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我国城市绿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步改善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健康和服务功能,但许多绿地形式单调,功能单一,维护投入大,而重景观、轻生态以及过分追求"一次成型"的现象也远未改变。所以生态系统的研究是节约型园林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根据城市气候、土壤  相似文献   
2.
连窗育苗棚     
连窗育苗棚是建在屋前窗下,以育苗为主,兼营叶菜生产的一种新的保护设施,具有节能、省工、高效的特点。缓和了高寒地区早春育苗能源紧张状况。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这种育苗方法普及很快,仅黑龙江省望奎县富饶乡散北西村1988年就修建连窗育苗棚400栋,占全村农户的92.2%,年产值33万元,占全村农业总收入的41.3%,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连窗育苗棚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大豆锈病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永亮 《大豆科学》1992,11(3):253-258
由于大豆锈病的经济重要性,它越来越为大豆科学工作者所注意。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病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在病原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抗性遗传和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新成果,本文主要综述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大豆锈病病菌生理小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锈病病菌(Phakopsora Rachyrhizi Syd.)的7个菌系接种在8个鉴别寄主上,按照病原的致病力强弱(病斑反应型)初步分为A、B、C、D4个生理小种,其中生理小种A的致病力最强,对各个鉴别寄主都为感病,生理小种B、C、D的致病力比较差,可通过各鉴别寄主区分开。  相似文献   
5.
目的是观察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对于普通型猪蓝耳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是选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感染普通型猪蓝耳病的猪50头,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各25头,实验组病猪采取猪蓝耳病弱毒疫苗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病猪则采取常规抗病毒治疗方法,以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病猪的治疗反应。结果是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是采用猪蓝耳弱毒疫苗治疗普通型猪蓝耳病相较于常规性治疗方法来说,治疗效果更佳,治愈率更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又称亚洲鸡瘟、伪鸡瘟。分析了当前鸡新城疫的临床症状特点,就如何采取对症防控措施,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花生叶斑病包括黑斑[Cercosporapersonata(Berk et curt)Ell]和褐斑(C.arachidicola Hori),此病多在花生生长中、后期发生,引致植株严重落叶,一般产量损失10—20%,严重的在20%以上。由于叶斑病在通常情况下,为害时间长达三个月,过去又缺乏效果好,残效期长,成本低的药剂品种,药剂防治效果不明显。1985—1986年开展了药剂防治叶斑病的小区及大面积试验,比较数种药剂防治叶斑病的效果及使用技术。其中以新农药“丰米”防病增  相似文献   
8.
大豆锈病夏孢子在真空干燥冷冻情况下,可保藏40天左右.离体叶片人工接种鉴定,应取中部叶片,接种3亿/ml的孢子悬浮液,在24℃恒温条件下,保湿加光培育,接种后第7天和14天观察感病反应。10ppm萘乙酸、4mM STS和40ppm苯胼咪唑以及增加光照均可延长离体叶片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9.
10.
杀虫剂啶虫脒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采用食下毒叶法测试了啶虫脒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急性毒性测试啶虫脒对家蚕3~5龄幼虫的96 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361、0.692和1.339 mg/L,表明啶虫脒对家蚕为高风险至极高风险性等级。慢性毒性测试3龄起蚕持续添食低浓度啶虫脒药液后,龄期经过时间延长,眠(熟)蚕体质量以及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均受到不良影响。另外,当3龄起蚕添食啶虫脒药液的质量浓度≥0.011 mg/L时,5龄6 d幼虫中肠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被激活,酶活力显著上升(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受到显著抑制(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则表现为被低浓度(0.005~0.022 mg/L)啶虫脒药液诱导提升,被高浓度(0.045和0.090 mg/L)啶虫脒药液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对养蚕业的安全生产存在极高的风险性,在蚕区须规范、合理使用;在高浓度啶虫脒药液处理下,虽然家蚕幼虫中肠的SOD活性上升,但由于CAT及GSH-Px活性均被抑制,家蚕的生长发育和产茧性状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