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水稻土供钾特性及其与壤水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多数稻田土壤供钾能力为中下水平。在61个代表性土样中,缓效性钾<30mgK/100g,占71%;速效性钾<8mgK/100g,占57%;其中以烂泥田最低,黄泥田次之。只有埭田、乌泥田和潮沙田等供钾能力较高。供试土壤更换水分状态,都能促进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释钾顺序为干湿交替>湿润>淹水。净释钾量乌泥田最多,烂泥田和黄泥田最少。不同土壤水分状态对肥料钾的固定同释钾顺序一致。供试土壤培育4个月,其固钾率为灰泥田(40~55%)>乌泥田(12~18%)>潮沙田、灰黄泥田、黄泥田、烂泥田(3~15%)。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氰氨态氮的硝化抑制效应,比较了氰胺和双氰胺在农田的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氰胺和双氰胺都能抑制硝化作用,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在水田土壤中,氰胺的分解速度比双氰胺缓慢,硝化抑制效应持续时间较长,其增效作用比双氰胺大;在旱田土壤则相反,双氰胺的硝化抑制效应大于氰胺。在正常的条件下,氰胺是氰氨化钙分解的主要产物。试验结果表明,氮肥与氰氨态氮的配合比例以5:1~3:1为宜。在多数情况下,这个浓度水平对作物无害,并能充分发挥增效作用。同时,在水田土壤中,氮肥与氰氯化钙配施,其增效作用比双氰胺大,而成本却比双氰胺为低。  相似文献   
4.
陈克文  卢伟娥 《土壤》1984,16(3):87-91
稻田施用氮肥,由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交替进行,引起脱氮损失或淋失,氮素利用率很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