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猪经大肠杆菌苗免疫后所生仔猪,吃初乳血清抗体效价平均达10.8log2滴度,而不吃初乳血清抗体效价反应全部为阴性。但由于个体间和母体间的差异,窝与窝间仔猪抗体效价可相差4.83个滴度,同窝仔猪间抗体效价有的可相差2个滴度。本试验证实,仔猪的被动免疫来源于初乳,仔猪的被动免疫水平个体间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Nosiheptide是由一种放线菌Streptomyces actuosus 40037(NRRL 2954)在人工培育的条件下生产的一种抗生素,是日本三菱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八十年代研制成功的畜禽生  相似文献   
3.
妊娠后期母猪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后,其血中的循环抗体,经乳腺富集后可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如果在此基础上对新生仔猪再补喂适量大肠杆菌抗血清,是否可进一步增强仔猪免疫效果,为此特做以下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4.
5.
母猪接种大肠杆菌苗后,其初乳中可检出大量凝集抗体,其效价,经产母猪平均为10.34log2,初产母猪平均为9.38log2,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效价逐渐降低,与分娩当日效价相比,第一天降低75%,第二天降低87.5%,第三天降低92.8%,表现出快速下降趋势,提示猪利用初乳的时限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农作物冠层的降雨再分配特征,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豆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人工模拟降雨法以及喷雾法观测大豆不同生育期(幼苗期、始花期、盛花期、结荚期和始粒期)以及降雨强度(40,80 mm/h)下的茎秆流量、穿透雨量以及冠层截留量,探究大豆全生育期的冠层截留分异特征及叶面积指数和降雨强度对大豆降雨再分配的影响。[结果]大豆生育期内,茎秆流率平均值为15.02%,穿透雨率平均值为83.94%,冠层截留率平均值仅为1.04%。表明冠层截留所占降雨再分配的比例很小,其对降雨空间分异的影响所占比例较小。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大豆的茎秆流量及茎秆流率,冠层截留量及冠层截留率均显著增加,然而穿透雨强度及穿透雨率显著减小。当降雨强度由40 mm/h增大到80 mm/h时,大豆的茎秆流量显著增加,但茎秆流率随雨强的变化并无显著差异;穿透雨量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着雨强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穿透雨率随降雨强度的变化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大豆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主要体现在茎秆流以及穿透雨,冠层截留所占比例很小,且叶面积指数与降雨强度均对降雨再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豆调节坡耕地径流和泥沙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面积占该区总耕地面积的75%,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对该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大豆是黄土高原坡耕地的重要作物,然而,目前对于大豆在该地区调节径流和泥沙的能力还缺乏深入了解。以种植大豆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坡度和不同降雨强度下大豆调节径流和泥沙能力。试验设计包括大豆的5个生育期(幼苗期、始花期、盛花期、结荚期和始粒期),5个坡度(3°,5°,10°,15°,20°)和2个降雨强度(40,80 mm/h)。将大豆调节径流和泥沙的作用分为2部分:减少产流和减少产沙。采用产流时间、降雨初损量、径流量、产沙量、减流效益(RRB)和减沙效益(SRB)6个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在调节径流和泥沙方面作用显著。与裸地相比,大豆从幼苗期到始粒期,坡面径流量减少10.75%~64.94%,产沙量减少15.38%~84.24%。大豆的RRB和SRB值从整个生育期来看整体均呈增大趋势,且均与坡度成反比。同样,随着降雨强度增加,大豆的RRB和SRB略有降低且差异不显著,并且SRB值始终大于RRB值,因此发现大豆在减少泥沙方面比减少径流更有效。综上,黄土高原坡耕地上种植大豆对坡耕地土壤侵蚀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对泥沙的拦截作用强于对径流的拦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海口市1951年~2014年地面气象观测雷暴日资料,采用了一元线性方程、5年滑动平均、M-K突变检验、灰色理论等方法,研究了海口市雷暴气候统计特征、灾变年预测,得到以下结论:一是通过对代表月雷暴日变化特征分析得出,5月份雷暴日每10年减少1.7天左右,7月份雷暴日每10年减少1.6天左右,9月份雷暴日每10年减少1天左右;二是通过对雷暴日年际、代表月突变年检验得出,1982年为海口市年雷暴日突变年,1980年为5月份、9月份雷暴日突变年,1975年为7月份雷暴日突变年;三是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雷暴日灾变年预测模型,研究得出未来出现年雷暴日高于100天的年份为2025年。  相似文献   
9.
沟垄覆膜不同沟垄比对枸杞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省德令哈枸杞产区不同沟垄措施下的枸杞地为研究对象,以无覆盖平作枸杞地为对照(CK),在分析该地区降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沟垄覆膜措施下不同沟垄比(30∶32cm,24∶32cm,18∶32cm,12∶32cm)对枸杞土壤含水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年降水量不足300mm的试验区,沟垄覆膜不同沟垄比种植相比于无覆盖平作种植土壤含水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升高,增产节水效果最优的GLBc(沟垄比18∶32cm)处理相比CK产量提高60.14%,耗水量降低7.4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2.46%。(2)沟垄覆膜不同沟垄比条件下,随着沟宽的不断减小,土壤含水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沟垄比18∶32cm时达到最大。沟宽18cm时枸杞的水分利用效率相比30,24,12cm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0.0%,8.5%,9.2%。(3)对沟宽和枸杞产量的回归分析表明,当沟垄比为17∶32cm时,枸杞的产量达到最大值1503kg/hm^2。因此,在青海主要枸杞产区,沟垄覆膜种植相比传统种植能显著提高枸杞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结合当地沟垄比现状,将沟宽减小为17 cm,即沟垄比为17∶32cm时枸杞产量最高,蒸散量最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该研究结果对提高枸杞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具有指导意义,为旱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后期母猪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后 ,其血中的循环抗体 ,经乳腺富集后可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 ,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如果在此基础上对新生仔猪再补喂适量大肠杆菌抗血清 ,是否可进一步增强仔猪免疫效果 ,为此特做以下对比试验。1 材料大肠杆菌苗 (自制 )。大肠杆菌抗血清 (自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