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对吉林省松月水库大坝修补设计施工中采用浮式拱围堰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认为该技术为大坝上游面水下防渗处理创造了"干作业"环境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田间种植的春玉米高油(通油1号)和高淀粉(郑单19号)为材料,探讨玉米高油杂交种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脂肪积累的关系。从授粉后7d开始,每隔7d选取果穗测定籽粒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2个杂交种玉米籽粒油份的百分含量在整个灌浆过程中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成熟时略有下降。整个灌浆过程中通油1号的油份百分含量始终高于郑单19号。2个玉米杂交种籽粒蔗糖含量峰值在授粉后14d出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通油1号的峰值明显高于郑单19号;其籽粒的果糖含量在授粉后14d出现峰值,然后急速下降,通油1号的峰值高于郑单19号;籽粒葡萄糖含量从授粉7d后开始下降,42d后趋于平缓,在授粉后21d前是通油1号葡萄糖含量低于郑单19号。说明籽粒灌浆前期,碳水化合物供应不是脂肪合成的限制因素,而果糖向乙酰CoA的转化速率可能是脂肪合成的限制步骤。  相似文献   
4.
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活性对水田改果园的动态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土壤微生物特性及环境因子对水田改果园的动态响应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预测水田改果园后土壤质量的长期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范围内选择1个代表性的水田改果园土壤系列,采用后切时间序列法,分析水田改果园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等指标的动态响应规律。[结果]水田改果园后,土壤含水率、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pH值、有机质、盐基饱和度、全氮、碱解氮含量显著(p0.01)下降,全钾、有效钾、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1.9%,54.7%,42.0%和6.65倍,并且这些指标都与植树年限呈极显著(p0.01)相关。改果园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平均含量分别下降了74.4%和73.3%,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平均值分别增加了40.0%和41.8%,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平均值下降69.3%,并都与植树年限呈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水田改果园后土壤环境因子发生阶段性变化,且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要大于利用年限的影响。水田改果园后土壤综合肥力下降,并对生态环境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阻为指标,测定了玉米弯孢叶斑病菌毒素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毒素对马唐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100%,但对稗草、狗尾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小.在供试植物出苗3 d后喷施毒素,发现对马唐幼苗有致萎活性,但对出苗7 d的幼苗没有作用;对稗草、狗尾草幼苗无毒杀作用.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杨东伟  李晓静  王芬  李永库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86-1287,1290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测定葡萄酒中草酸、乙酸、丙烯酸、琥珀酸、丙二酸、酒石酸、富马酸、柠檬酸、丙酸、苹果酸和乳酸11种有机酸的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了市售的4种葡萄酒中11种有机酸的含量。试验采用HypersilC18柱(5μm,250 mm×4.6 mm i.d.)分离,以甲醇-0.5%磷酸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以保留时间和特征光谱对分离出的组分予以定性确证,用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表明,11种有机酸组分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 2~0.999 5,11种组分的平均回收率为85.5%~99.5%(相对标准偏差为1.2%~4.3%),检测限为0.4~2.5 mg/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也适用于其他复杂体系中草酸等11种有机酸的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应用PCS柔性涂料解决松月水库碾压混凝土坝迎水面渗漏及冻张裂缝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田返旱地后铁锰氧化物及其相关性状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择了浙江省潜育、铁渗、铁聚和简育4类水耕人为土,采用田间观察与化学分析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水田返旱种植蔬菜、苗木后土壤剖面形态学特征和铁、锰氧化物化学形态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田返旱后,土壤冬季地下水位下降;铁锰新生体的剖面形态变化大于化学组成的变化,水耕表层的变化大于水耕氧化还原层的变化,铁锰无定形氧化物和络合态氧化物的变化明显大于其游离氧化物和全量的变化。总体上,返旱后水耕表层的铁锈根孔、鳝血斑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无定形铁、铁的活化度、络合态铁和水溶性铁显著下降,而水耕氧化还原层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9.
水田改果园后土壤微生物学特性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干扰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在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土壤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浙江省杭嘉湖平原相同类型的土壤中选择18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田和果园表层土壤样品,研究水田改果园后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田改果园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商平均降幅分别达44.1%、59.9%和34.0%,并与果园年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明显下降,降幅达58.1%;养分胁迫显著增强(p0.01)。冗余分析表明,在水田和果园生态系统中,土壤水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等因子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最重要环境因子(p0.01)。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要大于土地利用年限的影响。水田是维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汇。长期种植果树易引起土壤养分和菌群失衡,并对土壤的可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分别选取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硅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硅素吸收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揭示施用硅肥提高不同类型土壤供硅能力、改善植株硅素营养及增加产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从拔节期到抽穗期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后又逐渐升高.施用硅肥可明显提高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尤以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和单施高炉渣两个处理效果最好,极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在酸性水田土壤上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较为明显,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的增产率高达16.99%,且成熟期水稻植株含硅量与稻谷产量间存在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在中性水田土壤上施硅则无显著增产效果.总之,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能更有效地改善土壤的供硅能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其在酸性水田土壤上的施用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