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为建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工艺,本研究应用工作体积为l00 L的激流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培养Marc-145细胞,接种PRRS病毒R98株(PRRSV-R98),进行病毒培养,结果显示,培养6d细胞数量可增殖5倍~7倍,单次病毒收获量相当于3 000个~5 000个10L转瓶,而且培养的PRRSV-R98各项指标均符合规程要求.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应用100 L激流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制备PRRS活疫苗的生产工艺,为规模化培养工艺的推广与使用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
园林绿化事业需要大量面向城镇园林建设第一线,从事融园林艺术、园林环境改造为一体的园林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是为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如何教授中职学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这门课,也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园林设计专用软件的不断出现和日益完善,给设计者提供了简单、实用、快捷、高效的设计软件。本文介绍了园林规划设计中CAD制图的特点、常用的制图软件、园林设计专用软件,以期为园林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禽类的一些重要传染病中,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禽流感仍是危害养禽业发展的头号传染病。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自1878年在意大利的鸡群首次发现该病毒以来,世界各地均有禽流感的暴发和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2009年6月份以来,在我国养殖密集的省市地区的鸡群中发生了一定比例的疑似禽白血病血管瘤,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出现鸡爪、皮肤出血,并且流血不止直到死亡,剖检可见大肝大脾,每天死亡率在1‰~3‰。从30日龄到300日龄鸡均能见到该发病症状,多集中干120~180日龄。  相似文献   
7.
1蓝耳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1.1流行现状流行毒株多样性:以北美株(基因2型)为主要发病季节,以高温高湿的夏季高发,冬季发病率较低。发病日龄:逐步由保育阶段向育肥阶段转移。发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当继发感染时,临床表现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利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S1基因,ORF长度为654bp。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NS1,将其转化BL21,并诱导表达出了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28 000的NS1融合蛋白。NS1融合蛋白经His trap Hp Kit柱子纯化,采用缓慢稀释和透析相结合的方法复性H9N2-NS1蛋白,获得纯度较高的NS1蛋白,以纯化的NS1免疫BALB/c小鼠,间接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克隆,对获得的抗H9N2-NS1单克隆抗体(McAbs)进行特异性分析;建立了2株稳定分泌抗H9N2-NS1McAbs的杂交瘤细胞系6B9和6C2;腹水的特异性鉴定结果表明,2株McAbs能特异性的识别H9N2-NS1,而与H5N2亚型AIV、H9N2亚型AIV、NDV、IBV、IBDV、ILTV、EDS76均不发生反应。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明,所获得的单抗只与NSl蛋白条带反应。亚类显示,6B9为IgG1,6C2为IgG2b。结果表明,2株抗H9N2-NS1McAbs的制备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以及该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另外,NSl蛋白单抗的成功研制为进一步研究NSl蛋白的结构、功能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及AI遗传变异规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畜禽母源抗体对保护后代,繁衍种群,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初生动物,由于其本身的防御机能尚未成熟,主要靠母源抗体来保护其健康成长。禽类则通过卵黄将lgG传递给雏禽。  相似文献   
10.
氨对建鲤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离子氨的毒性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进行了研究.Colt和Armstrong(1981)整理了氨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指出非离子氨的主要效应为亚致死影响,而生长缓慢是一种最重要的亚致死影响.他们认为非离子氨在0.05-0.2 mg/L之间,可使许多水生动物的生长下降.Robinette(1976)认为,0.12 mg/L NH3-N已影响了斑点叉尾鱼回的生长,小于0.06 mg/L NH3-N可作为安全浓度,Westers(1981)认为0.0125 mg/L NH3-N作为鱼类养殖的最大允许浓度.雷衍之、金送笛(1976)对养殖鱼苗氨的半致死浓度也有报道.周永欣(1986)指出草鱼在不同发育阶段对非离子氨的半致死浓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