人参果专用肥,发酵处理后配制成全营养混合基质有利于人参果的生长发育,与对照(传统土壤栽培)比较,容重降低0.31gcm-3,总孔度、毛管孔度、空气孔度分别增加11.71%、6.12%、5.59%;自然含水量、蓄水量分别增加106.93g kg-1、122.46m3hm-2;有机质、速效N、P、K、阳离子交换量分别增加16.70 g kg-1、29.97mg kg-1、11.37 mg kg-1、35.25 mg kg-1、5.73 cmol kg-1;人参果株高、茎粗、单果重、单株果重、产量、产值、利润分别增加21.70 cm、0.55 cm、43.29g、0.59kg/株、21.78 t hm-2、4.36万元hm-2、3.25万元hm-2。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经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