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4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利用细胞工程学技术研究日本血吸虫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问题,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无限增殖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系.寄生虫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发育生物学、药理学、免疫学和其他领域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观察核酸疫苗SjCA/pc和SjMfl/pc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取昆明鼠,于其后腿外侧肌注免疫SjCA/pc和SjMfl/pc,2d后剖杀动物.取注射部位肌肉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分析,荧光显微镜下镜检。结果表明,SjCA/pc和SjMfl/pc在小鼠注射部位肌肉可见黄绿色荧光,而对照组无此现象。可见,SjCA/pc和SjMfl/pc可在小鼠体内表达。  相似文献   
4.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主要农作物碳足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碳足迹可以全面地反映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引起的碳排放效应,是指导农业生产节能减排的重要指标。为探明农作物生产的碳足迹,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农田生产的实地调查数据,利用碳足迹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测算了该县农作物碳足迹。结果表明,水稻、玉米和小麦的碳足迹分别为1 487.56±164.59,913.03±142.99和809.75±144.99kg Ce/(hm2.a);碳成本分别为0.17±0.05,0.08±0.02g和0.12±0.03kg Ce/kg;化肥的施用量是影响碳足迹的主要因素,而水稻生产过程中灌溉水及育秧过程也是其碳足迹较高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农田固碳减排增汇效益,应压缩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玉米和小麦种植,同时,建立节肥低碳高效的种植模式是实现平罗县农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日本血吸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新的有潜在保护性的抗原分子编码基因,采用重复感染兔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将阳性克隆的插入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所筛选的阳性克隆中有2个为日本血吸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PI)。序列分析表明,它可编码分子质量为4.6ku,等电点为5.76的蛋白,与GenBank中日本血吸虫SPI基因(大陆株)、曼氏血吸虫SPI基因和埃及血吸虫SPI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62%和62%。TMpred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2个明显的跨膜区即36~55和356~372位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为了利用细胞工程学技术研究日本血吸虫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问题,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无限增殖的日本血吸虫毛蚴细胞系.寄生虫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发育生物学、药理学、免疫学和其他领域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日本血吸虫合成表位多肽疫苗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将用日本血吸虫抗原免疫血清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得到的、具有较好免疫保护性的4个模拟抗原表位短肽进行人工合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它们的抗原性.将合成多肽分别与钥孔戚血蓝蛋白(KLH)连接后免疫昆明小鼠,第3次免疫后收集血清,检测其针对各个多肽和可溶性成虫抗原(AWA)的IgG抗体滴度,以及补体介导的小鼠体外杀日本血吸虫童虫作用.结果显示,4个合成多肽均能被相应的抗体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能诱导产生特异性IgG抗体.这些抗体在补体参与下能在体外有效毒杀血吸虫童虫.与正常小鼠血清比较,4个合成多肽免疫血清的杀童虫率分别为31.7%,41.3%,21.1%和17.3%,均具有显著性;与KLH免疫血清相比时,杀童虫率分别为23.7%,34.4%,11.8%(P=0.077,无显著性)和7.5%(P=0.102,无显著性).这些结果表明,这4个合成表位多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与KLH连接后能诱导明显的抗体反应和显著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子午岭林区植被自然恢复下土壤剖面团聚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研究了子午岭林区七种植被类型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随植被恢复的变化规律以及这3个指标随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对>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的影响可以达到70 cm土层;除白羊草群落外,0-70 cm土层上>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植被恢复逐渐提高,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随植被恢复逐渐减小,土壤结构随植被恢复逐渐改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呈极显著对数相关关系(p=0.01,n=32),当有机碳含量低于18.1 mg/g时,>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有机碳含量提高而明显提高、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则随有机碳含量提高而明显降低,即土壤结构稳定性明显提高;当有土壤机碳含量高于18.1 mg/g,>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渐趋稳定,即在白羊草、虎榛子、山杨和辽东栎阶段的0-5 cm土层土壤结构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子午岭林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子午岭林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团聚体有机碳分布以及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0—100 cm剖面上有机碳含量加权平均值随植被恢复年限逐渐升高,坡耕地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加权平均值为3.54 g/kg,弃耕地、草地、灌木和乔木阶段分别比坡耕地提高6.8%,36.6%,41.5%和73.6%;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植被恢复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20 cm以下土层;0—5和5—10 cm土层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植被恢复年限逐渐增加,并有向大粒级(〉2 mm)团聚体中富集的趋势,1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植被恢复变化不明显;弃耕地、草地、灌木和乔木阶段0—20 cm土层〉5,5~2和2~1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高于坡耕地,说明植被恢复0—20 cm土层土壤增加的有机碳更多地固定在〉1 mm粒级团聚体中。  相似文献   
10.
3个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获得新的可表达保护性抗原分子的编码基因 ,以重复感染兔血清为探针 ,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 c DNA文库 ,对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 PCR鉴定并测序后 ,通过互联网将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 ,并对新基因的编码阅读框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进行预测。 3个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IR1、IR2、IR3在 Gen Bank的登录号分别为 AY1 70 31 3、AY1 73930、AY2 5 1 4 81。 BL AST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与 Gen Bank中其他基因无显著的同源性。其中 IR3为全基因 ,含897个碱基 ,编码 2 99个氨基酸 ,推测等电点 ( p I)为 6 .0 9,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331 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