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混播是栽培草地的重要模式之一,能显著改善土壤,提升系统可持续生产能力。牧草根系是土壤有机质返还的重要来源,但混播草地中牧草根系特性的变化尚不清楚。以箭筈豌豆和燕麦草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施氮肥水平和混播比例下其根生物量、根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1)混播比例和施氮肥对草地根生物量和根性状有显著交互作用,混播草地根生物量显著大于单播;与高氮肥处理相比,根生物量在低、中氮肥处理下更高;高氮肥对根长、比根长、根表面积和比根面积在植物生长前期表现为抑制作用,在生长后期随混播中箭筈豌豆比例的增大,抑制作用减轻。2)混播条件下土壤硝态氮含量大于单播,而土壤铵态氮含量仅在乳熟期时大于单播,且随混播中箭筈豌豆比例增大,矿质氮含量增加;施氮肥对0~30 cm土层中的矿质氮含量有显著影响,其含量在施氮肥100 kg·hm-2下最高,不施肥下最小。3)根生物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间显著正相关,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土壤硝态氮含量间显著负相关。综上,混播中箭筈豌豆比例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土壤矿质氮,优化混播草地根性状。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不同年龄紫花苜蓿草地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肥力能反映植物的生长潜力和表现,但又受到植物的影响。在多年生草地系统中,利用年限(牧草年龄)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还没有准确的阐述。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6个年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土壤碳、氮、磷、钾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关联度进行排序对不同年龄草地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层,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和全钾含量随年龄而变化的趋势不一致。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后发现,0-10和10-20 cm土壤肥力最好的年龄均为5龄草地,而20-30 cm土壤肥力最好的年龄为8龄,5龄草地次之。因此,从土壤肥力角度可确定黄土高原地区5龄紫花苜蓿草地利用最佳。  相似文献   
3.
1机型 可把挤压机型简单的分成单螺杆挤压机和双螺杆挤压机。 一般而言,短单螺杆挤压机常用于品种单一的原料预处理及对加工质量要求不高的某些普通与饲料加工。其对物料变化、产品要求变化等的适应能力较差。较大规模水产饲料生产所用的挤压机,其螺杆的长径比通常大于10:1。长径比越大,挤压机适应能力的可调范围就越宽。  相似文献   
4.
在盆栽控制条件下,测定了4个施肥处理下3个功能群组(豆科、禾本科和杂类草)9种草类植物成熟和衰老叶氮(N)和磷(P)浓度,以揭示不同功能群草类植物叶片氮、磷重吸收对施肥的响应。9种草类植物成熟叶N和P浓度(Ng和Pg)、衰老叶N和P浓度(Ns和Ps)、N和P重吸收效率(NRE和PRE)不同,对施肥的响应也不同。豆科草类Ng显著高于禾本科和杂类草,禾本科草类Ns显著低于豆科草类和杂类草,而杂类草NRE最低。杂类草Pg和Ps显著高于豆科和禾本科草类,而禾本科草类PRE最高。施肥对草类植物PRE影响不显著,对Ng、Pg、Ns、Ps和NRE影响显著,而在功能群水平,仅对Ng和Pg影响显著。施肥与物种的交互作用对叶片N、P重吸收有显著影响,与功能群的交互作用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对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和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严重影响牧草生长和生产,是黄土高原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深入理解牧草对水分供应的响应有助于优化管理、提高草地生产力。在温室控水条件下,探究了田间饱和含水量(FWC)的35%、50%、65%和80%,共4个水分水平下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差异,阐明水分胁迫对黄土高原牧草的影响。结果表明:1) 随水分胁迫的增强,紫花苜蓿株高和单株干鲜重均显著降低(P<0.05),但在65%FWC和80%FWC处理间干鲜重差异不显著。2) 50%FWC处理下紫花苜蓿中性洗涤纤维显著低于65%FWC处理(P<0.05),但与其他处理均无显著差异;35%FWC和80%FWC处理下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50%FWC和65%FWC处理;可消化干物质、可消化养分总量、可消化干物质摄取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在各水分水平下无显著变化。3) 随水分胁迫的增强,Cu和Fe浓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Mg和Mn则呈相反的趋势,Zn呈升高的趋势。5种微量元素的积累量在各水分水平下均差异不大,仅在80%FWC处理下Mg和Mn显著高于35%FWC和50%FWC处理。因此,轻度水分胁迫有利于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50%FWC处理下,紫花苜蓿纤维含量低,营养价值高;在65%FWC处理下,紫花苜蓿产量较高。微量元素Mn、Mg、Cu和Fe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紫花苜蓿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藜麦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物候期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是南美洲传统作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但其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的适应性还有待深入研究。生态化学计量学是对有机体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N、P)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能一定程度地反映有机体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河西走廊大田栽培条件下,本试验研究了藜麦主要物候期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物候期的变化,藜麦的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含量变化不显著,而全氮(total nitrogen,TN)和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含量则显著降低;各器官间的OC含量较稳定,而TN和TP含量差异显著且叶和穗较高。藜麦的C∶N、C∶P随物候期的变化呈升高趋势,N∶P则呈先降低后显著升高趋势;根和茎C∶N、C∶P较高而叶N∶P较高。物候期和器官显著影响藜麦的C、N、P含量和计量比,后者与藜麦的生长和物质积累速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叶片养分重吸收是植物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增强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机制之一,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豆科植物中,养分重吸收与生物固氮有何关联尚不可知。为揭示养分重吸收与生物固氮间的偶联关系,以陇东雨养农区已建植2、4、7、11和14年龄的陇东苜蓿草地为对象,测定了叶片N、P、K浓度及δ15N,分析了叶片N、P、K重吸收效率(NRE、PRE和KRE)、重吸收度(NRP、PRP和KRP)及其与生物固氮率的关系。随紫花苜蓿建植年龄增长,叶片NRE、PRE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NRE和PRE分别为36.5%(28.4%~43.4%)和52.6%(38.1%~68.2%),其中7年龄苜蓿的NRE和PRE最高;2、11和14年龄苜蓿KRE为17.8%(23.0%~27.5%),但4和7年龄为负值。随紫花苜蓿年龄变化,叶片NRP、PRP和KRP均无明显变化趋势。随紫花苜蓿年龄增长,生物固氮率先降低后升高,平均固氮率为51.0%,其中7年龄苜蓿的最低。紫花苜蓿生物固氮率与叶片NRE、PRE和KRP负相关,但与叶片KRE、NRP和PRP不相关。紫花苜蓿生物固氮与叶片的氮、磷、钾重吸收存在偶联关系,对氮、磷重吸收效率和钾重吸收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混播比例是混播草地适应性和稳定性的主要调节因素,因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区域特异性。在陇东黄土高原雨养条件下,亟需构建混播组合和比例适当的苜蓿混播草地。选用苜蓿-无芒雀麦(MB)和苜蓿-猫尾草(MP)组合,建立了3个混播比例(苜蓿∶禾草=7∶3、5∶5、3∶7)的混播草地,以3种牧草单播为对照,对牧草产量、种群密度动态进行了分析,探究不同混播组合和比例下混播草地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混播比例对MP和MB混播草地牧草产量和种群密度稳定性均有显著影响,群落结构稳定性随草地年龄增大逐年降低。MB的苜蓿和禾草单产量及草地总产量显著高于MP,但2和5龄时二者间差异不显著。随2种混播下苜蓿比例增大,2、4和5龄草地总产量先升高后降低,3龄草地总产量升高;草地中苜蓿相对产量相异度系数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3龄MB例外),禾草相对产量相异度系数的变化趋势不一致。MP下苜蓿和禾草相对种群密度相异度系数随苜蓿比例增大而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5∶5混播下群落结构稳定性最弱;MB模式下,仅5龄草地苜蓿和禾草相对种群密度相异度系数随苜蓿比例增大而呈升高趋势。综上,MB能显著提高产量,较好地维持群落稳定性。在陇东黄...  相似文献   
9.
刈割和放牧后牧草碳氮动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牧草被利用后生物量和品质的形成取决于再生,刈割或放牧后牧草能否顺利再生、能否形成较优的生物量和品质与残茬和根系中的物质含量变化和分配息息相关.刈割或放牧后,牧草前期再生中需要的碳、氮主要来自 体内贮藏的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后期需要的碳、氮则主要依靠残茬光合碳同化和根系氮吸收来供应.对前人有关刈割或放牧后牧草残茬和根系中的贮藏碳、氮含量和生理功能变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试图从牧草被利用后物质含量变化和分配的角度阐述牧草再生机制,并对牧草再生研究的可能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全党都要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农业要增产,农民要致富,农村要安定就必须把农业基础设施搞上去,这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