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2017年10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河南、河北、山西、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及河北省农业厅专家,对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朱家庄村千亩方麦茬免耕播种并全程机械化管理的大豆品种冀豆17千亩方示范田进行了田间实收测产,测产地块面积1 000亩。经专家进行大面积测产,采用联合收割机实打实收32.09亩,水分折算系数为0.928 3(测得水分含量19.7%,按  相似文献   
2.
影响甜叶菊移栽成活的主要因素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健康糖源甜菊糖市场的开放,对生产原料甜叶菊干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引进种植甜叶菊的地区越来越多。在大面积生产中,甜叶菊移栽成活率直接影响到甜菊叶的产量。作者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现将影响甜叶菊移栽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和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甜叶菊新品种江甜2号在不同移栽密度下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水平,以明确江甜2号最佳移栽密度,2015年进行了甜叶菊新品种江甜2号不同移栽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3月中旬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以7 000株/667 m2左右的移栽密度较为适宜,不仅地上部总量大,而且叶茎比高,最终干叶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4.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15年度工作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议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承办.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顾问专家组成员、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等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江甜2号"是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主选育的甜叶菊新品种,产量高、糖苷含量高、生育期适中,有利于全年农作物茬口安排,很适合东台市春季种植。2014年"江甜2号"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品种鉴定证号为苏鉴甜叶菊201402。1育种材料来源"江甜2号"系从对本地选育的甜叶菊新品种"江甜1号"中的紫红色变异株选育而成。2选育目标及背景2.1选育目标充分利用本地优质品种资源,提高甜菊叶糖苷  相似文献   
6.
甜叶菊插扦育苗过程中发生的死苗现象原因较多,有生理性的,也有侵染性的,现分别叙述如下:1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应引起的一类病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1土壤环境条件不适宜如土壤的pH值过高或过低、  相似文献   
7.
传统发酵豆酱的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味是豆酱、腐乳、酱油等大豆发酵食品的重要质量参数。不同的大豆发酵食品的风味不同,其风味物质的组分十分复杂,成分差别也很大。针对传统发酵豆酱中的风味物质,从风味的定义、风味物质形成过程、萃取方法、鉴定方法、形成风味物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传统发酵豆酱风味物质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豆产业、科技、种业和转基因育种的思考(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接第三期)2.3我国大豆科学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我国大豆科技研究存在以下问题。2.3.1农业科技投入不足这直接影响到科研设施和队伍的建设,使农业科技研究配比失衡,直接服务于大面积生产的应用技术、应用技术所必须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以及高端基础性研究三个层面不协调,强调了一个方面又忽视了另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豆育种家年会于2008年1月1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40多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大豆育种工作的专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大豆行业科技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大豆科技支撑计划育种项目参加人及部分特邀嘉宾共84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来自5种植物根围土壤的5株芽孢杆菌对棉花立枯病菌、炭疽病菌、黄萎病菌、枯萎病菌、棉铃疫霉病菌和棉叶斑病菌均有较强抑制效果。室内发芽试验表明,C一62菌株显著促进棉子发芽,其余4个菌株对发芽无显著影响。5个菌株的培养液处理棉子后对棉苗病害的防治效果为60.O%~75.7%,株高、苗鲜重、真叶数及茎粗均高于对照及灵福合剂处理。以综合效果较好的C一62、C一37和C一54制成水剂和粉剂在江苏、河南和山东等地进行了2~3年小区试验,得到了一致的结果。以种子重5%~25%浸种或拌种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炭疽病等有40%~60%的防治效果,处理的棉子顶土快,棉苗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