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0篇
  34篇
综合类   3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麸皮是小麦加工制粉的副产物,在我国资源十分丰富,被广泛用作饲料原料。然而,由于麸皮适口性较差、粗纤维含量高以及抗营养因子的存在,限制了动物对其营养成分的利用。麸皮在有益微生物发酵的作用下形成发酵麸皮,可提高营养物质水平,减少抗营养因子含量,增加生物活性物质,使其营养价值得以提升,能更好地被动物吸收利用。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报道,就发酵麸皮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禽和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发酵麸皮在我国畜牧产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土壤入渗特性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土壤入渗特性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作用和抗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模拟土壤侵蚀过程的基本输入变量,受制于许多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综述了影响土壤入渗特性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土壤理化性质、下垫面性质、降雨强度、水质及水温等。并提出了今后应该加强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一些蹼足类动物(如鹅和鸭)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因适应性需要,肝脏具有沉积大量脂肪形成肥肝的遗传特性。生产上利用鹅和鸭的这种特殊遗传特性,进行短期人工强制超饲(填饲),形成营养因素所致的可逆的、获得性的脂肪变性,即鹅(鸭)肥肝。本文综述了肥肝形成的过程及可能的机制,同时提出了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风沙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的关系,以位于辽西北的章古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采样、室内分析、GIS技术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区内选取38个采样点,以网格法测定研究区0~20cm土壤养分指标,研究辽西北风沙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特征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该风沙地内的土壤养分分布不平衡,采样区除全氮都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变异系数0.385~0.643);土壤速效磷变程最大,全钾变程最小;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含量的块金基台比都处于(0.25,0.75)的区间范围。采用克里格方法进行最优插值,绘制养分含量分布图,并对其空间变异进行分析,发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采样区域内有明显高低差,速效磷的变化区间不超过35mg·kg-1,速效钾北部高,中间低,由于人工干预因素较多,土地中大量施加钾肥造成土壤中钾元素含量较高,北部土地主要利用类型为水浇地以及部分林地、草地。由于钾元素的流动性较大,导致水浇地中钾元的淋溶损失较为严重,水浇地土壤其有机质分布较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60头豫南黑猪、30头巴×豫猪、27头杜×豫猪、40头豫×苏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猪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5-UTR(HingⅠ)和内含子2上(HaeⅢ、MspⅠ和HinfⅠ~*)的4个SNP位点在试验群体中的分布,旨在研究H-FABP基因在豫南黑猪及其杂交后代猪中的遗传变异。结果显示,5-UTR突变位点在4个试验群体中均表现中度多态(0.25PIC0.5),等位基因H的频率分别为0.83,0.33,0.70和0.61;除巴豫猪群体外,其余3个试验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处于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内含子2上的3个突变位点处于连锁平衡状态,在4个群体中的显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2、0.58、0.45和0.50,除豫南黑猪外,其余试验组群体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本研究通过对H-FABP基因的多态位点在试验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研究,进一步揭示了H-FABP基因在不同群体中的遗传规律,为下一步通过对产H-FABP基因的选择加快群体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Etoposide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Etoposide处理含有10%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的Hela细胞;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Etoposide处理Hela细胞Caspase-3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的释放.结果 Etoposide能够导致Hela细胞凋亡;Etoposide处理Hela细胞内的Caspase-3活性增加;Etoposide诱导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结论 Etoposide通过线粒体路径诱导Hel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王婷  吕刚  魏忠平  王凯  吴祥云 《土壤通报》2016,(6):1332-1338
科尔沁沙地南缘在90年代初引种失败后,对原有植被采伐并在采伐迹地进行植被重建。为了研究沙地植被更新13 a后土壤特性,选取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7个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土壤环境肥力质量的评价指标,采用改进的内梅罗(Nemoro)公式对山杏、彰武小钻杨和白丁香三种林分的土壤环境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植被重建后土壤特性演变朝良性方向发展,相较于采伐迹地土壤容重减小、田间持水量提高;有机质、氮磷钾及其有效性明显提高,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相较于采伐迹地增幅最大;3种植被重建类型对提高土壤上层(0~10 cm)理化性质的能力较下层(10~20 cm)强;樟子松更新迹地3种植被重建类型下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排序为:彰武小钻杨(0.82)白丁香(0.72)山杏(0.66)。樟子松固沙林更新迹地植被重建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及肥力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研究结果将为今后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不同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对生长期豫南黑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62头体重为30 kg左右的豫南黑猪,采用3(CF:4%、5.5%、7%)×3(lys:0.75%、0.85%、0.95%)两因子交叉完全随机设计,共设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通过测定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确定生长期豫南黑猪的最佳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对生长期豫南黑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影响(P>0.05);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7%、0.75%时,料重比最低(P<0.05);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5.5%、0.85%时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3)水平最高(P<0.05).饲粮中添加粗纤维使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下降,但通过适量比例的粗纤维和赖氨酸的合理添加,对饲粮中能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Ca和P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上述结果提示,30~60 kg生长期豫南黑猪的饲粮适宜粗纤维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7%和0.75%.  相似文献   
9.
辽西海棠山森林枯落物持水与土壤贮水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森林涵养水源的角度出发,对辽西海棠山6种林分的枯落物持水能力和土壤贮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枯落物的厚度为1.3~3.0 mm.依次为油松人工林>针阔混交林>五角枫人工林>核桃秋林>黄檗林>杂木林,枯落物蓄积量为3.68~12.46 t/hm2,依次为油松人工林>核桃秋林>黄檗林>针阔混交林>五角枫人工林>杂木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09~4.33 mm,依次以黄檗林>核桃秋林>油松人工林>五角枫人工林>针阔混交林>杂木林,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285.32 oA~504.01%,依次为黄檗林>核桃楸林>五角枫人工林>油松人工林>杂木林>针阔混交林;枯落物有效拦蓄深为0.27~0.99 mm,依次为:黄檗林>五角枫人工林>核桃楸林>油松人工林>杂木林>针阔混交林,有效拦蓄率为234.35%~421.67%,依次为黄檗林>核桃楸林>五角枫人工林>油松人工林>杂木林>针阔混交林;枯落物持水量在最初的2 h内迅速增加,而后增加速度逐步放缓,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均在18 h左右达到饱和,持水量与浸泡的关系为H=Aln(t)+B;五角枫人工林(123.6 t/hm2)、油松人工林(107.4 t/hm2)和针阔混交林(103.6 t/hm2)的土壤贮水力相对较强,黄檗林(84.4 t/hm2)、核桃秋林(60.6 t/hm2)和杂木林(55.8 t/hm2)的土壤贮水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0.
吕刚  魏林  梁志怀  张屹 《长江蔬菜》2015,(22):192-194
针对由链格孢(Altemaria.)引起的莲藕黑斑病,用在莲藕上已登记的2个化学农药(丙环唑及多菌灵)及当地防治莲藕叶斑病常用的3个化学药剂(氟硅唑、噁霉灵和醚菌酯)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根据室内试验结果,选用毒力较高的药剂进行了大田防治试验,最终获得了对莲藕黑斑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氟硅唑和多菌灵2个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