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6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效益评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生态发展与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协调的系统角度出发,建立分层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推算直接测量比较困难的部分数据,并在总结目前生态效益评价定量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近5年来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产生的效益。结果表明,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04年发挥的效益是2000年的近2.2倍,各年的平均增长率都达到50%左右,生态效益逐步发挥,从时间序列上呈积累式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农牧交错带禁牧草地生态系统主要服务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宁夏盐池县草地为研究对象,借助本地化的InVEST模型,对禁牧以来(2000-2015年)草地碳储存、水源涵养、土壤保持3项关键服务进行精准测度,明确其时空变化特征,以此为基础,通过逐像元相关系数法对3种服务间的权衡作用进行定量可视化表达,分析乡镇尺度各服务间的空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禁牧以来,草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显著增加,但增加过程存在一个显著的"N"型波动,碳储存总量及单位面积均值由217.46万t、5.78t/hm~2增加到263.12万t、6.19 t/hm~2;水源涵养总量及单位面积均值由2 884万t、76.69 t/hm~2增加到6 118万t、143.92 t/hm~2;土壤保持总量及单位面积均值由1 383万t、36.78 t/hm~2增加到3 474万t、81.71 t/hm~2。碳储存功能与草地覆被关系密切,年际波动小、增长稳定,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受降水和地形显著影响,年际波动大、空间差异显著。2)草地土壤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呈显著的空间协同关系(面积占86.34%),碳储存与水源涵养功能关系复杂,空间权衡与协同关系不显著(面积分别占47.66%和52.34%),碳储存与土壤保持功能呈空间协同关系(面积占69.55%)。通过定量可视化评估草地生态系统各服务间的空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可为草地生态系统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草地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重建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宁夏南部山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的生态脆弱带上,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这里以“生活贫苦”、“生态恶化”而著称,改革开放以来,宁南山区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生态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都没有把生态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及地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得生态建设的成果难以保持。生态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是生态建设工程成功的支撑和动力,宁南山区的条件决定了它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主动地发展生态产业。在对宁南山区进行生态区划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生态区提出了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期成为相关部门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存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损失补偿困难,补偿机制缺乏针对性、系统性,退耕政策缺乏稳定性,补偿不及时等问题。针对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从资源的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指出应通过建立生态银行筹集资金,应从退耕的全过程寻找补偿的对象,国家应建立专门的退耕还林还草管理机构以提高运作的效率。最后,构建从政策、资金、技术方面共同补偿的较为完善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把握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演化特征及内在机制,是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宁夏2000-2018年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演化特征,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探究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冲击效果和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近20年来,宁夏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呈"N"型变化,基本符合短期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环境经济变化规律特征,即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对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反之存在负向抑制作用。其中,总氮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带动效果较强,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变化的带动效果较弱,分别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平均解释贡献率为33.35%、18.59%和12.11%。  相似文献   
6.
宁南山区生态重建限制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南山区生态重建中面临的限制性因素,如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复杂性及脆弱性、贫困、落后的文化和制度的分析,指出宁南山区生态重建要突破严酷的地理环境与贫困等因素的限制,应当细化生态区划、选择合适种群以增加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发展生态文化教育、采取群众参与生态重建的原则,以确保生态重建科学合理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增加对土地利用变化矢量属性的认知,进一步挖掘潜藏于土地利用变化中的特征和规律,丰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为区域土地资源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土地转移流视角,提出土地转移率和土地转移链概念,采用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数据,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的土地变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1978—2015年同心县耕地和草地比例增大,未利用地减少。区县尺度上土地转移率渐次降低;类型尺度上,耕地转移率先升后降,草地转移率先降后升,未利用地转移率呈"降—升—降"特征。1978—1987年的土地转移流以草地转未利用地为主,1987—1996年则呈现多元特征,1996年表现为退耕还林还草和对未利用地的改造利用。1978—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围绕着耕地的流失与保护进行,土地转移单向链以31型(草地转耕地)和61型(未利用地转耕地)为主,往复链以Ⅱa型为主,主要是161型(耕地—未利用地—耕地)和131型(耕地—草地—耕地)。[结论]同心县土地利用变化存在较大份额的"往复链"。在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要重视往复链所揭示的内涵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了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状况及其生态、经济效应,并相应提出来了问题和建议。指出今后宁南山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应进一步扩大规模,兼顾生态和经济效应,通过生态重建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