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6篇
农作物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农业土壤NO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彦圣  田玉华  尹斌  朱兆良 《土壤》2013,45(5):791-79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农业土壤NO排放研究的进展,包括NO的形成机制、采集与测定方法、排放量、影响NO排放的主要因素以及减少NO排放的有关措施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土壤NO排放研究的重点仍然要更深入探讨农业土壤NO的产生和排放机制、主要影响因素与NO排放的定量关系、通过模型的建立估算不同区域农业土壤NO的排放量以及提出合理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藻类对稻田生态系统中氮素固持与迁移过程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和15N微区试验,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观测了藻类在稻田中的生长状况,定量测定了藻类的生物量和氮素固持量.结果显示,稻田中的藻类具有明显的群落演替特征,水稻生育初期以球状藻为主,中后期则以丝状藻为主.藻类的生长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生长期和衰亡期,其中,生长期从稻秧移栽初期至拔节期,衰亡期从拔节期至水稻收获.在衰亡期,藻类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符合生长曲线模式.藻类生物质干重在2007和2009年水稻生育期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05~610 kg/hm2和12~353 kg/hm2,而藻类氮素固持量则分别为N 5.4~17.5 kg/hm2和N0.4~11.0 kg/hm2.15N微区试验结果显示,藻类对15N的固持量为N 0.3~6.0 kg/hm2,占氮素总固持量的54%~68%,平均为57%,表明藻类固持的氮素中大部分来源于当季施入的氮肥.  相似文献   
3.
施用腐植酸肥对氮素淋失及油麦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施用腐植酸肥对氮素淋失和油麦菜(Lactuca sativa var longifoliaf. Lam)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法测定了砖红壤-油麦菜系统各处理不同形态氮淋失量、油麦菜农艺形态指标以及植株吸氮量。结果表明:可溶性有机氮占氮淋溶量的73.8%~76.8%,是氮素淋失的主要形态。常规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淋失量最高,分别为3.9、48.3和163.2 mg/pot。随着腐植酸肥用量的增加,氮素淋溶损失逐渐降低。施用腐植酸肥增加油麦菜的生物量和氮素利用率,但是过量施用会影响生物量的积累,抑制根系的生长。综合考虑土壤氮素淋失和油麦菜生长状况,腐植酸肥施用量为650 mg/kg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太湖地区冬小麦季土壤氨挥发与一氧化氮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闭室连续抽气法和静态箱法同步研究了太湖地区冬小麦季田间小区试验中不同施氮处理的氨挥发与一氧化氮(NO)排放的规律。结果表明,麦季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 7~10d,以基肥期挥发量最大,为NH3-N 0.49~9.36 kg/hm2,占整个麦季观测期间挥发量的60.4%~74.7 %;NO的排放则主要发生在施用基肥后的30d 内,量虽小但持续时间较长,排放速率为NO-N 0.009~0.304 mg/(m2.h),该时期总损失量为NO-N 0.68~1.23 kg/hm2,约占整个麦季观测期排放量的 93%。氨挥发和 NO 排放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施氮处理麦季观测期的氨挥发总损失量为NH3-N 7.6~12.6 kg/hm2,损失率4.62%~5.26%;NO排放总量为NO-N 0.73~1.3 kg/hm2,损失率0.27%~0.41%。研究结果对综合评价太湖地区麦季氮肥的气态损失及其环境效应、指导合理施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措施对稻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仁君  曹彦圣  田玉华  尹斌 《土壤》2012,44(3):389-394
采集田间通过不同施肥处理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采用淹水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土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加氮肥和饼肥能提高土壤的氮矿化能力;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采用新型施肥措施,氮肥+木质素、一次施用的水稻缓释肥、氮肥+有机碳源均降低土壤的氮矿化作用,其中氮肥+有机碳源处理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土壤全氮增加了16.7%,但淹水培养期间土壤的氮矿化量却减少了18.5%,这一结果说明,采用这些新型施肥措施有利于增加土壤对氮的固持,降低氮素向环境损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两种氨挥发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周伟  田玉华  曹彦圣  尹斌 《土壤学报》2011,48(5):1090-1095
氨(NH3)是空气中重要的碱性气体,对于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和大气环境有重要影响。目前全球每年大约有9.3×106 mol NH3进入大气层,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1],大气中NH3浓度升高将导致沉降至地表的活性氮增多,从而引发诸如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酸化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2]。农业活动如施肥和养殖业中畜禽粪便等会造成大量的NH3挥发[3],自1980年以来,由农业生产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施氮水平对水稻氮肥利用率和径流负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肥的过量施用导致显著的氮素损失,降低了环境质量。减少氮肥投入使其与作物需求相匹配对于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评估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氮肥利用率和径流负荷的影响,利用长期实验基地开展了相关研究,实验共设置了4个施氮水平,即0、100、200和300 kg/hm~2。结果显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粮食产量显著提高,而农学效率和偏肥生产力却呈相反趋势。作物地上部氮肥回收率则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在200 kg/hm~2时达到峰值;氮素径流损失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