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简单介绍了误差反向传播网络(BP)的工作原理,并且综述了BP人工神经网络在植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程度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为提高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精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蚕虫草人工培育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桑蚕接种蛹虫草菌以培养蚕虫草的研究,解决了菌种选育、接种感染、培养出草等技术难题,选育出对桑蚕感染力较强、出草性能较好的蛹虫草菌株,研究出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菌种剂型,试验出有效的感染方法,批量培育出了优良的蚕虫草。  相似文献   
3.
小麦雌性育性遗传的分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了解小麦雌性育性的遗传模式,选用普通小麦中6个育性及结实正常的品种与小麦雌性不育突变系XND126杂交构建6个组合,对6组合P_1、P_2、F_1和F_2充分授粉下的雌性育性进行3种育性表示方法的调查,利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4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其表型数据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小麦雌性育性受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联合控制,2对主基因之问存在互作效应,不同生态型的组合所估算的主基因遗传率大小不同.并对小麦雌性育性遗传变异方式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双向选择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稀土元素铈缓解镉对菱叶的毒害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不同浓度的Cd^2+和不同浓度的Cd^2+加5mgL^-1Ce^3+分别处理菱植株,对菱叶中的叶绿素、脯氨酸、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镉胁迫下,随着镉浓度的上升(0~4mgL^-1)菱叶中叶绿素含量下降,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在镉低浓度时上升而高浓度时下降,相反,CAT活性在镉低浓度时下降而高浓度时上升。与镉离子单一处理相比,Cd^2+-Ce^3+复合处理中的Ce^3+可提高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SOD、POD的活性,尤其是在1mgL^-1 Cd^2+加5mgL^-1Ce^3+复合处理中,POD活性较对照提高了8.33倍。由此表明,5mgL^-1Ce^3+对低浓度镉引起菱叶片的毒害作用有较为明显的缓解效果。  相似文献   
5.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方面之一,每年春季,沙尘暴频发,在华北等地区整日风沙弥漫,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广大科技工作者也在积极寻找治沙固沙的良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探讨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甜玉米幼胚愈伤组织及体细胞再生植株的诱导作用,寻找最佳培养基配方。[方法]以甜玉米甜单10号杂交种幼胚为外植体,以复合型培养基为基本培养条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玉米幼胚再生的4个生长调节剂的作用进行探讨,通过DPS软件分析对9种培养基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适合实验基因型的最佳培养基,初步建立了甜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结果]AgNO3是诱导Ⅱ型愈伤的关键因素,其次是2,4-D和L-pro,而CH影响最弱。最佳培养基为N6(大量)+B5(微量)+0.1g/L肌醇+500mg/LPro+2mg/L2,4-D+10mg/LAgNO3。[结论]AgNO3对诱导愈伤组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使用浓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增加畸形苗的比率。  相似文献   
7.
甜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特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5种基因型甜玉米的成熟胚为外植体材料,分析出愈率、愈伤组织增殖量、芽点数与植株再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出愈率与再生能力有较大的相关性,愈伤组织增殖量、芽点数次之.利用主成分坐标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基因型甜玉米的再生能力进行聚类,并按欧氏距离将45种不同基因型玉米划分为2个大组群.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玉米成熟胚培养特性的分析,探讨了各指标对于植株再生的意义,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出了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均较高的材料,如选系B12-2-2和A50.  相似文献   
8.
小麦雌性育性与SSR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找与小麦雌性育性紧密关联的SSR分子标记,并估算其表型效应,选择均匀分布于小麦基因的63个SSR标记,对包括小麦雌性不育系XND126在内的261个品种(系)组成的群体进行分析,并使用STRUCTRE软件进行群体结构评估,利用TASSEL软件的GLM模型检测多态性标记与小麦雌性育性(国内法育性D.F.和国际法育性I.F.)两种表型值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目标群体中存在3个亚群.基因组中多态性标记关联分析初步显示,标记Xcfd36(2AS、2DS)和Xcfd88(4AL)与小麦雌性育性两种表型值相关联,两个标记对D.F.和I.F.的效应分别是0.1585,0.113和0.087,0.0596.进一步分析发现2DS和4AL连锁群上存在一些与小麦雌性育件更加紧密关联的标记,如Xwmc25(2DS)和Xwmc232(4AL),其效应分别可达到0.5833和0.2841,而2AS上未找到独有的关联标记.分析认为小麦染色体2DS和4AL各存在一个控制雌性育性的基因位点,其中2DS上的QTL被连锁分析所证实.对与表型紧密关联的标记的鉴别对于小麦雌性育性QTL发掘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发掘与小麦雌性育性紧密关联的SSR分子标记,并估算其表型效应。[方法]选择遍布基因组的40个多态性标记,对包括小麦雌性不育系的261个小麦品种(系)组成的目标群体使用STRUCTRE软件进行群体结构评估,并利用TASSEL软件的GLM模型检测40个多态性标记与小麦雌性育性D.F.(国内法育性)和I.F.(国际法育性)2种表型值的关联程度,确定入选标记。[结果]群体结构评估表明,目标群体中存在3个亚群。基因组多态性标记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标记Xcfd36(2AS、2DS)和Xcfd88(4AL)与小麦雌性育性2种表型值相关联,2个标记对D.F.和I.F.的效应分别是0.1585、0.113和0.087、0.0596。[结论]2DS、4AL和2AS可能存在控制小麦雌性育性的QTL。与表型紧密关联的标记的鉴别对于小麦雌性育性遗传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含小麦雌性不育系(S)的由小麦品种(系)组成的含S种质双向极端小群体和不含小麦雌性不育系的品种双向极端小群体各60个品种(系)为目标群体,以小麦基因组中42个多态性SSR标记为背景控制标记,用STRUCTRE软件进行结构评估,并用TASSEL软件的MLM模型检测小麦基因组中均匀分布的210个多态性标记与小麦雌性育性D.F.(国内法育性)和I.F.(国际法育性)两种表型值的关联程度,再在含S种质(或品种)组成的较大群体中验证初选的关联标记,并对候选位点进行标记加密。结果发现背景控制标记间不存在明显的连锁不平衡。品种双向极端小群体和含S双向极端小群体中分别发现13个SSR标记和35个SSR标记与小麦雌性育性表型极显著关联;经关联分析,在两个极端小群体里发现的45个标记中,有17个标记在较大品种群体和含S种质群体中得到验证,除两个大群体中共同与性状关联的标记外,11个标记为小麦雌性不育系所在的含S种质群体分析中发现的新突变位点或互作位点,结合标记加密分析结果,最终发现的候选关联标记不仅支持了2D和4A位点与表型的关联,而且找到2B或3B等新的表型关联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