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9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以水型和起源土壤类型作为亚类的划分依据。土属必须考虑母质因素的影响。红壤性水稻土亚类的划分除了考虑指示性土层特性外,还必须考虑土体构型、物质淋淀以及土壤属性的剖面变化趋势。本文初步提出划分红壤性水稻土亚类的一系列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福建省水稻土分类。把水稻土分为三个亚类型:渗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土属的划分是以起源土壤中的粘土矿物组合和母质的不同而分为八个属:1、砖红壤性土或中更新世海成阶地红土;2、白土或晚更新世海成阶地原生土;3、红壤或晚更新世红土;4、紫色土或紫色砂页岩风化残积物;5、黄壤或山地黄壤;6、冲积土或河流冲积物;7、盐土或滨海沉积物;8、石灰性土及石灰岩残积物。土种的划分是根据土壤上部土层(0~50 cm)的质地构型或耕作层的熟化度。水稻土的命名建议采用地名——亚类(简称)——属名(简称)——上层(0~20cm)质地的连名法,似较现行的命名法切实可用。  相似文献   
3.
Т.Д.李森科院士的研究表明:把无机磷质,石灰和有机质的混合肥料施用于农作物下,其巨大的效力,是和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作用分不开的。在我们的研究中设法了解,于上述的施肥方式的情况下土壤的微生物里面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动。1953年我们在列宁山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试验场的试验地上,实行了冬小麦下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在进行这些研究工作时我们在自已面前提出如下的具体任务:调查在不同处理的试验下冬小麦根际的微生物是否有差异;在按收成来说是较好的处理中,那些微生物占有优势(施用有机无机混合肥料);依靠那些处理的微生物保证着营养植物的气素。  相似文献   
4.
在水耕条件下,针铁矿的铝同晶替代减弱和导致水稻土中针铁矿的铝同晶替代量的明显降低,且随水稻土发育度的提高而降低。水稻土发育过程中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水稻土特殊的成土条件;而且反映了水稻土成土过程的特点。因此,水稻土诊断层中针铁矿的铝同晶替代量可作为划分亚类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据本研究结果,暂拟本区渗育型水稻土渗育层中针铁矿的铝同晶替代量为9-18mol%;而潴育型水稻土潴育层中针铁矿的铝同晶替代量则小于9mol%。  相似文献   
5.
6.
作者采用了3~2因子随机排列试验,分期采摘老叶进行测定,目的在于研究柑桔培养中钾和镁离子间的相互影响。本报告是根据1967年叶样分析的结果讨论如下: (1)施钾、镁肥对柑桔叶的营养成分产生了全面影响。如叶的含钾量增加,导致叶的氮、钙和镁成分显著地降低。反之,叶的含镁量增加,叶的含钾量也同样减少。镁对氮的吸收有辅助作用,因此,通过施用镁肥而使叶的含氮量增加。镁肥对柑桔叶的含锰量也有明显的辅助作用;但钾对叶的含锰量不发生什么影响。钾对叶的含钙量也不表  相似文献   
7.
对福建省11个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剖面研究表明,发育于酸性母岩的土壤富硅,钾,贫铁、镁,锰,而发育于基性及超基性母岩的土壤则是富铁、镁、锰,贫硅、钾、铁、铝、钛在剖面中相对聚集,硅、钙、钠、磷相对迁移,其中钠、钙几乎被淋失殆尽.钾、镁在大多数剖面中也是相对迁移的.地形条件与侵蚀—堆积过程的共同作用使位于坡地中、下部的土壤的盐基迁移程度较低.受古气候影响明显的剖面有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较高的脱硅富铝化程度,而其它剖面均处于中度脱硅富铝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9.
<正> 前言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高产水稻土肥力的发展与农田生态系统的关系,希望能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以此作为培育高产、稳产田和大规模改造低产田的理论根据。人们都知道: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生态组成的变化,必然引起土壤肥力的变化。反之,土壤肥力的变化又会影响着生态系统的改变。过去,我们土壤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华北盐碱土的特点、分布、发生和演变规律及利用改造等方面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盐碱土的科学理论,同时对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也有很大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掌握华北盐碱土的发生和演变规律,不仅要加强现代盐碱土的研究;还应探究历史时期的分布情况、演变规律以及利用改良的经验与教训等。为此,我们将文献中有关周秦两汉时代华北平原与渭河平原盐碱土的分布及利用改良的资料,初步整理,以供参考,并希批抨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