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23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荒漠绿洲边缘区泡泡刺灌丛土壤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边缘区泡泡刺灌丛的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无论5月,还是9月,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土壤种子平均数量,都受到水平距离和土壤深度的显著影响。水平方向上,种子密度从灌丛下面到灌丛间地逐渐减少,而且大部分种子分布在灌丛下面,几乎没有种子分布在灌丛间地。垂直方向上,在0~10 cm范围内,5月份种子数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5~10 cm种子数量最多,然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5~10 cm迎风坡和背风坡的种子密度分别为4 292粒/m2和28 119粒/m2,显著大于其他深度的种子密度,占总种子数量的82.4%左右。9月份,无论迎风坡和背风坡,种子数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有84%的种子集中在0~5 cm,很少有种子存在于10~20 cm土层。  相似文献   
2.
黑土区基准坡长和LS算法对地形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文结合小区实测坡长资料及Mc Cool数据,对地形因子算法中涉及的基准坡长影响和不同算法计算值的特征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在坡长较小的情况下,20和22.13 m基准坡长计算得到的坡长因子相差不大,但随着坡度增加,在坡长指数的复合影响下,两者的差异渐趋增大。理论分析表明,坡长指数采用与坡度相关的变值更为合理。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发现,修正版通用土壤侵蚀模型(RUSLE)算法中的坡长因子与其更为接近,结合与Mc Cool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研究区坡长指数更适合细沟和细沟间侵蚀比率中等的情形,或者采用RUSLE模型算法计算得到。同时研究发现,张宪奎算法、Moore算法、Desmet算法和B?hner算法计算得到的LS因子值都要比参照值小,而且4种算法与参照值的接近程度依次降低。空间分布特征而言,栅格累计算法总体较为破碎,并在平直坡面出现较多平行分布条带,而含有面积指标的其他3种算法则总体呈现光滑连续特性,但有无数据区域的存在。该结果对于研究区土壤侵蚀模型地形因子算法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植被覆盖和降雨因子变化及对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东北黑土区植被覆盖和降雨侵蚀力因子对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的影响程度,为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得到了2000—2018年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分布特征,并探究土壤侵蚀模数与因子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得出侵蚀模数对于植被覆盖和降雨侵蚀力因子变化的敏感性。[结果] 黑土区土壤侵蚀变化与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和降雨侵蚀力因子的变化相关。研究期间侵蚀模数从1 175.20 t/(km2·a)下降至822.07 t/(km2·a),并且全区主要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空间上呈现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点。[结论] 东北黑土区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敏感系数分别为0.95和1.00,是强度敏感区域,提高植被覆盖度将成为有效治理手段;西北与西南降雨侵蚀力因子(R)敏感系数分别为0.45和1.00,为中度敏感和强度敏感的区域,降低降雨的影响对治理侵蚀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不同孔隙度尼龙网对风沙流减弱作用的风洞模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对不同孔隙度尼龙网对风沙流减弱作用的风洞模拟实验,旨在探求输沙量与孔隙度和风速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防沙新材料的开发、野外工程防沙的优化设计及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如果没有风蚀过程发展导致风沙流的出现,就不可能有因沙粒输送和堆积过程中引起的各种沙害。因此,防治沙害、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还是选择合适的材料抑制或削弱风沙流的强度。而防沙材料本身又对携沙气流产生影响,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互馈关系,使得防沙材料发挥最大的防沙效益便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以平均净阻沙率、网后平均输沙率和风沙流动态变化趋势为参考指标,初步确定尼龙网防沙效益的最佳孔隙度β应该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5.
沙埋对红砂幼苗出土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圳水库是莆田市的重要水源,其水质好坏对莆田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库区人为活动剧烈,库区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通过野外调查和对东圳水库水质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东圳水库水质监测主要指标均呈逐年上升的总趋势,水库水质逐渐恶化,呈"水质型缺水"现象;库区水源地大规模山地开发造成水土流失及农业非点源污染严重.人为活动剧烈及库区底泥等是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发展生态果园,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非点源污染管理及控制的研究等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侵蚀是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有关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方法的应用是进行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研究的基础与关键。因此,对目前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研究常用的一些方法,包括土壤抗蚀年限法和侵蚀因子权重评分法(基于USLE的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及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加权重叠排序方法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今后的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土壤侵蚀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阐述了近年来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土壤侵蚀评价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侵蚀因子的提取、专题图的制作、基于空间分析的分布式模型的建立、土壤侵蚀空间分析、模拟及其生态风险评价等,并针对区域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展望了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研究工作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漫川漫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漫川漫岗黑土区是我国东北商品粮主产区和黑土坡耕地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坡耕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根据漫川漫岗黑土区水土流失规律和特点,在已有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总结该区水土流失综合调控机制,凝练基于粮食安全的黑土区长坡缓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并对形成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体系的结构进行解析,对其推广应用效益进行分析,以补充和完善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调控理论。结果表明:1)漫川漫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应以坡耕地水土流失控制为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调控主要由地表径流调控、沟道侵蚀调控和土地生产力调控3部分构成;2)基于粮食安全的黑土区长坡缓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以生态安全保障和粮食安全保障2大体系为支撑,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立体防护体系结构和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结构及二者之间的耦合;3)该范式可为促进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生态、社会和经济更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实践样板。  相似文献   
9.
大型储油罐区防雷方式及测雷预警安全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大型储油罐雷击事故案例,分析了其发生雷击事故的主要原因.以中国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分公司岚山输油站对储油罐区实行防雷安全监护为例,介绍了雷电预警系统原理,提出在储油罐安装测雷预警系统能够满足防雷监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大豆生长发育与根瘤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根瘤生长发育与大豆生长发育的关系,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持续观察和研究了不同生长时期大豆根长、根系生物量、株高、植株生物量、根瘤重量和数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大豆整个生育期内株高、植株干重、根系干重和根瘤鲜重的变化均从缓慢增长、迅速增加、到迅速下降、再到缓慢下降的过程。株高、植株干重、根系干重和根瘤鲜重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苗后的66天、72天、66天和60天。根长在出苗后一直处于较快增长期,到出苗后48天到78天均维持在一个不显著的缓慢增长期。而根瘤数量在出苗后的20天至30天迅速激增,然后经过一个缓慢增殖期,至54天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由此得出,大豆根瘤数量在植株生长早期迅速增长且在最大值附近维持较长时期;而根瘤鲜重生长规律同植株地下部或地上部干重的增殖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