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果12号桉优良无性系热研B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10年的试验观察,表明刚果12号桉热研B号无性系速生高产,与实生树(对照)比较,平均树高高出15.2%~21.5%,平均胸径大18.79%~45.3%,蓄积量多85,5%-254.4%;抗风性强,断倒率在6%以下,且木材基本材性优良,适宜在海南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不同行距下水分特征与产量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是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地区,土壤干旱与湿润交替变化,是旱地农业与灌溉农业中作物经常面临的田间环境,由于降雨时空分配极不均匀,干、湿季节十分明显,常引起季节性干旱,尤其是冬小麦生长期间,缺水现象比较普遍。植物在极端环境下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等水分生理生态方面研究已有报道[1~6]。本研究通过调整冬小麦行距改变局部生境,对叶片水势、渗透势、相对含水量、土壤蒸发和产量等相关指标分析,探讨不同行距分布对水分与产量等相关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配置种群结构、提高冬小麦群体对水分及其他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确定黄淮海生态区域节水高效型的冬小麦种植结构和适合区域特点的节水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摸清菏泽市蔬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保证蔬菜生产健康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对蔬菜地面积、菜地施肥、盐分积累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确定了蔬菜地的盐渍化等级。结果表明,蔬菜地的水溶性盐总量平均为2.14 g/kg,属轻度盐渍化。不同菜地类型的水溶性盐总量以日光温室为最高,达2.52 g/kg;其次为大拱棚、中小拱棚,露天菜地含量最低,为1.55 g/kg,这与不同菜地类型的年度施肥总量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以济麦22为供试材料,在相同密度条件下,通过不同的种植方式和三种施氮量组合,探讨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20 cm+40 cm"沟播(沟播)能够显著提高小麦旗叶光合速率(Pn)、荧光参数与叶绿素含量指数(CCI),从而维持较好的叶片光合生理功能。沟播光能利用率平均值显著高于平作大小行与等行距。施氮量增加显著提高冬小麦Pn、荧光参数与CCI等生理指标,光能利用率也随之提高。施氮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指标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超过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西北部地区桉树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海南岛西部地区桉树无性系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9个无性系树高、胸径、蓄积量、冠幅及生根能力差异显著,包含的8个品种材积生长排序尾×细杂交桉>尾×赤杂交桉>斑皮桉>赤桉>尾叶桉>细叶桉>刚果12号桉>雷林1号桉.综合评价,杂交桉TH9113、TH9117、TH9211、TH9224、赤桉XLY01、斑皮桉9401、尾叶桉U9101 7个无性系生长快,扦插生根能力强,可列为重点发展的桉树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临沧市的气候条件和面粉市场的要求,临沧市农科所近年来杂交选育出优质小麦新品种临麦6号,2003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同年获临沧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云南省农业厅推广成果二等奖,2008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至2008年该品种已推广至云南省9个州(市)及缅甸北部佤邦、掸邦地区,  相似文献   
7.
杨国敏 《热带林业》2000,28(3):99-107
儋州蚂蝗岭地区水土流失历史悠久,既有地质脆弱和自然作用力的客观因素;又有人为的生产活动违背客观规律的重要原因,而人为因素是主要的。其治理原则应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实行坡、田、林、水、沟、渠综合治理。发挥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争取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投入,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合理开发,促使这一地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夏大豆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夏大豆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进行分析.在同一密度(3.09×105株·hm-2)下设5种分布方式,即行距X株距分别为A18 cm X 18 cm,B27 cm×12 cm,C36 cm×9 cm,D54 cm×6 cm,E81 cm×4 cm.结果表明在夏大豆生育期间,受降雨影响,0~90 cm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贮水量均呈现"三峰"曲线特点;土壤含水量在各个生育阶段均呈现"Z"型曲线,深层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且较稳定,生育阶段各处理土壤贮水量平均值顺序为D>A>E>C>B;A、B、C处理在0~90 cm平均变异系数总水平高于D、E处理;水分利用效率(WUE)与行距呈显著负相关(r=-0.981 8**),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6 1**),其中,A、B、C处理WUE极显著高于D和E处理,E处理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P<0.01).  相似文献   
9.
以夏大豆鲁豆4号为材料,在同一密度(3.09×105株hm-2)下设5种株行距配置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 cm×18 cm,B:27 cm×12 cm,C:36 cm×9 cm,D:54 cm×6 cm,E:81 cm×4 cm,研究株行距配置对夏大豆光利用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为合理配置株行距、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豆在生育期间干物质变化因株行距不同而产生差异,A处理在播种后0~70 d处于中等水平,第80 d达到最高,D处理始终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E处理在播种后第80 d时比A处理低20%;不同层次干物质积累重心随行距加大有上移趋势。A和B处理叶面积指数(LAI)高峰值持续约20 d,C、D、E处理在播种后60 d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育期间A、B和C处理的LAI平均值比D、E处理平均值高17.7%。随行距变小透射率降低、光截获率、株粒数和百粒重上升而产量增加。说明夏大豆在雨灌农业条件下,均匀分布可提高群体产量。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3个大、小麦品种、基本苗、氮肥、磷肥四个因素设三个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棱大麦S500较小麦临麦10号增产31.7%,较六棱大麦94DM3增47.4%,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其它三个因素差异不显著。证明参试品种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易栽培。啤、饲兼用大麦S500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