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8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坡耕地甜玉米地膜覆盖间作模式水土保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省山地种植措施不合理,水土资源流失严重的现状,进行了甜玉米间作草带和辣椒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集中的6,7,8这3个月,间作处理的径流量比单作处理的径流量平均减少了29.08%,侵蚀量平均减少了52.36%。B处理(甜玉米盖膜+牧草)的总径流量比D处理(辣椒单作)减少了85.05%,B处理的总侵蚀量比C(甜玉米盖膜单作),D处理分别减少了62.58%,63.34%。在极高雨强下,B处理的径流量比D处理减少了75.29%,B处理的侵蚀量比C,D处理的分别减少了81.36%,98.34%。可见,甜玉米间作牧草草带是一种持续利用和保护山地水土资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新发现的6个粳型陆稻恢复系WAB450-11-1-3-P40-HB,WAB 450-11-1-2-P 61-HB,WAB 450-1-I-P-91-HB,IRAT 216,IRAT 359,IRAT 104及滇一型粳型水稻恢复系南29分别与滇一型不育系滇榆1号A杂交获得F1后再与保持系滇榆1号B回交形成的A/R//B BC1F1分离群体及F1与滇榆1号A回交的BC5F2分离群体为材料进行遗传研究,并用新发现的粳型陆稻恢复系与带恢复基因Rf1的C 57杂交F1为父本,用滇榆1号A作母本测交进行恢复基因等位性测定,以花粉育性为主要指标,辅以小穗育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滇榆1号A与各恢复系的杂交F1花粉育性为50%左右,但结实率正常,为配子体不育类型,新发现的粳型陆稻恢复系WAB 450-11-1-3-P 40-HB,WAB 450-11-1-2-P 61-HB,WAB 450-1-I-P-91-HB,IRAT 216,IRAT 359对滇榆1号A有正常恢复能力,而IRAT 104仅能部分恢复;新恢复系WAB 450-11-1-3-P 40-HB,WAB 450-11-1-2-P 61-HB,WAB 450-1-I-P-91-HB,IRAT 216,IRAT 359及云南粳型水稻恢复系南29的恢复性均由1对显性恢复基因控制,而IRAT104具有1对对滇一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具部分恢复能力的恢复基因;新发现恢复系的恢复基因与著名粳稻恢复系C 57所带的Rf1互为等位,IRAT 104所携带的弱效恢复基因也与Rf1等位,为复等位基因,云南重要恢复系南29所带的恢复基因也与Rf1互为等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利用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用13个亚洲栽培稻品种(9个籼稻,4个粳稻)和13个非洲栽培稻品种形成7个处理:I,籼稻亲本9个品种;Ⅱ,粳稻亲本4个品种;Ⅲ,非洲栽培稻亲本13个品种;Ⅳ,籼稻/非洲栽培稻杂种95个组合;V,粳稻/非洲栽培稻41个组合;Ⅵ,籼/粳亚种间杂种39个组合;Ⅶ,非洲栽培稻/非洲栽培稻品种间杂种11个组合;于2000年早稻在海南三亚对分蘖期、抽穗期单株干重及单株茎蘖数进行研究表明,籼稻与非洲栽培稻间的种间杂种在分蘖期单株干重及单株茎蘖数上有显著的超亲优势,也有强于籼粳亚种间杂种的竞争优势,粳稻与非洲栽培稻间的种间杂种在分集期及抽穗期单株干重上都有显著的超亲优势,但与籼粳亚种间杂交种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同时发现,非洲栽培稻品种间杂交种也有很强的超亲优势.这些结果表明,籼稻与非洲栽培稻杂交种可比籼粳亚种间杂交种显著提高分集期的单株干重及单株茎蘖数,而粳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杂交则是除籼粳杂交外的另一条增加生物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种育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基础,以亚洲栽培稻品种WAB56-104为测验种与来自种间回交组合WAB56-104/CG14//WAB56-104///WAB56-104的14个种间近等基因系测交,对亲本及杂种的花粉及小穗育性研究表明,这14个近等基因系带有来自非洲栽培稻品种CG14的3个互不等位的配子消除位点和2个互不等位的花粉不育基因位点, 其中至少有2个配子消除位点未曾报道过。  相似文献   
5.
【目的】行距布局决定作物生长和产量,但在玉米马铃薯间作中缺乏研究。【方法】针对云南应用较广2∶2模式,增减种间(ZJ)和种内(ZN)行距形成ZJ70 cm+ZN 25 cm、ZJ60 cm+ZN35 cm、ZJ50 cm+ZN45 cm、ZJ40 cm+ZN55 cm和ZJ30 cm+ZN65 cm间作及单作玉米(Ms)和马铃薯(Ps)7个处理,经2年大田试验,研究行距对其间作优势和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1)5种间作模式LER为1.21~1.42,当ZJ从70 cm减至30 cm时,两作物产量逐渐增加而后有所下降,最大为ZJ40 cm+ZN55 cm的马铃薯平均为13 833 kg/hm2、玉米为7 808 kg/hm2,LER为1.42;总体为种间窄行模式(ZJ50 cm)比种间宽行模式(ZJ50 cm)高,间作优势突出,系统生产力高,分界点为ZJ 40 cm。(2)马铃薯初花期和玉米拔节期是两作物竞争的胶着期,随ZJ从70~30 cm,马铃薯竞争能力逐渐增强(RII为-0.06~0.01)、玉米逐渐减弱(RII为-0.04~-0.23),随生育期推进,ZJ40 cm+ZN55 cm的RII相对较大。(3)马铃薯干物质转移率和贡献率随ZJ缩小而增大,最大为ZJ40 cm+ZN55 cm的32.6%和25.5%,比最小ZJ70 cm+ZN25 cm分别提高39.5%和47.7%,分界点为ZJ40 cm。(4)拔节期—吐丝期和吐丝期—乳熟期玉米恢复性生长能力(RGR),ZJ50 cm比ZJ50 cm强,最强ZJ40 cm+ZN55 cm比最弱ZJ70 cm+ZN25 cm在两个时期分别提高37%和30%,分界点为ZJ40 cm。【结论】间作玉米/马铃薯2∶2行比、190 cm带宽模式下,种间窄行的间作优势显著高于种间宽行模式,最高为间距40 cm+行距55 cm。这一发现不仅对实际生产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间作作物高效种植提供了行距设计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塑料膜分隔)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来研究玉米(Zea mays L.)间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对土壤氮素吸收利用和作物干物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分隔方式,接种AMF与施用苯菌灵相比,均能增加玉米根系表面积,其中最高增加29.8%,减少玉米和马铃薯根际土壤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增加玉米、马铃薯各器官总氮含量、干物重,其中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最高分别降低60.3%、42.1%,玉米籽粒和马铃薯块茎总氮含量最高分别增加34.4%和43.0%,玉米果穗和马铃薯块茎干物重最高分别增加27.3%和28.8%;不同分隔方式对玉米根系表面积、根际土壤氮吸收、各器官总氮含量和干物重均有抑制作用,对马铃薯根际土壤氮吸收、各器官总氮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不分隔处理玉米根系表面积、籽粒总氮含量和穗干重比塑料布分隔处理最高分别增加29.8%、29.3%和12.5%,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28.2%,塑料布分隔处理马铃薯块茎总氮含量和块茎干重比不分隔处理分别增加13.4%和19.0%,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最大降低22.2%。整体上,玉米马铃薯间作不分隔接种AMF处理降低根际土壤氮残留量的效果最好,对各器官总氮含量、干物重的促进作用最大,表明玉米马铃薯间作条件下接种AMF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间作群体氮素高效利用和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7.
玉米‖马铃薯作为一种传统的间作方式,能提高产量效益和土地利用率。本研究以玉米、马铃薯不同行比间作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在大田条件下测定初花期和收获期马铃薯株型指标、干物质及产量,评价马铃薯在收获期和生育期的生长特性、产量形成及竞争力。结果表明:在初花期2∶2和4∶4间作模式边一行叶面积、比叶重、植株干物重及块茎干物重均大于4∶4间作模式边二行和单作,株高和叶重比规律不明显。在收获期2∶2和4∶4间作模式边一行株高、叶面积和块茎干物重大于4∶4间作处理边二行和单作,比叶重反而小于单作处理。间作模式马铃薯茎叶干物质向块茎的转移率和对经济产量的贡献率高于单作模式。初花期间作处理马铃薯竞争力大于玉米,且边一行竞争力大于边二行,收获期间作处理马铃薯竞争力弱小于玉米。与单作相比,间作模式边一行马铃薯表现出产量优势,4∶4间作模式边二行马铃薯在2012年表现出产量优势,而在2013年表现出产量劣势。综合以上结果,生育前期间作模式边行马铃薯在叶面积、茎叶干物质和块茎干物质积累了较大的间作优势,随着生育期推移间作优势逐渐降低,收获时仍表现出一定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8.
作物间套作种植方式间作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阐述了国内外作物间套作方式的研究进展及内容,总结近五年来作物间套作方式的研究特点:土壤容重、光照强度、叶绿素含量、抗病虫性、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施肥水平对间套作作物性状的影响和经济效益方面研究较多;间套作水土保持作用,土壤水分和养分利用状况及作物地下部分等方面研究较少。提出间套作在栽培措施方面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合理安排间套作作物的播种期和移栽期;采用共生系统施肥法(即施肥时要同时考虑间套作作物);种植密度要适宜。  相似文献   
9.
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是从非洲栽培稻向亚洲栽培稻转移有利基因及利用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的最大生殖障碍,为克服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障碍以充分、合理利用非洲栽培稻的有利基因,1999年至2001年在海南三亚用9个粳型亚洲栽培稻品种与2个非洲栽培稻品种杂交的17个F1组合,及与相应亚洲栽培稻回交的BC1F1为基本材料研究表明,F1所有组合均高度不育,回交一代花粉育性也很低,为0%~5.75%;在群体较大的BC1F1组合IRGC 102203/IRAT 216∥IRAT 216中选育性最高的1株(32.10%)自交得76株BC1F2,平均花粉育性为89.2%,之后种成76个BC1F3株系,每株系随机取1株自交至BC1F5,BC1F5的花粉及小穗育性基本正常,再随机取23个株系与IRAT 216测交,BC2F1的花粉和小穗育性均表现为半不育.说明这23个株系均带有来自非洲栽培稻亲本IRGC 102203的不育基因,不育基因同时作用于雄配子和雌配子,杂种不育的遗传模式主要表现为"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不育",经一代的选择和淘汰,育性基本恢复正常.大规模的回交转育育性基因及回交高世代QTL分析(AB-QTL)以更好地研究杂种不育的遗传规律及克服对策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0.
国外粳型陆稻品系育性恢复基因等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发现的6个粳型陆稻恢复系WAB450-11-1-3-P40-HB,WAB450-11-1-2-P61-HB,WAB450-1-I-P-91-HB,IRAT216,IRAT359,IRAT104及滇-型粳型水稻恢复系南29分别与滇一型不育系滇榆1号A杂交获得F1后再与保持系滇榆1号B回交形成的A/R//BBC1F1分离群体及F1与滇榆1号A回交的BC5F2分离群体为材料进行遗传研究,并用新发现的粳型陆稻恢复系与带恢复基因Rf1的C57杂交F1为父本,用滇榆1号A作母本测交进行恢复基因等位性测定。以花粉育性为主要指标。辅以小穗育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滇榆1号A与各恢复系的杂交F1花粉育性为50%左右,但结实率正常,为配子体不育类型。新发现的粳型陆稻恢复系WAB450-11-1-3-P40-HB,WAB450-11-1-2-P61-HB,WAB450-1-I-P-91-HB,IRAT216,IRAT359对滇榆1号A有正常恢复能力。而IRAT104仅能部分恢复;新恢复系WAB450-11-1-3-P40-HB,WAB450-11-1-2-P61-HB,WAB450-1-I-P-91-HB,IRAT216,IRAT359及云南粳型水稻恢复系南29的恢复性均由1对显性恢复基因控制,而IRAT104具有1对对滇一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具部分恢复能力的恢复基因;新发现恢复系的恢复基因与著名粳稻恢复系C57所带的Rf1互为等位,IRAT104所携带的弱效恢复基因也与Rf1等位,为复位基因。云南重要恢复系南29所带的恢复基因也与Rf1互为等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