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科学   2篇
  65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耕地土壤风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受风力及水力共同作用,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区域之一。研究通过选取神木县六道沟流域迎风坡和背风坡4块坡耕地,所选样地进行留茬和翻耕处理,利用~7Be示踪技术测试表层土壤样品(0—20 mm),估算土壤风蚀速率,以期阐明坡面风蚀速率空间分布特征,明确有效防治风蚀的农田耕作措施。结果表明:迎风坡风蚀速率显著高于背风坡(p0.05),留茬可显著减少坡面风蚀速率(p0.05),迎风坡翻耕地、迎风坡留茬地、背风坡翻耕地和背风坡留茬地平均风蚀速率分别为778.2,388.4,78.5,4.7 t/(km~2·a)。风蚀速率沿坡面由上而下均呈现递减趋势,且留茬地更为显著。4块样地风蚀速率等值线的局部形变显示了坡面的微地貌变化,其中以留茬地更为明显且出现高侵蚀中心和沉积中心。因此,为有效防治该区域的土壤风蚀,建议采取秋收后留茬、春季播种前翻耕的方式,并根据坡向和作物类型等调整留茬高度。  相似文献   
2.
张加琼    尚月婷  白茹茹  殷敏峰  党真    杨明义    肖海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3):55-61
[目的]掌握稀土元素(REE)示踪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的方法,明确其不确定性来源,对正确运用该方法获得可靠的侵蚀速率和泥沙源地贡献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前人运用REE示踪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来源的研究成果,总结了REE示踪土壤侵蚀的基本技术路线及其在水蚀、风蚀和泥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REE示踪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研究中的不足。[结果]分析认为REE虽是理想的示踪剂,但REE示踪法仍存在影响示踪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准确性的关键方面需要改进,包括REE与土壤结合方式与机理、长期监测或复杂环境下随淋溶、径流的迁移以及植被吸收利用等。在未来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大量释放REE对土壤、植物、环境健康的影响以及REE示踪法与复合指纹识别法的结合运用等。[结论]研究结果为提高REE示踪土壤侵蚀结果的准确性,运用该方法开展其他侵蚀类型研究,与复合指纹识别法结合辨别大区域的泥沙来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次降雨过程中侵蚀泥沙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计试验坡度为10°、15°、20°、25°,降雨强度为90和120 mm/h,坡长为5和7m,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降雨过程中侵蚀泥沙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侵蚀泥沙分形维数与黏粒、粉粒体积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砂粒体积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2)侵蚀泥沙分形维数随降雨强度增强有减小趋势,受坡度、坡长影响变化规律不明显,在5 m坡长条件下,侵蚀泥沙分形维数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有先降低后升高趋势,7 m坡长条件下,10°、15°坡度情况下,侵蚀泥沙分形维数随降雨历时变化规律不明显,而在20°、25°坡度情况下,侵蚀泥沙分形维数有随降雨历时增大趋势;3)坡度为10°的条件下,细沟出现后侵蚀泥沙分形维数明显小于细沟出现前,在坡度为15°、20°、25°条件下,细沟出现后侵蚀泥沙分形维数明显高于细沟出现前。  相似文献   
4.
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沙黄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风洞模拟实验对7Be示踪估算土壤风蚀速率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由于风蚀过程易带走土壤细颗粒,且7Be在土壤细颗粒中含量较高,所以利用7Be水蚀模型计算的土壤风蚀速率高于实测值。实验中发现样点风蚀后和风蚀前土壤颗粒比表面积之比与样点风蚀后7Be含量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基于此,提出颗粒校正系数(P)的计算式,并将P引入到7Be水蚀模型对其进行修正。计算分析发现,和实测值相比,利用修正模型计算的土壤风蚀速率误差均不超过5%,这说明经过修正的7Be水蚀模型能较准确地估算土壤风蚀速率,利用7Be示踪技术估算土壤风蚀速率是可行的。研究为进一步利用7Be示踪技术调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风蚀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确定137Cs背景值所需的采样点数与采样面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7Cs背景值的确定是利用核示踪技术研究土壤侵蚀的前提和根本,直接关系到侵蚀速率计算的准确与否。而大部分研究对137Cs背景值的确定均采取随机采样,没有统一的采样点数与确定的采样面积。本研究利用网格加密采样法,对未扰动地和长期耕种且未平整的农耕地各两块样地的137Cs背景值空间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扰动地与农耕地采样地块,137Cs采样点数与背景值空间变异系数都存在指数回归关系;在未扰动地块137Cs背景值存在较大空间变异性,且随着网格面积的扩大137Cs空间变异系数表现为增加趋势,在0.25m2范围内选取最少11个样点才能满足试验精度;在农耕地采样地块,因长期的耕种作用使得137Cs在耕层中混合相对均匀,137Cs背景值空间变异性显著变小,最少选取7个样点就能满足试验精度,且不受采样面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刚  杨明义  刘普灵  田均良 《核农学报》2007,21(1):101-105,16
随着核素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应用的深入,土壤侵蚀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本文阐述了近十年来137Cs2、10Pbex7、Be、复合示踪及REE-INAA示踪等几种主要核素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速率、泥沙沉积速率、泥沙来源和坡面侵蚀过程等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用^137Cs法研究农耕地坡面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初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运用^137Cs示踪法和网格点采样法对陕北典型的农耕地坡面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坡脊和坡沟,随坡长的增长,^137Cs含量分布呈增加,减少,再增加的波动趋势,而侧坡则呈相反的波动趋势,并利用新的公式计算了农耕地的侵蚀模数。  相似文献   
8.
核素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炜  刘普灵  杨明义 《核农学报》2003,17(3):236-238
介绍了单核素 (137Cs、2 10 Pb和7Be)、复合核素 (7Be、2 10 Pb、2 2 6 Ra和137Cs)及稳定性稀土元素 (REE)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速率、泥沙沉积速率、侵蚀产沙时空分布和侵蚀类型转变等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并对各方法做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坝控小流域土壤C,N,P计量特征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集了陕西绥德王茂庄流域埝堰沟流域内沟壁裸露地、荒草地及耕地3种利用类型的土壤及坝地沉积泥沙,分析了小流域土壤及沉积泥沙中的碳(C)、氮(N)、磷(P)的化学计量特征,结合泥沙量与降雨侵蚀力的阶段性变化,对流域侵蚀环境进行反演。结果表明:(1)坝控流域内土壤C,N,P含量均值分别为3.36g/kg,0.35g/kg,0.68g/kg,C∶N,C∶P,N∶P均值分别是9.30,5.75,0.6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坝地泥沙的C,N,P含量均值分别为1.76g/kg,0.20g/kg,0.55g/kg,坝地养分未表现出富集效应,研究区土壤的C∶N,C∶P,N∶P比值反映出土壤矿化速度较快但氮素缺乏,限制植物生长;(2)C∶P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间、土壤与沉积泥沙中均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作为泥沙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响应的敏感指标;(3)根据泥沙量的累积距平趋势变化曲线可以将流域侵蚀历史划分为4个阶段,结合降雨侵蚀力及C∶P值与泥沙量的回归关系,分析了不同阶段降雨和土地利用变化对侵蚀泥沙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急陡黄土坡面土壤剥蚀率变化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明模拟降雨条件下急陡黄土坡面侵蚀产沙的水动力学特征,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6个坡度(25°,30°,35°,40°,45°,50°)和3个雨强(1.0,1.5,2.0mm/min)组合条件下急陡黄土坡面土壤剥蚀率变化规律以及土壤剥蚀率与各水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同坡度下土壤剥蚀率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大,相同雨强下坡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存在临界效应(40°~45°),当坡度小于临界坡度时,土壤剥蚀率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坡度大于临界坡度时,土壤剥蚀率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与过水断面单位能随坡度和雨强的增大均呈增加趋势,其中规律最好的是径流功率;急陡黄土坡面土壤剥蚀率与平均径流剪切力、平均径流功率与平均过水断面单位能均呈幂函数关系,就拟合优度而言,R~2(ω)R~2(τ)R~2(E)。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平均径流功率是描述急陡黄土坡面径流侵蚀的最优水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