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14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三川河流域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1982年~1997年重点治理期间,广泛推广了机修梯田、新修梯田培肥增产配套措施等科技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益。据调查,4县推广机修梯田3.533万hm^2,径流林业整地造林1.56万hm^2,梯田埂坎植物利用8466。67hm^2,坝地防洪保收2266。67hm^2。其特点是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在加强水土保持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应认真研究解决好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2.
华坪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光热资源丰富,通过科技手段加强控制,全年12个月,每月均可生产出品质好、味道鲜的鲜玉米。目前,鲜玉米示范推广已具有一定规模,并扶持组建洪全鲜玉米公司为鲜玉米加工企业。1月月生产优质鲜玉米的技术保证由于我县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复杂,有终年无霜的河谷,也有冬季漫长的高山,鲜玉米不同季节生产都能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生产区域,配合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增温防冻措施,是实现不同季节生产优质鲜玉米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山西省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退耕还林树种配置与植被地带性规律相吻合的问题,退耕还林规划问题,退耕还林工作经费及不同地区、不同林种补助问题,退耕还林后的土地(林地)流转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旱作区农业节水形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水资源贫乏,旱作区发展农业要抓好以利用天然降水为重点的节水措施.节水形式有:旱地果园、庭院蔬菜、农地经济作物区集流节水;大面积农业区水土保持措施节水;农业耕作措施节水;覆盖保墒、减少蒸腾技术节水.其中集流节水应作为发展的重点,是我国旱地农业中高投入、高产出的一种较为可行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春大豆产区,隶属南方大豆区内,包括北纬32度(江苏可到33度。下同)以南的长江汉水中下游沿岸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和四川、贵州及云南省的部分地区。由于本区的地貌极为复杂,气候差异较大,种植制度多样等诸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种生态条件,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春大豆品种生态类型。鉴于本区春大豆品种生态特点、生态类型、生态分布及品种区划等的系统研究尚未开展,对指导本区春大豆育种和引种工作的研究未见专题报导。本文根据1975~78年春大豆品种多点联合鉴定试验结果,并参考部分单位的有关试验研究资料,用本区目前推广面积最大、分布地域最广,共同熟知的、有代表性的春大豆中早熟  相似文献   
6.
所谓"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我存在状态、特别是自我价值的认知和评定.它是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分析、自我评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华坪县农业科技培训的现状出发,对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9.
以黄土缓坡丘陵区的右玉县源子河流域、黄土丘陵阶地区的朔城区峪沟流域、土石山区的山阴县水头沟流域、冲积平原区的怀仁县小峪沟流域为调研对象,利用1∶10 000地形图实地勾绘小班,对不同类型典型流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坝地淤积情况、沟道侵蚀状况等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结果为:土壤侵蚀方式以水蚀和重力侵蚀为主,风蚀为次。源子河流域的荒坡、难利用地面积多,坡度大,治理度为9.60%,土壤侵蚀模数为3 051 t/km2·a;峪沟流域的荒坡、难利用地面积较多,坡度较缓,治理度为17.31%,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1 t/km2·a;水头沟流域的荒坡、难利用地的面积较少,坡度较大,治理度为12.62%,土壤侵蚀模数为2 359 t/km2·a;小峪沟流域荒坡较陡,林草覆盖度高,治理度为16.28%,土壤侵蚀模数为1 865 t/km2·a。  相似文献   
10.
区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关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甚少。从说明建立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着手,以理论分析的方式,提出了一套科学且适宜于基层一般技术人员操作的区域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希望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进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