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6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耕地保护补偿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善栋  吕晓 《土壤》2018,50(1):195-201
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结归纳中国耕地保护补偿研究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特点与研究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思路,对推动中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的系统和深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5—2016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收录的有关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的中文文献,运用文献资料法、网络检索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的主要特征及问题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耕地保护补偿相关文献数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体已初步形成,但核心期刊载文量不多,学术水平总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耕地保护补偿研究仍处于理论分析和方法初探阶段,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不足,还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实证研究空间分布不均衡,研究尺度与空间范围分布不协调;补偿标准的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还未形成一致意见。最后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与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牛善栋  吕晓  李振波 《土壤》2016,48(2):306-313
基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近30年来收录的有关耕地集约利用研究的中文文献,运用文献资料法、网络检索法和对比分析法,总结归纳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研究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特点与研究的趋势。结果表明:1无论是中文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相关成果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核心期刊载文量不多,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体还没有形成,学术水平总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理论研究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实证研究;3基于国家、省级等大尺度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多,区域、市县的中尺度次之,农户和地块的小尺度最少,实证研究所涉及的区域,呈现不断扩大并趋于均衡的特点;4实证评价方法尚缺乏统一的理论规范,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繁多,且不同方法在不同理论背景与时空尺度下的适用性、实用性以及结果的验证等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基于多视角、多领域和多尺度,加强对耕地集约利用机理的定量研究,强化研究方法的集成创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耕地集约利用关系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产品供给保障乃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入了解耕地集约利用状况及其变化过程、格局、机理、效应与调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该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归纳法,对近30 a来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概况进行了总结,认为现有研究表现出了研究视角与分析尺度的多元化、研究内容的广泛化以及研究方法的实证化等主要特点,并结合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耕地集约利用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旨在为进一步深化耕地集约利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演进过程与特征的量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的演进特征和规律,为其更好地引领黑土地保护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与依据。  方法  以政策过程理论为指导,基于政策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使用1998 ~ 2021年期间出台的国家及各省市层面304份黑土地保护政策文献数据,提出了黑土地保护政策强度量化标准,对政策强度、数量、纵横结构进行分析。  结果  黑土地保护政策强度与政策数量不断上升且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政策颁布机构以农业农村部(含原农业部)、水利部居多,存在一定数量的多部门联合颁布政策;政策形式以“通知意见”为主,拥有党中央宏观指导方针;政策主题集中于保护目标、试点建设、技术模式方面;政策工具以命令控制型为主,其他类型工具使用次数有所增加;政策演进经历了萌芽探索、初步形成和深化发展三个阶段。  结论  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不断优化,未来应以构建“数量、质量、生态、权益”四位一体的系统性保护体系为目标,推动黑土地保护法治化进程,结合“田长制”的深入推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细化保护责任、过程管理、监督反馈,提升政策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东北地区37个地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及内部差异性,及时识别和发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风险和问题,为编制东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和探索东北地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路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以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评价要素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37个地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现状水平及其内部各要素的互动关系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①2018年东北地区各地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综合分值在7.35~61.41分之间,各地市平均得分为18.65分。 ②黑龙江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得分平均值分别为20.35,18.92,16.77,16.34。 ③东北地区各地市压力层、状态层、响应层平均分值分别为5.21,7.69,5.75。 [结论] 2018年东北地区37个地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水平总体不高,且区域联动效应较差;东北地区各地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压力层、状态层、响应层得分差异较大,没有统筹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与农户生计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鉴国际可持续集约化思想理念,从思想缘起、概念内涵、目标设定和理论推演等4个方面厘清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科学问题;基于农户微观视角,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结果演替等4个方面解构生计转型的客观规律;进而探究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与农户生计转型之间的互馈关系。研究发现:1)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具有经营集约化、产出高效化、资源节约化、生态环境不退化和社会可持续五方面内涵,彼此之间存在制衡与协同;通过追求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之间的最优解,使耕地利用的复合效益达到最佳状态。2)农户生计转型是生计环境、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共同作用,渐次演变的结果,生计环境影响早期生计资本的积累,生计资本影响生计策略的选择,生计策略决定生计转型的方向。3)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与农户生计转型在耕地依存关系和土地意识、耕地利用水平和行为响应等方面存在互馈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