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9篇
  15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洞庭湖平原区是湖南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区不同耕作方式与泥浆沉实时间对晚稻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开展了轻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1 d移栽晚稻(T1)、轻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2 d移栽晚稻(T2)、重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1 d移栽晚稻(T3)和重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2 d移栽晚稻(T4) 4个处理对晚稻植株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养分积累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个年份均以T4处理的水稻植株最高,分别为100. 5和99. 4 cm; 2个年份均以T1处理全生育期最短,分别为101和98 d;均以T4处理全生育期最长,分别为106和102 d;植株茎、叶及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均以T4处理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3745. 05、1867. 35、14 932. 2 kg/hm2(2016年)和3681. 15、1861. 05、14 897. 25 kg/hm2(2017年);水稻产量高低顺序均表现为T4、T2、T3、T1。植株茎、叶、穗及地上部分的氮、磷、钾素积累量均以T4处理最高,T4处理的地上部分氮、磷、钾素积累量比T3处理分别增加9. 7、2. 32、10. 3 kg/hm2(2016年)和9. 7、2. 22、10. 3 kg/hm2(2017年)。因此,综合考虑生育期、产量、干物质和养分积累等因素,以T4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2.
提前喷施叶面肥对增强翻秋晚稻抵御寒露风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翻秋种植(早稻品种作晚稻直播栽培)以其节本高效、缓解双季稻季节矛盾等优势得以迅速发展,但翻秋晚稻抽穗期迟于移栽晚稻,更易受寒露风影响而减产。本研究以始穗期寒露风来临前2d设置喷施清水(CK)、喷施宝(T1)、寒露风来临当天施喷施宝(T2)3个处理,研究提前喷施叶面肥对翻秋晚稻抵御寒露风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以期为提高翻秋晚稻应对寒露风的避灾减灾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及T2相比,提前喷施叶面肥(T1)可促进翻秋晚稻安全齐穗,缩短生育期3~4d;有利于增加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促进后期叶片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的正常衰减,提前喷施叶面肥后植株的C、N营养更协调,干物质运转更通畅,从而显著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增加结实率9.5~13.9个百分点,增产15.8%~23.7%;提前喷施叶面肥还可改善翻秋晚稻稻米的外观品质及加工品质。可见,通过气象预警,提前喷施叶面肥可有效增强翻秋晚稻抵御寒露风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平原区是湖南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针对该区域水稻机插农机农艺融合低的关键问题,设置了轻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1 d机插晚稻(T1-S1)、轻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2 d机插晚稻(T1-S2)、重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1 d机插晚稻(T2-S1)和重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2 d机插晚稻(T2-S2)4个处理,开展了不同耕作方式与沉浆时间对机插晚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沉浆是减少漏兜及促进机插晚稻返青发苗的重要农艺措施,沉浆2 d的平均漏兜率较沉浆1 d降低45.7%,返青期缩短2 d,而不同旋耕机型间无显著差异。耕作方式与沉浆互作对机插晚稻的前期及后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达显著(P0.05)差异,T2-S2对机插晚稻后期干物质积累的贡献最大,较T1-S1、T1-S2、T2-S1分别增加22.6%、9.1%和21.9%。同时,T2-S2的叶面积,净光合速率,作物生长率及生育后期的净同化率均最大,达显著水平。因此,洞庭湖平原区的旋耕机型与沉浆时间的最佳组合为T2-S2。  相似文献   
4.
长期施肥模式对双季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双季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变化,本研究依托设置在湖南宁乡的长期大田定位试验,自1986年—至今,共设化肥(MF)、秸秆还田+化肥(RF)、30%有机肥(LOM)、60%有机肥(HOM)和无肥对照(CK)5种施肥处理,于2015—2016年取样,系统分析不同处理双季水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肥条件下,早、晚稻各生育时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大小顺序分别表现为LOMHOMRFMFCK和RFLOMHOMMFCK;叶片气孔导度(Gs)均表现为HOMLOMRF MFCK。2个年份的早稻产量均以LOM和HOM处理为最高,分别比CK处理增加3 582.5~3 650.0kg/hm~2和2 569.5~2 641.5kg/hm~2;晚稻产量均以RF和LOM处理为最高,分别比CK处理增加2 480.0~2 757.5kg/hm~2和2 827.5~3 118.5kg/hm~2。总的来说,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双季水稻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和光合特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甲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各处理棉花的株高和叶枝数呈递减的变化规律,第一果枝节何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棉花的果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和皮棉产量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同一移栽密度下,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棉花的果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和皮棉产量呈匕升的变化规律。在洞庭湖棉区,1212~1516株/667m^2为壤佳的种植密度,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籽棉和皮棉产量,从而最终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对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抛栽和手插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均显著高于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在成熟期无显著差异。2)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在水稻主要生育期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3)手插早稻的颖花数/叶面积、实粒数/叶面积和粒重/叶面积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17.7%、20.6%和10.0%,抛栽晚稻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29.1%、37.3%和12.1%。4)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叶片光合速率大小顺序为抛栽手插机插。5)分蘖期和齐穗期,水稻叶片气孔导度大小顺序为抛栽手插机插;成熟期,则表现为手插机插抛栽。6)水稻各个生育期,叶片蒸腾速率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7)不同栽培方式间水稻产量差异显著,抛栽最高,机插最低;抛栽和手插早稻分别比机插增产1 203.3~1 346.7和776.7~1 045.4kg/hm2,晚稻分别比机插增产2 128.7~2 212.2和1 574.2~1 603.9kg/hm2。说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有各自特征,与机插相比,抛栽和手插处理提高水稻粒叶比,改善源库关系,有利于改善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开始了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综述了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当前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近期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展望,并提出了今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有机氮是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土壤氮矿化、氮素有效性与有机氮组分关系密切,明确土壤有机氮组分对氮矿化的贡献,有利于为采用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不同的施肥模式是影响稻田土壤氮组分及微生物多样性较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从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氮素形态和矿化作用特征、土壤氨氧化菌和硝化及反硝化菌群功能基因数量变化、土壤氮素转化微生物活性和胞外酶、土壤氮素转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等方面展开了相应的讨论,提出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提高稻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微生物利用性、土壤的氮供给,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施是提高稻田土壤肥力的有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农杂66为材料,研究了漂浮育苗最佳的播种深度、播放方式、棉苗的生物学特性及移栽后棉株的产量构成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漂浮育苗播种深度以1.5-2.0cm为宜;以斜放的播放效果最好,成苗率高、带壳率低。与营养钵育苗相比,漂浮育苗的棉苗素质优于对照,茎叶鲜重及干重、根系鲜重及干重、根体积、根长、根半径和根密度均高于于对照。漂浮育苗棉苗的主根发达、明显,侧根数显著多于对照,根系鲜重增加1倍。漂浮育苗移栽棉的始蕾期、始花期提早3-5d;单株有效果枝数增加2-3个,成铃数增加26.5%,蕾铃脱落率降低4.2%,从而提高了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植物脱落酸、多胺和乙烯与逆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落酸、多胺与乙烯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并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生长调节物质。在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的脱落酸、多胺含量与乙烯的产生速率一般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并相互影响。就这三种激素在逆境中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进行简要的综述,为在生产中运用理化调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