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5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电导率是表征土壤水溶性盐的一个重要指标,可反映土壤盐渍化程度。为了研究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以三江源区未退化高寒草甸和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退化高寒草甸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特征与土壤电导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高寒草甸退化会对土壤电导率产生显著负影响,且土壤电导率与评价高寒草甸的退化指标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含量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因而,认为高寒草甸的退化是会引起土壤电导率的变化,土壤电导率作为土壤盐渍化程度的衡量指标,亦可作为评价草甸退化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区草地上,以开顶式温棚模拟增温,在其内部施用不同形态氮素(硝态氮和氨态氮)比例的氮肥,对重齿风毛菊(Saussurea katochaete)的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及其群落总生物量进行研究,旨在为人工管理草场施肥提供指导。结果表明:重齿风毛菊的光合速率随硝态氮比例增加而下降,气孔导度则增加。其他气体交换参数没有规律性变化。光系统II(PSII)光化学量子产量(Φ_(PSII))在硝态氮比例为0%时最大,非光化学瘁灭(NPQ)则随硝态氮比例增大而增大。重齿风毛菊所在群落的总生物量在硝态氮和氨态氮比例平衡时达到最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氮素施肥会对青藏高原草甸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群落总生物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4.
为了解三江源区不同生境土壤可培养纤维素分解真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澜沧江流域共选取有代表性的12个样点,采集土层0~15cm,15~30cm的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可培养真菌的计数和分离,利用种群优势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生态位宽度以及群落相似度等指标对不同生境土壤中可培养纤维素分解真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区不同生境土壤可培养纤维素分解真菌的数量和类群差异明显,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灌丛草地嵩草草地藏嵩草草地禾草草地;在4种生境土壤中共分离获得土壤可培养纤维素分解真菌17属,禾草草地土壤中群落的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高,除均匀度指数外,藏嵩草草地土壤中群落的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物种生态位结果分析表明,毛霉属、镰孢菌属、被孢霉属、青霉属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属于广适性物种;而亚隔孢壳属、梭孢壳属、腐质霉属等的生态位很窄,属于狭适性物种,只存在于某个生境中。禾草草地与藏嵩草草地土壤可培养纤维素分解真菌群落的相似性最低,灌丛草地和嵩草草地相似性最高。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生境类型的特异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土壤表层水汽传输阻抗是估算区域蒸散的关键参数之一,但其与土壤水热参数的数量关系的研究在高寒系统中十分薄弱。利用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2014/2015年度高寒草甸非植被生长季(11月-翌年4月)的土壤蒸发数据,基于Penman-Monteith方程反推得出非生长季土壤表层阻抗的昼(9:00-18:00)变化特征,并研究其与土壤5cm温度和土壤5cm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非生长季土壤表层阻抗表现出单峰型日变化特征,其最大值一般出现在15:00前后。逐时土壤表层阻抗与土壤5cm温度呈极显著幂函数阈值关系(R2=0.38,P0.01,N=115),即土壤温度为–4.25℃时土壤表层阻抗最大;与土壤5cm含水量呈极显著指数负相关(R2=0.12,P0.01,N=115)。非生长季逐日土壤表层阻抗的变化无明显季节规律,与土壤5cm温度(R2=0.69,P0.01,N=10)和土壤5cm含水量(R2=0.27,P0.01,N=10)均表现为极显著指数负相关。相关分析表明,非生长季土壤蒸发主要受太阳总辐射(R20.50,P0.01)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温度而非土壤含水量主导着高寒草甸非生长季土壤表层阻抗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8年夏季生长季的3期LAI野外观测和TM图像的处理分析,对锡林浩特国家观象台附近24 km2典型草原区的MODIS/LAI产品精度从时空2种维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时间维度上,MODIS/LAI产品可以较为准确的体现草地植被生长轨迹;在空间维度上,MODIS/LAI产品与TM/LAI反演结果有相似的变化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筛选自高寒草地5株真菌合成不同功能酶系间的互作效应,采用单个菌株发酵粗酶液直接混合和菌株组合发酵的2种方式,分别测定了反应体系中不同功能酶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菌株310b与4个菌株23a,26B,24d及H发酵粗酶液直接混合的情况下,反应体系中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的酶活力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而菌株310b与4个菌株组合发酵的情况下,反应体系中漆酶的酶活力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在与菌株23a和H的组合中,反应体系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酶活力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与菌株26B和24d的组合中,反应体系中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酶活力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8.
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光能利用效率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马尾松(P.masson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对象,比较和分析了3种人工针叶林的光能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当以热能百分比表示光能利用效率时,湿地松、马尾松和杉木林分的光能利用效率分别为0.36%、0.44%和0.76%;当以单位热能转化生物量来表示光能利用效率时,3种林分的光能利用效率分别为0.18、0.20和0.34 g.M J-1,杉木的光能利用效率极显著地高于湿地松和马尾松(P0.01)。因此,采用光能利用效率模型准确估算本地区区域尺度的净初级生产力应区分不同人工针叶林树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1株高寒草地土壤真菌的产纤维素酶特性,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和液体摇瓶发酵法,对供试菌株的培养特性和产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ITS-rDNA分子鉴定,供试菌株初步确定为Thielavia hyalocarpa,供试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对不同的碳、氮源利用能力不同,在供试的5种碳源和氮源中,葡萄糖和蛋白胨分别为最适碳源和氮源,对5种碳源的利用表现为:葡糖糖糊精、麦芽糖和淀粉蔗糖菌株,H对5种氮源的利用表现为:蛋白质硝酸钠尿素硫酸胺磷酸胺;菌株H产的纤维素酶在pH 5.5和50℃下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产的木聚糖酶在pH为5和55℃温度下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1株三色小皮伞菌(Marasmiustricolor)(编号310b)为供试菌株,采用底物显色法和液体摇瓶发酵法,研究了供试菌株Marasmius tricolor 310b在3种底物(愈创木酚、邻苯二酚和邻苯甲苯胺)选择性培养基上产漆酶的相-对酶活力,在愈创木酚PDA培养基上的相对产酶速度,以愈创木酚为底物催化液体发酵粗酶液的酶活力以及粗酶液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供试菌株Marasmius tricolor 310b在含有愈创木酚、邻苯二酚和邻苯甲苯胺等3种底物的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够生长且产生氧化带,在不同底物的选择性培养基上氧化带的颜色、直径以及菌落大小不尽相同,在愈创木酚选择性培养基上产生的氧化带直径和菌落直径最大。愈创木酚能够在供试菌株生长早期诱导菌丝分泌漆酶;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测得菌株液体发酵粗酶液的漆酶活力最高。供试菌株分泌的漆酶在30℃、pH=4.5时酶的催化活性达到最大值,0~45℃、pH 4.0~6.5范围内保持较高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