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2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25篇
  69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222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采棉机大梁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整个采棉机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同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动态振动特性,以避免在各种旋转零部件转动工作频率激励下出现共振。针对采棉机大梁结构设计与优化问题,运用UG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立了7种不同车架结构实体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车架实体模型建立网格模型,并对车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和强度评价,同时进行模态振动特性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梁结构的改变和优化,其最大应力集中值发生变化,从386.36 MPa下降到176.88 MPa,总变形量从8.51 mm下降到3.99 mm,强度有明显提高、变形量明显变小。可知结构强度提高了56.3%,总变形量降低了53.8%。模态振动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前的大梁结构前10阶固有频率在7.3~44.9 Hz范围内变化,随着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结构6第2、6、8、10阶固有频率分别较优化前提高53.2%、31.3%、31.1%、20.1%,结构弯曲振型部位从前桥连接板和主横梁转移到前桥附横梁,尾部扭转振型渐渐消失,且经过优化,成功避开了拖拉机怠速频率和重要工作部件采棉头的工作频率范围;通过对各优化结构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并考虑采棉机实际工作环境,最后确定符合实际加工和工作机制的边梁材料为材料横截面积100 mm×200 mm、厚度7 mm,外部的加强大梁结构,为采棉机大梁国产化、提高其强度和动力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为明确公猪睾丸在选育中的意义,研究公猪睾丸参数、精液质量参数的发育性规律以及两者间的关联性。选择936头分布在280~1 409日龄的生产公猪,其中589头杜洛克、233头长白、114头大白。对睾丸和精液质量参数采用一般线性模型,以品种和日龄分组为固定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使用二次项模型分品种分别对睾丸总体积和有效精子数进行发育曲线拟合;控制日龄变量,对睾丸与精液质量参数进行偏相关性分析。在睾丸大小方面:杜洛克>大白>长白,其中杜洛克与大白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者均极显著(P<001)高于长白;在精液质量整体比较上:长白优于杜洛克优于大白,但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体积、密度、活力和畸形率上,三品种公猪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睾丸随日龄增长呈先增大后萎缩趋势,精液整体质量随日龄增长呈下滑趋势;三品种公猪睾丸的大小均与精液量和有效精子数呈正相关,且大部分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性(P<0.01)。同日龄时期,三品种公猪睾丸的大小顺序为杜洛克>长白>大白,其中长白大于大白具有普遍性; 综合来看,三品种的精液质量比较结果为长白优于杜洛克优于大白,其中长白优于大白具有普遍性;公猪睾丸萎缩临界日龄可用于公猪淘汰依据,选育公猪时可重点选留睾丸较大者。  相似文献   
6.
采用4—9月积温、降水、日均温≥5℃日数、7月平均温度作为区划指标,利用康定市及周边气象站观测资料建立各区划指标的小网格推算模型。利用GIS软件计算得到各区划因子在小网格上的空间分布,并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插值得到残差分布状况。利用GIS技术完成康定市青稞种植精细化气候区划,并提出相应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低温条件下羽衣甘蓝白鸽叶片失绿的血红素调控机制,以常温条件作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低温处理对白鸽植株血红素含量及血红素、叶绿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白鸽嫩叶表现为正常的绿色,低温条件下,白鸽中心嫩叶明显失绿;低温条件下,白色嫩叶中血红素含量为[(0.021 2±0.007 01)mg/mL],显著高于常温条件下绿色嫩叶中血红素含量[(0.000 973±0.000 542 8)mg/mL];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血红素和叶绿素共有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常温及低温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血红素合成途径基因FC1在低温白色嫩叶中的相对表达量为(2 000±160.934 8),显著高于常温绿色嫩叶中的相对表达量(1 440±170.587 2);叶绿素合成途径基因PORB、PORC及Chl P在低温条件下显著下调。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甲壳素对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以桓优1号软枣猕猴桃为试材进行了甲壳素喷布处理和浸泡处理。结果表明:甲壳素处理可增加果实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分别增加了3.5%、1.4%和1.47N;提高果实亮度,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增加172.83 mg/kg,但不能控制维生素C分解;甲壳素处理抑制果实软化,降低果实失水率,从而提高果实的贮藏性,以甲壳素4次喷布处理的效果最佳(贮藏天数增加5.7d)。  相似文献   
9.
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了缢蛏半乳糖凝集素基因(ScGL)。ScGL全长为1 282 bp,5′非编码区35 bp,3′非编码区329 bp,开放阅读框(ORF) 918 bp,编码305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ScGL无跨膜结构域,与已报道的缢蛏半乳糖凝集素含1个糖识别结构域(CRD)不同,ScGL具有2个CRD。相似性分析显示,ScGL与其他软体动物的半乳糖凝集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与菲律宾蛤仔相似性最高,达65%;与已报道的2个缢蛏半乳糖凝集素相似性分别为39.74%和44.76%。系统进化上ScGL与菲律宾蛤仔半乳糖凝集素聚为一支。重组表达发现ScGL在包涵体表达,分子量约34.4 ku。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ScGL在缢蛏鳃、肠、唇瓣、外套膜、出水管、入水管、足和内脏团中均表达;其中肠、内脏团、唇瓣和足中表达量较高,出水管和入水管中表达量最低。消化腺ScGL表达量分别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3 h和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鳃ScGL表达量分别在鳗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6 h和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ScGL参与了病原体诱导的缢蛏免疫应答。本研究为深入探索ScGL在缢蛏免疫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含岩屑紫色土水分扩散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土中存在的岩屑显著影响土壤水分扩散。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 2 mm岩屑上而忽视了<2 mm岩屑的作用。因此,探讨>2 mm岩屑对紫色土水分扩散的影响基础上,明确<2 mm岩屑的作用对完善含岩屑紫色土水分扩散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为土壤水动力学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以四川盆地紫色页岩发育的暗棕紫泥土和泥岩发育的红棕紫泥土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岩屑粒径(0.25~2,2~5,5~10 mm)和4种岩屑含量(0,30%,50%,70%),利用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含岩屑土壤湿润锋变化特征、水分扩散率D(θ)和土壤含水率θ,并拟合D(θ)、Boltzmann参数λ与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暗棕紫泥土,岩屑粒径为2~5 mm时,土壤湿润锋前进速率和D(θ)随岩屑含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岩屑粒径为0.25~2,5~10 mm时,土壤湿润锋前进速率和D(θ)随岩屑含量增加逐渐增加。对于红棕紫泥土,岩屑粒径为2~5,5~10 mm,随岩屑含量增加,70%岩屑含量的土壤D(θ)明显大于其余3个岩屑含量的土壤,而30%岩屑含量和50%岩屑含量土壤之间的D(θ)无显著差异,且土壤湿润锋前进速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岩屑粒径为0.25~2 mm时,土壤湿润锋前进速率和D(θ)随岩屑含量增加逐渐增加。因此,随岩屑含量提高,土壤水分扩散速率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且泥岩发育的土壤水分扩散速率高于页岩发育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