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农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1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分析系统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目标与功能,设计了系统的模块和工作流程,研究了数据库建库和系统功能实现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2.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黄芩适宜生境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是中国3级野生保护药材物种。利用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对黄芩的适宜生境进行区划,并计算各适宜生境面积,为保护和实现黄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熵权物元模型,建立黄芩标志性药用成分黄芩苷(C21H18O11)含量与15个环境评价因子之间的模糊隶属函数,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模拟中国黄芩生境适宜区地理空间分布。[结果]中国黄芩不适宜生境、低适宜生境、中适宜生境和高适宜生境的面积分别为5.07×106,1.65×106,1.88×106和1.00×106 km2,其中高适宜生境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河南、山东、辽宁、陕西中南部、河北、吉林、黑龙江南部、山西南部等地区为显著代表,此外云南、安徽等省也有少量分布,与实际分布范围极为吻合。[结论]评价因子中平均日较差、降水季节性变化、最湿月降水量以及坡向基本控制了黄芩的地理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安市为例,构建了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标体系,并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1996—2010年,西安市城市化水平综合得分不断提高;②西安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呈现波动中向良性方向发展的态势;③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人均耕地面积等生态环境压力指标是影响西安市城市化的最主要因素,而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城市化指标是胁迫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④西安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耦合度以颉抗阶段为主,耦合协调度基本处于中高度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日照时数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陕西省95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EOF经验正交分解法,对陕西省近50 a来四季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趋势性分析.结果表明,50 a来,陕西省日照时数的下降出现在夏季和冬季,其中夏季减少趋势通过了p=0.01的显著性检验.春季和秋季变化表现为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明显;四季日照时数的主要下降中心在延安地区中部和宝鸡地区西部,不同季节气候变异中心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张小勇  卫海燕 《水土保持通报》2013,33(2):218-220,225
延安市1999年被确定为退耕还林示范地区,迄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10余年,研究和监测退耕前后植被覆盖变化就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选取了SPOT/VGT NDVI数据,借助Erdas和ArcGIS平台,利用一元趋势线模型和植被覆盖度模型对延安市1998-2008年间植被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延安市10a间大部分地区植被恢复情况良好,植被指数明显改善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1.27%,中度改善地区占61.46%.(2)延安市植被覆盖率呈现为南高北低,该市平均覆盖度为0.519 8.(3)0°~35°坡度之间明显改善和中度改善的面积比例均超过了各自面积的75%,其中15°~25°坡度明显改善面积比例最高,占总面积的35.8%.  相似文献   
6.
从资源和环境双调控出发,选取陕西省2007年能源消耗、工业固废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工业SO2和烟尘排放5个评价指标,计算其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并以绿色贡献系数来判断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不公平因子,由此对陕西省生态化实现度进行评测.结果表明,上述5项指标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分别为0.36,0.80,0.52,0.60,0.69.能源消耗处于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其它4项均处于差距悬殊状态.陕西省资源环境的分配差异较大,11个地市中,不公平因子主要集中在渭南、汉中,而西安,延安,榆林,宝鸡,杨凌5个城市生态化实现程度高,体现出绿色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土地坡度构成及垦殖率地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地坡度构成和土地开垦情况是影响土壤侵蚀强度的重要方面。利用 GIS方法对黄土高原土地资源进行分析 ,探讨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确定黄土高原县域不同坡度级的土地面积比例、耕地面积比例和垦殖率及其空间分布。研究表明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和耕地≥ 15°和≥ 2 5°比例较大的县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几条支流流域和六盘山及以西地区。在这些地区 ,≥ 15°陡坡地的垦殖率在 0 .1以上 ,有些地区达 0 .5 ,是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主要集中区 ,也是侵蚀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城市化水平与城市资源压力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运用综合评价法对西安市1991-2005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使用资源压力指数法对西安市城市资源压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城市化水平的各相关因子与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能体现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因子与城市资源压力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关系,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是产生城市资源压力的最直接原因,并提出了协调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缓解城市资源压力之间矛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对于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GIS二次开发技术,建立了区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包括数据管理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和水资源管理子系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水资源压力评价模型被集成在模型库子系统中,该模型通过水资源压力指数来定量地反映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区域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分别以整个陕西省和陕西省各地市的水资源压力评价为例,对该系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GIS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水资源压力评价模型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最后探讨了基于GIS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水资源压力评价模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基于泰尔指数的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宁  卫海燕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183-186,190
以陕西省10个地市及杨凌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对指数和绝对指数测算了陕西省2000~2007年的区域经济差异,并运用具有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000年以来陕西区域经济差异呈逐年扩大的态势,且这种差异的构成在2005年以后发生了转变,已经由三大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占主要地位发展为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占主要地位。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如果不能均等地在各地区之间分配,则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建议采取措施降低经济差异的增长速度,并应以降低组间经济差异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