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6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屈建钢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43-7644
沟蚀是水力侵蚀中常见的侵蚀形式,对土地的破坏程度更为严重,在河南省黄土丘陵区导致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危害。从分析侵蚀沟道现状、成因和危害等问题出发,结合河南省黄土丘陵区侵蚀沟道和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提出侵蚀沟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坡耕地和梯田是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常见的农地类型,为了减少养分和水土流失、改进农作措施,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了不同雨强下这两种用地径流中养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两种土壤径流中TN,TP,COD随降雨时间均呈波状变化,不同雨强下梯田径流中TN的含量为:3.36mg/L(0.5mm/min时),5.18mg/L(2.5mm/min时),4.27mg/L(3.0mm/min时),坡耕地中相应为2.66mg/L,4.56mg/L,4.18mg/L;不同雨强下梯田径流中TP的含量为:0.81mg/L(0.5mm/min时),0.92mg/L(2.0mm/min时),1.56mg/L(2.5mm/min时),2.53mg/L(3.0mm/min时),坡耕地中的值依次为0.59mg/L,1.03mg/L,0.62mg/L,2.04mg/L。说明梯田中TN,TP的含量要高于坡耕地。(2)不同雨强下梯田径流中COD含量为:303.56mg/L(1.0mm/min时),685.16mg/L(2.0mm/min时),617.66mg/L(3.0mm/min时),坡耕地中则为419.63mg/L,644.62mg/L,721.17mg/L,研究表明坡耕地更易发生有机质的流失。因此,对坡耕地进行梯田化治理可减少养分和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3.
豫西山区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雨水资源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对降落在山坡坡面、沟道内的雨水和出露的山泉、溪流分别采用相应的开发模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生态功能和所取得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今后的开发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跨淮河、黄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属山区到平原过渡地带。全省坡耕地占耕地比例较大,长期以来,坡耕地的不合理耕种,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土地资源退化,地力下降,严重影响到山丘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及粮食生产安全。从河南多年的治理经验来看,通过坡改梯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可以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坡耕地蓄水保土能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大大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值。因此,坡改梯是振兴山丘区经济的有效措施,是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山丘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主要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丹江口水库两个小流域农田养分流失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桃庄河小流域的东沟村民小组、铁瓦河小流域郑湾村为代表,研究其共同的土地类型:玉米地、果园内养分流失特征及其地表径流中的养分浓度的差异;根据降雨资料,应用SCS模型估算了两个流域内这两类用地中的径流深,并估算了这两类用地平水年份养分的流失量。研究结果表明:桃庄河流域玉米地中的TN、NO_3-N、NH_3-N的流失量及其径流中的含量要低于铁瓦河流域的玉米地,而COD_(Mn)和TP的流失量及其径流中的含量则高于铁瓦河流域;对果园而言,桃庄河流域这些养分的流失量和相应径流中的含量都高于铁瓦河流域;桃庄河流域玉米地和果园平水年份的养分流失量与其径流中养分含量的排序一致,大致为:COD_(Mn)TNNO_3-NNH_3-NTP,这表明该流域施用的有机肥多于氮肥和磷肥;铁瓦河流域的果园地也遵循这一顺序,而玉米地则为:TNNO_3-NCOD_(Mn)NH_3-NTP,这表明玉米地施用的氮肥多于有机肥和磷肥。需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实现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豫西南山区不同用地类型养分流失特征进行研究,为区域土地规划、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桃庄河流域和铁瓦河流域5类常见农田,监测其地表径流中的养分浓度,并用SCS模型估算了平水年份农田中随地表径流流失的养分数量。[结果]各种农田径流中的养分含量和平水年随径流流失的养分数量基本一致,桃庄河流域表现为:COD_(Mn)氮肥磷肥;铁瓦河流域是:氮肥COD_(Mn)磷肥,这表明前者施用的有机肥和氮肥较多,后者则是氮肥和有机肥较多;不同农田随径流流失的养分数量状况,桃庄河流域为:药材地芝麻地玉米地花生地果园;铁瓦河流域则为:蔬菜地玉米地坡地林地果园,这不仅与施肥种类及数量有关,还与种植的作物、下垫面等状况有关。[结论]该区需调整作物结构、改变盲目施肥的传统,减少养分流失和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流失状况,证明分形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分形理论对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河南省所在的区域2013年总氮(TN),总磷(TP)的流失量进行估算,并与输出系数法的值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区污染物的流失以氮为主,TN的流失量是TP的7.16倍;禽畜养殖引起的流失量最多,占了总量的69.93%,农田化肥中的流失量占21.99%;灌河产生的污染物最多,其次是丹江、淇河、滔河,但在流失强度上却是滔河最大,其次是灌河、丹江、淇河;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将分形方法计算的污染物总量与输出系数法相比,在0.1水平下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前者较后者更能反映实际。[结论]用分形方法估算区域污染物的面源污染是可行的,应当加强区域禽畜粪尿和农田化肥的管理,以确保丹江口水库水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丹江口水库水源区不同降雨强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有机质流失的影响,为该区域的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豫西南山区5种常见土地类型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雨强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影响。[结果]雨强对径流中有机质的流失影响显著,雨强越大流失量也越大,而土地类型对其影响不大;泥沙中的有机质流失量受雨强和土地类型的影响均显著,随雨强增加而增大;农用地(梯田和坡耕地)中随泥沙流失的有机质含量较高,林草地则低;分别对径流和流失泥沙中的有机质含量与雨强作回归分析,均显示出多项式拟合效果最好(除灌草地的泥沙拟合外)。[结论]梯田作为一种水保措施,能够保持养分和水土流失,因此其土壤中富集的养分也最多;林草地土壤结构较好,能够减缓土壤侵蚀,因而流失的养分也较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