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及成灾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成因分析角度选取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因子,用基于熵权的层次分析法赋予各因子相应的权重,建立洪涝灾害风险度评价模型,以县域为单位对安徽省进行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利用安徽境内78个县(市)1998-2007年洪涝成灾面积资料,分析了全省和各风险区洪涝成灾面积的变化规律;利用R/S分析方法计算其相应的Hurst指数,预测未来的可能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安徽省洪涝灾害风险度较高的县(市)分布于淮北平原、江淮丘陵西部和沿江西部平原,风险度较低的县(市)位于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1998-2007年,洪涝灾害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和全省的洪涝成灾面积均呈增加趋势,而中风险区、次低风险区及低风险区均呈减少趋势;但R/S分析所得Hurst指数均属于(0,0.5),说明此种趋势不可延续,未来情况可能会向相反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1949-2003年洪旱灾害时序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安徽省1949—2003年的洪旱灾害统计资料,运用分形理论重构了其嵌入相空间序列,探讨了其时序的分形特征,计算出了分维数。研究表明,洪旱灾害受灾面积的时序分布具有分形特征。相应的饱和分维数分别为d=2.56和d=3.55。饱和关联维数对应的嵌入空间的最小维数为8.0。Hurst分析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徽省洪旱灾害受灾面积呈扩大态势。该研究结果可为建立洪旱灾害受灾面积的时序预测预报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对耕地资源优劣现状的研究可以为有效的开发耕地资源提供参考。以安徽省为例,提出了以土地生产效率和土地资源开发潜力为基础的耕地资源开发优势度的概念和模型。并分别计算了其各县域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很好的拟合了安徽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据挖掘的发展与日益成熟,空间数据挖掘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像处理、计算机利用等领域。进行了GIS与空间数据挖掘集成技术的初探,探讨DM在GIS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解决GIS中面临的"数据丰富但知识贫乏"的瓶颈问题。介绍在GIS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挖掘,可以发现的知识类型和具体应用,最后以马尔可夫预测法预测未来几年的农业收成状态的实例说明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对GIS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根据安徽省78县市气象台站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00年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以及各县市1980、1990、2002年三年平均粮食单产的样点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基于GIS技术支持得到全省光温水及粮食单产空间分布的栅格化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全省的光温水分布及其与粮食单产的组合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热量条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明显,降水量次之,太阳辐射的限制作用最弱;安徽省内光热资源优越地区的粮食单产偏低,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高粮食单产。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的苏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沈非  查良松  李军利  朱丽 《土壤》2007,39(6):958-963
在苏州市1985年、2000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利用分形模型,计算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居住与工矿用地、未利用土地6种不同地类的分维数、稳定性指数以及平均分维数和平均稳定性指数,并对15年间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具有分形结构.从1985年至2000年,林地、草地以及居住与工矿用地趋于规则、稳定;耕地、水域用地趋于复杂、不稳定;未利用土地没有变化;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够稳定,土地利用形态趋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7.
大沙河流域降水变化与输沙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皖西南大沙河流域1954~1999年的降水记录和该流域1970年以来的逐月径流和输沙量资料分别进行了趋势分析和关联分析,发现46年来,地处皖西南大别山区的大沙河流域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异常显著,且降水有下降趋势,流域春季、夏季和全年的降水变化率分别为-7.4mm/10a,-13.06mm/10a和-4.6mm/10a。通过对同期降雨、径流和输沙量各因子相互间的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大沙河流域输沙量与日雨量大于100mm和50~100mm的暴雨次数关联最密切,其关联系数分别达到0.98和0.90,说明皖西南大别山地区降雨强度特别是大于100mm的特大暴雨和50~100mm的暴雨对地表侵蚀最为严重,是造成本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此外,人类活动特别是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增加也是导致本地区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耕地资源开发优势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对耕地资源优劣现状的研究可以为有效的开发耕地资源提供参考。以安徽省为例,提出了以土地生产效率和土地资源开发潜力为基础的耕地资源开发优势度的概念和模型。并分别计算了其各县域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很好的拟合了安徽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合肥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足迹作为度量区域生态可持续性的方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文利用合肥市2000—2004年数据,分别计算了当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万元GDP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合肥市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且大大高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现象严重。人均生态赤字由2000年的1.7041hm2/人增长到2004年的2.10108hm2/人。生态供需平衡依赖其他地区的生态输入。而万元GDP生态足迹则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545955减少为2004年的1.791977,表明在工业、经济的增长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生态足迹作为度量区域生态可持续性的方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文利用合肥市2000—2004年数据,分别计算了当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万元GDP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合肥市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且大大高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现象严重。人均生态赤字由2000年的1.7041hm~2/人增长到2004年的2.10108hm~2/人。生态供需平衡依赖其他地区的生态输入。而万元GDP生态足迹则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545955减少为2004年的1.791977,表明在工业、经济的增长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