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或表象,其空间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态势。黄河三峡景区凭借其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已成为黄河流域最著名的景区之一。受河谷地带的基础性影响,其资源类型、空间结构、游览线路等表现出典型的空间特征,深刻影响着景区旅游空间格局。借助Arc GIS空间网络分析模块和Excel平台,对黄河三峡景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集聚态势,基尼系数高达0.755,分布均匀度仅为0.245;采用最邻近指数和Voronoi多边形的变异系数分析空间分布类型;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空间分布均衡性,运用β指数、γ指数和α指数刻画空间连接度。结果表明:景区内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均匀度低,呈多中心集聚分布。这既有利于景区内各景点之间的整合和旅游规模效应的产生,又可以减弱区间屏蔽作用等外部不经济性。景区内各景点之间的交通网络密度低,空间联系较弱,通达性较低。各景点之间的直接连接较少,旅游路线多为单线往返,缺少串联各个景点的环形线路。  相似文献   
2.
焦伟  刘新平  武荣伟  梁玲霞  张琳 《土壤》2019,51(1):195-204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的脆弱性和农业生产开发过程中开荒规模的绝对性使其局部地区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隐患,本文选取塔里木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以未利用地农业生产开发生态风险为研究对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地农业生产开发过程中暴露出的土壤、水环境和社会生态风险进行评价,通过县域空间和风险源累积量响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拜城县、阿克苏市、乌什县、喀什市、阿拉尔市生态风险较高;低风险集中带主要有若羌-且末县、阿图什-乌恰县、皮山县、英吉沙-莎车县等。②新和县、墨玉县与洛浦县临界地带,土壤风险程度较高;库车县与新和县交界地带水环境生态风险较高,生态风险值为0.043 2;轮台县东北部与焉耆回族自治县交界处、阿瓦提县与温宿县交界处、阿图什市西南部与喀什市交界处社会生态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流动对城镇化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0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GIS分析中国地级层面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和地域类型,并采用空间Durbin模型衡量人口流动对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入人口空间分布不平衡,以“胡焕庸线”为界,其东南半壁持续增加,西北半壁基本没变;2)从2000到2010年流出人口由“多核心”变为“双核心”,高流出区与高流入区在“胡焕庸线”东南半壁整体成互补关系,低流出区与低流入区在“胡焕庸线”西北半壁基本一致;3)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在“胡焕庸线”东南半壁为净流入型活跃区和净流出型活跃区,西北半壁为非活跃区;4)空间Durbin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流人人口和流出人口均对城镇化溢出效应为正,其中,流入人口的影响大于流出人口,从其他控制变量来看,资源禀赋对城镇化的影响最大,投资、消费和工业化对城镇化同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甘肃86个县(区)1988-2012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综合运用基尼系数和极化指数,对全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区域差异和极化程度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以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指标测度时,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且趋同性与差异性共存。基尼系数变化趋势并不平稳,出现了反复波动,这一现象与发达地区形成反差。五大区域内收入差距逐渐收敛,超变密度的贡献率减小,区域间收入差距有所上升,表明县际农民人均纯收人在地区间交错程度有所下降,地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极化指数(ER、EGR和LU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与发达地区相比,甘肃省的极化程度仍然未表现出下降的态势,区域间均衡发展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格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利用2002-2013年间全国342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农村与农业发展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测评了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时空格局与区域差异;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2-2013年间,全国342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农业现代化平均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并呈现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态势。2)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高值区域主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平原、山东半岛;中值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低值区主要位于"胡焕庸线"两侧及云贵高原、西南山区与青藏高原地带,这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战略格局"基本耦合。3)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显著的时空惯性,2002-2013年间,时空格局变化不大,显出很强的时空依赖性,因得益于2006年我国取消了农业税,2006年是一个波动的拐点。4)在城乡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城镇化、信息化、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等均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尤其是城镇化不仅加速了农村的土地流转,且促进了农业生产模式由传统小农生产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转变,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