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豫北地区人文和旅游地质资源野外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北地区人文和自然资源丰富,是高校地理等专业进行人文和旅游地质野外教学的较好场所,一些路线颇具特色.本文主要介绍了安阳殷墟遗址、人工天河-红旗渠、焦作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3个人文和旅游地质野外教学路线.  相似文献   
2.
鲁西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分析——以聊城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聊城市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近10年来系统生产力、农业结构与效益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发现:1995~2005年,该农业生态系统的产品生产力、经济生产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产品生产力以水果增幅最大(431.8%),棉花次之,水产品、油料、粮食、蔬菜增产幅度较小;经济生产力以油料增幅最大(220.7%),水产品和棉花次之,而粮食有所降低,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基本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种植业、牧业、林果业、渔业产值在调查年度内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其中以牧业与渔业增幅最大;从产值优势度看,牧业、林果业、渔业产值优势度均有较大增幅,其中牧业产值优势度增幅最大,牧业逐渐成为继种植业之后第二产值大户(优势度均值为26.11%),种植业产值优势度虽有所降低,但仍是该系统的最主要收入来源(优势度均值为70.95%),而渔业与林果业产值优势度所占份额很小(优势度均值不足2.0%);农业生态系统总体优势度略有降低但优势度值较高,系统稳定性指数明显增大,说明聊城市农业生态系统产值结构渐趋均衡,系统渐趋稳定。然而,该系统的产投比较小,且呈降低趋势,表明系统生产效益不稳定,并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山东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比较庞大,转移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后从5个方面提出加快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生态安全已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现有评估指标均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体系。基于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简要分析,从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农业生态系统功能、人为调控与抗逆能力、社会经济保障四方面提出了一套重视农业生态学理论的农业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聊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以聊城市为中小城市的代表,从劳动力转移总量、劳动力构成状况、劳动力区域流向、劳动力行业选择、用工报酬和务工收益5个方面探讨了聊城市劳动力转移情况。结合聊城市劳动地转移状况,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效益——正效益和负效益。从正效益方面分析,对流入地(城市)而言,外来劳动力是城市重要的建设者之一,填补了城市的结构性劳动力缺失,为城镇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流出地(农村)而言,剩余劳动力的流出减轻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增加了农户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负效益方面分析,对流入地(城市)而言,大量的劳动力涌进城市给城市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带来了压力,使城市的不稳定因素增加,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压力;对流出地(农村)而言,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出,留守人员大多数是老弱病残或者缺乏一技之长,给农业的发展留下了隐患。运用推拉理论分析了影响劳动力转移的社会经济因素,提出了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和谐发展,为聊城市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对聊城市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与分区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对众多评价指标有较强的综合表达,6项主成分表达了原指标体系信息量的96%以上,新变量在理论上较好地反映了农业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与耕地、农产品数量等主要方面;样本聚类方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研究区域8县(市、区)除农业自然资源外其他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差异,可信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以聊城市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近10年来系统生产力、农业结构与效益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发现:1995-2005年,该农业生态系统的产品生产力、经济生产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产品生产力以水果、棉花增幅较大,经济生产力以油料增幅最大,而粮食有所降低,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种植业、牧业、林果业、渔业产值在调查年度内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其中以牧业增幅最大(30.57%),成为继种植业之后第二产值大户;种植业产值优势度有所降低,但仍是该系统的最主要收入来源(66.1%),林果业、渔业产值优势度增幅较小,对该系统的贡献很小;系统总体优势度略有降低但优势度值较高,系统稳定性指数明显增大,说明聊城市农业生态系统产值结构渐趋平衡,系统渐趋稳定。然而,该系统产投比值较低,并有降低趋势。并就上述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春平  张二勋  段艺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726-3726,3743
以欠发达地区聊城市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聊城市县域经济与全省县域经济差异及影响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介绍了7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充分发挥县城的带动作用;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发展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张保华  张二勋 《土壤》2002,34(3):160-163
本文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分析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必要性,从农村经济现状、投资效益分析两方面论证了其可行性,并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原则、模式和实施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聊城市种植业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生产力、种植业结构与效益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5年,粮食作物面积保持稳定,蔬菜面积快速增加,棉花和油料面积有所减少,种植业结构逐渐由以粮食为主的一元结构逐渐转变为以粮食、蔬菜为主的二元结构,种植业用地结构渐趋合理;种植业系统生产力明显提高,其中蔬菜产品生产力最高,棉花经济生产力最高;种植业产值明显增加(油料作物除外),其中蔬菜产值最高,粮食作物次之,油料和棉花产值较低,产值结构趋于平衡。由于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系统稳定性在调查年度内有所增强,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