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14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黄壤性水稻土长期(22年)定位施肥试验为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不施肥(对照,CK)、施化肥(NPK)、低量有机无机肥配施(0.5MNPK)、施牛粪(M)和常量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21.6 g kg~(-1))与CK处理(22.8 g kg~(-1))基本相同,而0.5MNPK、M和MNPK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了30.6%、72.9%和62.2%,其中,M和MNPK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模拟培养条件下,CO2产生速率在培养的第2天达到最大值,然后迅速下降,而后缓慢下降(第4~24天),后期(第24~30天)趋于稳定;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大小依次为:MMNPK0.5MNPKCKNPK,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均符合对数函数关系(p0.01)。培养结束(30 d)时,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为1.23~2.37 g kg~(-1),以M处理和MNPK处理较高,较CK处理(1.46 g kg~(-1))分别增加了62.6%和44.2%(p0.05);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率(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土壤有机碳含量)较CK处理(6.4%)均有所下降,以M处理和MNPK处理下降较多,降幅分别为1.2%和0.9%。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随培养天数的动态变化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p0.01),模拟结果表明,CK处理土壤潜在可矿化有机碳量为1.55 g kg~(-1),与CK处理相比,NPK处理下降了11.6%,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有机肥处理(0.5MNPK、M和MNPK)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1.3%~73.6%),其中,M和MNPK处理提高幅度较大(p0.05);同时,MNPK处理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周转速率,减少周转时间。上述结果指示黄壤性水稻土长期施用有机肥(0.5MNPK、M和MNPK)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在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同时降低其累积矿化率(单位有机碳矿化水平),增强土壤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组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贵州高坡喀斯特小流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稻田、林地和荒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SOC)组分含量特征及其分配比例的影响。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将SOC分为不同粒径的12个土壤组分。研究结果表明,在0~20 cm的表层土壤范围内,林地(3.77 k/kg)各组分有机碳平均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荒草地(3.17 k/kg),荒草地显著(P0.05)高于稻田(2.11 k/kg)。在SOC的各组分中,稻田、林地和荒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iPOM即物理保护有机碳分配比例分别为10%、7%、11%,其在林地中的分配比例较低;cPOM和fPOM作为活性较强的未保护游离活性有机碳,在林地和荒草地中所占SOC分配比例最高,达到30%以上;稻田中游离态粉粒、粘粒和微团聚体粉粒、粘粒有机碳组成的化学保护有机碳分配比例最大为5%。在SOC及其各组分中,fPOM可作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镉、汞污染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已刻不容缓.对土壤中镉与汞的来源、危害和修复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建三江分局农机安全工作在农业部、省、总局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抓生产重安全,抓管理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依法管理农业机械和驾驶操作人员,提高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状态和驾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农业生产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5.
白蜡窄吉丁综合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蜡窄吉丁是一种入侵性害虫,寄生树种多、隐蔽性强、危害大。详细叙述白蜡窄吉丁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及其综合防控方法。其中,防控方法主要包括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特别是对其天敌寄生蜂的分布与控制作用评价、优势天敌的空间分布、繁殖与释放利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碳目前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土地利用的变化会对土壤有机碳的储量以及分布产生影响。做好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的研究,对土加深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巴彦淖尔市化肥市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巴彦淖尔市农业生产仍以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粮食作物逐步向经济作物过渡,化肥投入量也将随之调整,预计化肥投入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段建军 《农业机械》2012,(26):110-111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代,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然而,农业机械的维修工作也逐步增多,从而使得农机维修行业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是对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农机维修行业管理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表层(0~20 cm)土壤的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因子等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为1.72 kg/m2,变幅为0.97~2.93 kg/m2;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的首要因子;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呈镶嵌的树枝状和条带状空间分布格局,其高值斑块区与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的分布一致,中值斑块区与草地和川坝地的分布一致,低值斑块区与梯田、果园、坡耕地、疏林地和未成林地的分布一致。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76.81×103t。  相似文献   
10.
NO3-N的水杨酸比色法快速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水杨酸比色法测定 NO3- N的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 ,确定了测定的线性范围 ,并用土壤及水体样品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 ,1水杨酸比色法测定 NO- 3的吸收峰为 4 10~ 4 2 0 nm ,检出极限可达 0 .1mg/L ,比标准的酚二磺酸比色法灵敏 2~ 5倍 ;2水杨酸比色法测定 NO- 3,颜色稳定性强 ,加盖情况下可保存 15 d而无显著变化 ;3改进后的方法适应 p H范围大 (p H>2 ) ,可掩蔽高达 0 .2 m ol/L Cl-及 2 mg/L NO- 2 的干扰。研究认为 ,改进水杨酸比色法测定 NO3- N简便、快速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