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农业废弃物能源化潜力与技术,为我国喀斯特地区农业生物质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国内农业废弃物能源化研究领域的主要机构、学者和研究热点进行探讨,并分析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作用。【结果】1979-2019年,我国农业废弃物能源化领域的研究成果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研究团队间较为分散,联系与合作较少;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利用现状调查与潜力评估、利用技术、农户行为与意愿3个方面,综合发展趋势不断系统化。【结论】当前该领域针对全国和地方的研究较丰富,但专门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研究较少,应在借鉴其他地区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和研发适于当地自身状况的新技术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为例,基于主成分分析模型,从生态效益、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3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的筛选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最终确定影响生态效益的4个主要评价指标,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4个主要评价指标,影响社会发展水平的3个主要评价指标,构建出综合治理效益指标体系。根据选定的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对花江示范区综合治理效益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分为很差、差、一般、较好和很好5个等级。结果表明:示范区由治理前评价的"差"上升到治理后评价的"一般"。可以说明,治理措施在短期生态效益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总体而言,治理措施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突出,草畜矛盾尖锐,草地承载力严重下降,如何恢复受损的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提高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突破石漠化恶性循环,是当下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亟需解决的艰巨任务。科学合理地提高草地承载力能够最大化利用草地资源和缓解草畜矛盾,实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目标。因此,本文主要对草地承载力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提出国内外关于草地承载力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持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SWOT分析的红枫湖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生态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以贵州省清镇市红枫湖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例,运用管理学的SWOT分析法论证了其生态恢复所具备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该示范区生态恢复的科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花江示范区石漠化治理的成果,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采用层次理论分析法(AHP)和综合指标评价法,构建喀斯特示范区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计算指标相应权重值,建立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对花江示范区的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3年,花江示范区的生态承栽力综合评价指数值大于1,属于承载超负荷范围,生态承栽力综合评价指数值2013年比2005年下降0.3443,下降趋势不明显;花江示范区已石漠化面积2013年比2005年减少106.25 hm2,呈逐年下降趋势.花江示范区石漠化治理取得一定效果,其生态环境呈好转趋势,但整体仍处于警戒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贵州省施秉县的白云岩喀斯特遗产地的河流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以期掌握遗产地水质污染原因,更好地保护白云岩喀斯特遗产地的河流与环境。[方法]于2017年10月和2018年4月对遗产地境内黄洲河流域的8个代表性样点进行采样,对TP,TN,NH_3-N,COD_(Mn),DO,Chl-a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并运用单因素评价法、均值型指数综合评价法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法分析评价。[结果]①遗产地缓冲区水质总体符合国家地表水Ⅲ类水标准,核心区水质部分不满足国家Ⅰ类水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总氮。②黄洲河流域春、秋季平水期水质状况相差不大,总体秋季较好,水体有较强的自净能力。③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固体垃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结论]对施秉白云岩喀斯特遗产地进行环境保护和流域水质综合管理时应注意减少氮、磷肥料的长期大量使用,防止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与丢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